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法律责任依据

银行法律责任依据

发布时间: 2021-02-03 20:53:31

『壹』 欠银行钱没钱还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专定有属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银行法律责任依据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相关要求规定:

1、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贰』 银行应该承担责任吗 银行人士法律人士进

广东胡律师

如果你能举证银行没有进行审查就给对方开卡,你就可以起诉银行要求银行赔偿损失,没有证据是很难起诉。

『叁』 中国人民银行令在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吗

属于部门来规章,可以作为依据自。

立法法》第八十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肆』 银行存款到期必须支付的法律依据

故意拖欠,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业内银行法》对容存款人的保护的相关规定:
1、第29条,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2、第33条,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3、第73条,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户造成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支付迟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伍』 在银行出了意外,银行有责任么求法律法规

银行有无责任,关键在于银行有无过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内规定,容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规定,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综合这些规定,当事人在银行出了意外,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因为银行或其工作人员的原因造成的,银行是有责任的,反之,如果是因当事人故意造成的意外,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以及第三人过错造成的意外,银行没有责任,无需赔偿。

『陆』 银行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毫无疑问从法理角度上讲银行应当附有责任,因为它没有尽到审查义务。但是专现实属上是,我国目前法律对银行规制较为模糊薄弱,导致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责。你可以尝试与银行交涉,但估计没有什么结果。起诉就不用了,因为肯定会败诉的。只有忍一时风平浪静

『柒』 银行罚息的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法民发199121号]

五、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
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
中止诉讼。
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事实难以查清的
裁定中止诉讼。
六、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
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条规定计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法释
号]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法经一行字第号《关于逾期贷款如何计算利息问题的请示》
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
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计
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时人民法院可以相应调整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标准。参照中
办民银行年月日发布的银发〔〕号《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
贷款利率的通知》的规定目前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可以按每日万分之四计算。
本批复公布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案件中有关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的问题按照本
批复办理。本批复公布前已经按我院年月日作出的法复〔〕号
《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应当依据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审结的案件不再变动。
此复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
的批复》的批复[法释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
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一些法院反映我院法释〔1999〕8号《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
题的批复》的有关内容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公告》不一致。经研
究现批复如下
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8号批复中“参照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4月30日发布的
银发〔1996〕156号《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的规定目前逾期付款违
约金标准可以按每日万分之四计算”的内容删除。

『捌』 银行凭证不能作为证具的法律依据依据在民法通则哪条

我国《合同法》第197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内有约定的除外。借容款是一项重要的的民事活动,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仅仅以银行的转帐凭证和汇款凭证是不能说明款项的用途的。必须要有其它的相关证据加以佐证。
请参阅民法通则第84条(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

『玖』 如果还不了银行信用卡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1、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2、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2015合同法司法考试真题 发布:2025-10-03 09:07:25 浏览:263
文鼎律师 发布:2025-10-03 08:49:45 浏览:204
原子能法立法工作座谈会召开 发布:2025-10-03 08:44:42 浏览:521
法律知识竞赛心得体会 发布:2025-10-03 08:44:39 浏览:103
2014年7月深圳实施法规 发布:2025-10-03 08:29:03 浏览:715
何为法治 发布:2025-10-03 08:28:25 浏览:686
货款欠条该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3 08:23:13 浏览:221
法治政府创新 发布:2025-10-03 08:21:38 浏览:3
森林公园立法调研 发布:2025-10-03 08:14:27 浏览:180
司法局平安建设 发布:2025-10-03 08:07:40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