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汉堡大学法律硕士

汉堡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时间: 2021-02-25 17:16:18

㈠ 中政中欧法学院双硕士研究生项目是不是不出国读书,即汉堡大学的文凭也是外国老师来中国授课然后发的

这个不很清楚奥,你在查阅相关资料吧。

㈡ 关于德国慕尼黑大学硕士学位的留学问题

在德国毕业后就是硕士学位,学校入取后首先要过语言关,一般没有1000到1200小时的学识很难过的(你说的200学时可能是进入学校的门槛?),尤其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在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富裕的地区,气候好,环境也好,生活标准也高打工也好打,我在放假时从克隆座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那里打工,到那里还现找中介机构.租房子-----.你想象会有多少人都想去那里?有时(不管你目前的德语水平如何必须到大学所属的语言学习班学习,)每个学校在语言关节上主要是看新生有多少而定,所以竞争得非常激烈,很多外国留学生都是因为语言而耽搁很长的时间,另外不过语言关就拿不到学生证没有学生证就打不了工,在语言班很多的学生优惠待遇都没有-----,随之而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在德国最难的就是学医非欧盟学生有很严格的限制(13%)下来差不多就是法律了,比较难学因为有比较苛刻的条件,如法兰克福大学法律专业由挂科的限制,到一定的时间补考都是不可以的挂科对于学生来说太正常了,有时一班里有1/3挂科的,德国的社会治安非常的好,女孩子半夜打工回来是经常的,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在中国是体会不到的--------.
在德国外国学生的学习名额由各大学外事处负责分配,如果报的是夏季学期(4月1日开始),求学申请必须在1月15日之前递交;如果报的是冬季学期(10月1日开始),求学申请必须在7月15日之前递交。

递交的材料除申请表之外,还要递交中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或中学毕业证书复印件的公证件;经过英文翻译的中学毕业证书;与护照相同的照片3张;个人简历一份,要求准确标明所受各阶段教育,包括所在的学校,参加过的考试等等;目前所在大学的教育证明;德语语言证书,以证明具备足够的德语水平;申请者还须附上留德人员审核部签发的证书“Zertifikat der Akademischen Prüfstelle” 。

德国的各所大学的外事处可为外国学生提供有关学习问题的咨询、审核大学入学资格、颁发入学通知,大学预科和大学办的德语班也是由这个机构的任务范畴。大学发放的入学通知书并非仅仅提供学习资格,所有需要获得学习签证的申请人都必须在申请签证时附上入学通知书。

外国学生可通过ASSIST申请德国的大学。ASSIST全称Arbeits- und Servicestelle fuer internationale Studienbewerbungen,可译为:外国学生申请大学服务处。ASSIST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与成员大学于2003年11月成立的联合工作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对所有外国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对入学资格进行认证,从而减轻各大学面对日益增长的外国学生的申请压力,规范外国学生申请大学程序。

ASSIST办公地点在柏林,所有申请其成员院校的材料都寄往柏林集中审核认证,符合条件者的材料由ASSIST转给其希望就读的院校,各院校根据申请者的情况及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收,最终决定权在校方,录取通知书由校方发放。

ASSIST收取审核费用,申请一所大学收费20欧元,每增加一所收费10欧元。递交大学申请材料必须完整,递交材料的截止日期以各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为准,寄往ASSIST的申请材料最好在各校申请截止日期前不少于6周时间寄到。

提请注意的是,所申请的大学必须是ASSIST成员院校,非ASSIST成员院校的申请ASSIST既不受理也不转递;申请多所ASSIST成员院校只需递交一套公证后的申请材料;各校各专业对申请材料的要求不一,申请者须按各专业的要求递交申请材料。向ASSIST递交申请材料时,最好附上申请人的电子邮件地址,以便ASSIST在有问题时能与申请者尽快取得联系,如申请者没有被录取,申请材料保留一年后销毁,不回寄。
德国社会环境是其它国家不可以比的教学质量也很高,象科隆大学.汉堡大学都是上百年历史的大学世界上都很出名,这样的大学在德国太多了,你是女孩的话就更应该去那里了!社会治安非常的好德国以严谨为全世界所知,如公共汽车都是分秒不差的.只要你守法你的个人利益会受到很好的保障!德国和法国(法国社会环境不如德国)是不收学费的,从去年开始每学期收数百欧元元的注册费,最好用英文通过自己网上申请(为争夺优秀生源邀请涵一次会得到几十件事常有的事情,德国的英语很普遍有很多大学都是英语教学)拿到大学邀请涵后具体事宜就会简单很多,目前国内以骗钱为目的中介机构非常的多,要特别的注意语言学习签证(语言的签证一年后必须回国)和上大学的签证,是两码事注意了!尽管大学预科要学习德语!还有医疗保险生活费用等这些费用打工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德国的打工很正规(如kfc肯德基一小时可以5欧元适合女学生其它工作如包装行业等最多的可以拿到13欧元),签劳动合同走工资卡---德国的劳动中介机构是免费的,所以很正规不存在欺骗的问题,对女同志会相对尊重一些的,要获得永久签证尽管是近几年德国已经逐步改为移民国家但是对非欧盟成员国的外国人来说受聘是比较困难的,最后祝你留学成功!

㈢ 德国汉堡大学的英文简介

德国汉堡大学
http://www.hsu-hh.de/hsu/

建校时间:1919年
学校性质:公立
注册学生:42000人
师生比例:1:16
学校位置:汉堡州
学历教育:本科、硕士、博士

学校网址:www.uni-hamburg.de

德国汉堡大学简介

汉堡大学是一座位于德国汉堡市的国立大学,它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它是1919年建校的。大学校区位于汉堡-爱斯布图勒,地理位置为北纬53°34'1",东经9°59'2"。在校大学生约40000人,有外国学生3700多人。中国的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都是其合作伙伴。

汉堡大学的建校史

20世纪初市内有钱的商人企图建立一座国立大学。他们向市政府和议会提出的建议却没有获得批准。尤其非常有影响的商会反对这个计划。1907年支持者成立了“汉堡科学基金会”,1908年“殖民研究所”。基金会的宗旨在于支持教学堂赢得学者以及资助研究旅行。殖民研究所的宗旨在于研究所有与远洋有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年市政府批准了一块地让教学堂建立一座新的建筑(建筑的钱是私人捐的)。1911年新建筑建成,今天这里是大学的管理机构的所在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搁迟了在汉堡建立大学的计划。

战后汉堡首次进行自由选举,1919年一名大学支持者被当选为市长,市议会通过了“汉堡大学和人民高校的临时法律”。汉堡的教授数量从19名提高到39名。除国立研究所外殖民研究所、教学堂和艾本多夫医院(今大学附属医院)也被合并入大学。

魏玛共和国时期汉堡大学达到了其第一个顶峰。当时大学里有四个系,数千学生。阿比·瓦尔堡和恩斯特·卡西尔等着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到1931年大学的教授数提高到75名。由于当时尤其学生受到经济状况的打击1922年成立了“汉堡学生帮助协会”。同年秋该协会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宿舍,次年夏又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食堂。

纳粹时期汉堡大学被改名为汉莎大学。被纳粹认为是不善的作家的书被从图书馆剔除。约50名学者被解雇(其中包括恩斯特·卡西尔和威廉·斯登),至少七名学生因为与白玫瑰有联系或者被怀疑与白玫瑰有联系而被捕,后来死在狱中。

1945年战后大学以汉堡大学的名称重新开办。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渐重新开办。一开始大学有四个系(法学和社会学、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1954 年增设(新教)神学。法学和社会学系分开,社会学和经济学自成一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教室和哲学高楼建成。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园被迁移到市外。70 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剧增许多新的、今天成为大学地标的建筑建成。虽然如此原来的校园不够大,今天在汉堡全市各地均有大学的建筑。

随着五月风暴60年代末在汉堡大学也爆发学运。1969年汉堡议会通过了新的大学法。原来的系被解散,改分15个新的系。大学的自主权被加强,学生和职员的参与权利被书明在法律内。1979年由于法庭判决部分这些判决又被回退。

2000年两个法学系合并。

从1990年代中开始大学的费用不断被削减,同时大学采取措施缩短平均学习时间和中断率。为了协和欧洲各国大学的学程(波洛尼亚进程)大学不得不对管理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革,这个改革过程至今依然在进行。

2005年4月1日不顾被涉及的两座大学的一致反对汉堡经济和政治大学被合并入汉堡大学。

㈣ 中国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排名

大姐本科金融专业,来院校是排名源全国前十的中山大学(前10应该不为过),目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二在读,现已经完成中欧法学院在德国的汉堡大学的硕士学位。英语一般般,对付个把老外没什么大问题,德语不错。个人认为你准备的工作选择之中只有法务是值得考法硕的,至于投行,说句实话,你最好是选择法学硕士,不过这条路比法律硕士(非法学)难多了,挑好经济法方向个人建议北大,当然我是按照你学习能力超级牛逼的条件下为你假设的。当然了你丫要是直接北大金融,我估计全国都会抢着要你,至于销售,个人笑笑笑而不语,现在销售拼的是人脉资源,为人处世,里面自然有你学历什么的影响,不过不大,再说你要是真的准备做销售,可以直接出去做,读了硕士在做销售,除非进外企。不过杜拉拉升职记里面那种牛逼销售人员在牛逼之前都要结结实实的傻X一段时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姐,跟你扯淡了这么多,你丫就给5分,不讲究啊,采纳最佳,姐做任务有用。

㈤ 德国汉堡大学留学生情条件

汉堡大学是位于德国境内独立城市汉堡邦联州的一所综合性质的大学。同时,该大学也是汉堡邦联州的第一重点大学。该校始建时间为1919年,学生4万1千多名,其中外国学生3千5百余名。目前该校有教授将近500名,
另有科学工作者和兼职研究人员1千7百名。

如果是德语授课的,需提供德语语言能力证明,最好先考出德福四个4以上的分数。当然还要看本科的课程对口和分数等等条件。

参考学费:免收
生活费:6000-10000欧元/学年(RMB:42274-70456元/学年


申请汉堡大学硕士学位要求具有本科学历,不同的课程项目有不同的申请方式和入学要
求。如果申请人在提交申请之际尚未获得本科学位,申请也会被受理,但需要提交正在进行的最后学期的本科学业的成绩单及考试委员会或办公室的证明信,证明信必须说明当前的这些考试对于成功获得毕业证书是必须的,并且要说明毕业论文的评定也是在同期进行的。

如果申请人的大学入学资格是在德国以外的国家获得的,则必须提供这个等同于德国大学入学资格的有关证明或参加入学考试。学历相当的证明可以向Uni-assist申请出具。已经获得的学历相当的证明或通过的入学考试的证明,必须于提交申请时同时提交。

㈥ 你好,我是想问问德国的硕士很难毕业吗

楼主莫冲动 我虽然不是学法律的 但是我有一次听我老师说:“在德国读法律竟然不会拉丁语 真不知道将来怎么毕业” 我不知道这是开玩笑还是不是 但是学法律确实很难的(我不相信一个中国人会懂拉丁语 除非是德国读的本科~) 德国硕士本就是宽进严出的 更别提法律硕士的了~

帮你查了下 有如下几个英语上课的law的硕士:
1. Bucerius Law School:
Bucerius/WHU Master of Law and Business - Joachim Herz Programme (MLB Programme)
2. University of Hamburg:
European Master in Law & Economics (EMLE)
3.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University) :
Master of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tion and Regulatory Law (MBL-FU)
4. Institute for Law and Finance :
Master of Laws in Finance (LLM Finance)
5.University of Bonn:
Master of European Regulation of Network Instries (LLM)
6.University of Giessen :
Master in Comparative Child Law (LLM) (这个你有兴趣么?我看到这个都笑死过去了~)
7. University of Mannheim:
Master of Comparative Law (你会选这个么?那你会疯的~)
8. Munich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enter :
Master of Law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
如果怕难 还是去澳洲或者北美去读吧 或者英国其实也不错 德国英语授课的课程少 很难有满意的~

㈦ 德国名校汉堡大学怎么样

1学校概况 简介 With about 38,000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Hamburg is one of Germany's largest universities. Approximately 650 of the 3,990 academic staff are full professors. About 120 professors work in theFaculty of Medicine or at the University Clinic Hamburg-Eppendorf (UKE), about 530 work in the other faculties. These are supported by about 5,820 employees working in technical support, libraries, laboratories, health care and administration, with about 3,830 people at the UKE and about 1,990 in the other faculties or the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is comprised of 150 different buildings throughout the city although its main campus is located in Von-Melle-Park and the surrounding district of Eimsbüttel 地理位置 汉堡大学是一座位于德国汉堡市的大学,它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它是1919年建校的。大学校区位于汉堡-爱斯布图勒,地理位置为北纬53°34'1“,东经9°59'2”. 汉堡濒临大海,所以汉堡大学的海洋和气候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很强的实力(有着两个特殊研究方向和两条科学考查船),这些也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方面,比如为地质化工等相关学科提供帮助。 英文名称:Universitat Hamburg 创办时间:1919 学位:硕士,博士 学生人数:38000 教师人数:3990 教授人数:650 藏书量:180万册 前史 1529年马丁·路德的好友约翰内斯·布根哈根来到刚刚引入新教的汉堡来建立新的教育和教会制度。他在过去的汉堡圣约翰修道院设立了一座高等学校,约翰高等学校。与此同时1479年建立的市图书馆也被更新。 由于这座中学非常受欢迎,也为了减少年轻人从施塔德和不来梅的高级中学转到汉堡1613年在汉堡成立了一座“学术高级中学”.在这里学生可以在两年的学期中准备进入大学的课程。一开始这个高级中学有四名教授,后来六名。17世纪后市议会和公民逐渐忽视了市内的公共学术教育。汉堡是一个商业共和国,其经济兴趣在远洋,而市内的大亨则可以通过家庭教师和私人学院来自己满足其教育需求。这些私人教育设施中最重要的是“汉堡商业学院”,它是1768年建立的,其最着名的毕业生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另一个重要的学术设施是1801年设立的汉堡天文台,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导航。 邻近的阿通纳现代化的克利斯蒂安中学受到了丹麦国王的大力支持,这从1738年开始更加加剧了汉堡市本身对公共高等教育的兴趣。1806年汉堡有13万居民,但是约翰高等学校只有125名学生,而学术高级中学只有18名学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汉堡的高等学校开始收录非新教学生。19世纪末学术高级中学被关闭,市政府设立了一个今天依然存在的“一般继续教育和普及科学教学堂”(Allgemeines Vorlesungswesen zur Weiterbilng und Verbreitung der Wissenschaft),其教师来自汉堡其它科学研究设施的客座教师。1900年市政府又设立了航海和热带病研究所(Institut für Schiffs- und Tropenkrankheiten)。1910年汉堡开始了市内首个公共高等女子学校。 魏玛共和国时期汉堡大学达到了其第一个顶峰。当时大学里有四个系,数千学生。阿比·瓦尔堡和恩斯特·卡西尔等着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到1931年大学的教授数提高到75名。由于当时尤其学生受到经济状况的打击1922年成立了“汉堡学生帮助协会”.同年秋该协会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宿舍,次年夏又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食堂。 纳粹时期汉堡大学被改名为汉莎大学。被纳粹认为是不善的作家的书被从图书馆剔除。约50名学者被解雇(其中包括恩斯特·卡西尔和威廉·斯登),至少七名学生因为与白玫瑰有联系或者被怀疑与白玫瑰有联系而被捕,后来死在狱中。 1945年战后大学以汉堡大学的名称重新开办。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渐重新开办。一开始大学有四个系(法学和社会学、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1954年增设(新教)神学。法学和社会学系分开,社会学和经济学自成一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教室和哲学高楼建成。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园被迁移到市外。70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剧增许多新的、今天成为大学地标的建筑建成。虽然如此原来的校园不够大,今天在汉堡全市各地均有大学的建筑。 2000年两个法学系合并。 从1990年代中开始大学的费用不断被削减,同时大学采取措施缩短平均学习时间和中断率。为了协和欧洲各国大学的学程(波洛尼亚进程)大学不得不对管理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革,这个改革过程至今依然在进行。 2005年4月1日汉堡经济和政治大学被合并入汉堡大学。 建校 主楼 20世纪初市内有钱的商人企图建立一座国立大学。他们向市政府和议会提出的建议却没有获得批准。尤其非常有影响的商会反对这个计划。1907年支持者成立了“汉堡科学基金会”,1908年“殖民研究所”.基金会的宗旨在于支持教学堂赢得学者以及资助研究旅行。殖民研究所的宗旨在于研究所有与远洋有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年市政府批准了一块地让教学堂建立一座新的建筑(建筑的钱是私人捐的)。1911年新建筑建成,今天这里是大学的管理机构的所在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搁迟了在汉堡建立大学的计划。 战后汉堡首次进行自由选举,1919年一名大学支持者被当选为市长,市议会通过了“汉堡大学和人民高校的临时法律”.汉堡的教授数量从19名提高到39名。除国立研究所外殖民研究所、教学堂和艾本多夫医院(今大学附属医院)也被合并入大学。 2合作和成员 汉堡大学是六个研究协会的成员,19个其它机构在此驻有代表教学。 2005年中汉堡大学有18个系和七个不属于任何系的机构。在今后的改革中这些系将逐渐合并为六个系,最大的系是包括一个附属医院的医学系。 除90多个本科专业外还有10个专科学科。 2005年汉堡大学还有六个硕士院。 3院系设置 学院设置 新教神学系, 法律系, 法律2系, 经济学系, 医学系, 哲学和社会科学系, 教育系, 语言学系, 历史系, 文化史系,东方研究系,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物系, 地理系, 心理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体育系 汉堡大学原有18个系(新教神学系, 法律系, 法律2系, 经济学系, 医学系, 哲学和社会科学系, 教育系, 语言学系, 历史系, 文化史系,东方研究系,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物系, 地理系, 心理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体育系),经过改革之后,现已调整为6个学院:法学院,经济和社会科学院,医学院,教育、心理与运动科学院,人文学院,数学、信息科学与自然科学院[1] 专业设置 实用神学, 系统神学, 教会史与教理, 新约与宗教, 旧约全书, 新约全书, 民法商法, 武法, 国际事务, 私法, 海洋法, 犯罪学, 宪法, 国法与公法,欧洲法, 罗马法, 金融法, 青少年法, 保险法, 联邦法律,社会法, 劳工法, 经济法, 工商管理, 政治经济学, 商业数据处理, 理论政治经济学, 统计学, 金融, 人类遗传学, 牙科学, 身心病医学, 儿科学, 心理学, 法医毒理学, 生物物理,生理学, 实验药理学, 医学上的数字与计算机应用, 妇科学, 血管外科学, 内科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解剖学, X射线,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 神经病理学, 矫形学, 眼科学, 病理学, 病览斫馄恃? 外科学, 牙科学, 生理化学, 放射学, 实验内分泌学, 医学史, 解剖学, 正牙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卫生学, 应用神经生理学, 血清学, 法医学, 放射生物学, 医学数据处理, 泌尿学, 事故外科学,医学社会学,心病学, 医学心理学, 产科与妇产科学, 耳鼻喉科学,职业医学, 毒理学, 麻醉学, 临床免疫学与儿科学,医学光学, 皮肤病学与男科学, 性学,社会医学, 临床化学, 社会科学, 哲学, 教育学, 德国语言学与文化,罗曼语语文学,德国文学, 作为外语教学的德语, 语文学, 比较语言研究, 英语语文学, 英语,英国语言及文化,文学, 古德国文学, 普通应用语言学, 英语语文学与语言学, 应用通讯, 法语语音学, 现代德国文学, 西班牙语,中世纪史与近代史, 艺术史, 音乐, 古典考古学,古代史, 近代乐欧史, 德国考古学与民俗学, 考古学, 音乐研究,系统音乐, 史前史, 汉学,非洲语言与文化,土耳其研究,埃及研究, 伊斯兰研究, 西藏研究,印度研究,日本语研究,越南研究, 古代东方研究, 非洲研究, 数学, 实验物理, 理论物理, 应用物理, 基础物理, 体育, 天文学,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生物技术, 药物化学, 食品化学, 植物学, 动物学, 渔业生物学, 国际林业学,流体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地质学与古生物学, 海洋学, 地球物理,气象学, 地理, 经济地理, 计算机应用,信息与文献编集,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组织, 体育 课程设置:作为一个国际开放的大都市的象征,汉堡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范围极广的近100个专业。近年来汉堡大学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生物分子技术(医学和应用植物学)方面。 图书馆及计算机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有百年历史的汉堡大学医院拥有1千张床位,是汉堡最大的医院。另外汉堡大学总共拥有130多所图书馆,总藏书达3百万册。汉堡大学和40多所国外大学有着校际联系。 汉堡以其港口的有利条件,吸引了许多中国公司在此设立办事处。 研究所 造船研究所, 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国际税学研究所, 广播与电视研究所, 和平研究与安全研究所, 实验病毒学和 免疫学研究所, 综合研究所, 社会教学研究中心 4着名学者 奥托·斯特恩物理学1888年-1969年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夫冈·泡利物理学1900年-1958年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夫冈·保罗物理学1913年-1993年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校园生活 校园 汉堡大学的建筑物散布在整个市区。其主校园包括学校的主楼、主图书馆和大教室和其它建筑物位于市区的西部。尤其物理系的建筑散布得非常广。医学系主要位于附属医院。 食堂 主校园上有三座食堂,其中学生会的食堂最大,这里还将建造一座为有孩子的学生服务的幼儿园。 图书馆 除主图书馆外各个系和机构还共有65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是2005年建成的、五层楼高的法学图书馆。 6排名 国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 第5名 全球高校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第119名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 第89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74名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08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艺术和人文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45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第247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自然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38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社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58名 商学院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全球商学院排名 第126名 原文来源:http://www.LiuXue86.Com/a/1720090.html

㈧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主要项目

双硕士项目旨在培养通晓中国、欧盟法律,能以中、英文为工作语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法科人才。该项目由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与欧洲—国际法硕士结合而成,学制为六个学期(三个连续学年)。其中第一年学习中国法课程,第二年学习欧洲法学课程并取得学位,第三年撰写中国法论文并取得学位。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与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硕士两个学位,故称双硕士项目。
中国法学/法律硕士项目
以1978年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为背景,以全球化的视野,从沿革、转型、现状和前瞻等层面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部分。课程专任教授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其他法学院,兼任教授为来自中国和欧盟著名高校的杰出学者。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自1983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已培养各类研究生近万名,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皆出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招收的法学硕士的专业研究方向包括: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和比较法学等。中国法学/法律硕士项目的课程多数采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英文授课占有实质比重。
欧洲—国际法硕士项目
以欧洲法律传统、欧洲一体化和法律统一的趋势为背景,从历史、文化和制度层面介绍欧盟法和国际法,修满学分并提交合格论文,可获得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该项目严格遵照欧盟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的要求,课程设计缜密,具有多元和国际化的师资,学分和学位在欧洲、中国和全世界得到普遍承认。
欧洲联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欧经贸的发展,在法律服务司法立法和法学研究领域,都需要兼通中国、欧盟法律的专家,而双硕士项目正是应这样的需求,通过将中国法律/法学硕士项目和欧洲—国际法硕士项目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能够在未来的中、欧交往中担当重任的法律人。 中欧法学院开展包括博士项目在内的其他研究生项目,以促进更高层次的法学交流和理解,培养更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学院将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博士联合培养:
1.聘请外国法学教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的指导教授;
2.派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到外国法学院接受外国法学教授的指导;
3.接纳外国法学院的博士生到中国政法大学访问或学习;
4.招收国际学生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 提升中国法律职业人士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表现,增进中国、欧洲法律职业人士的交流,是中欧法学院的使命之一。学院将借助欧盟的资助,通过各加盟院校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为中国执业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提供有关欧洲法、国际法和比较法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高质量培训。同时,学院还将致力于推动欧洲法律职业人士对中国法律、经济和社会的了解。
中欧法学院的职业培训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欧洲法、国际法和比较法基础 包括欧洲法、法治原理、刑事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和比较法等; 执业技能 包括法律方法、审判技能、庭辩技术、诉讼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计算机技能等; 最新法律动向 旨在介绍中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法律和实践的最新发展; 中国法律、社会和文化 旨在帮助外国法律职业人士增进对中国法律和商业环境的认识。 中欧法学院旨在推动、发展和开展学院职权范围内的研究活动,包括:中国法、欧洲法、国际法、人权、国际贸易与比较法,尤其关注中欧双方交流相关领域。研究活动与硕士项目、职业培训均为中欧法学院的三项主要任务。除研究资助外,中欧法学院还通过组织讲座、会议、研讨会以及其他中欧法学院职权范围内的会议,开展研究活动。

㈨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办学历史

200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应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邀请,前往代表团所在地,拜访赛日·安博(Mr. Serge Abou)大使。双方进行了一小时三十分钟左右的会谈。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岳礼玲教授、校长秘书张伟先生、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项目官员玛丽亚(Ms. Maria Rosa SABBATELLI)女士参加了会谈。徐显明校长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近几年的发展,明确表示:中欧法学院项目意义重大,中国政法大学乐见其成,并有意参与项目竞标,希望获得与项目有关的更多信息。
2007年1月29日,商务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欧洲委员会代表欧洲共同体,双方签署了旨在组建中欧法学院的2006/018-029号《财务协议》及其附件1《一般条件》、附件2《核心项目的技术和行政条款》。协议确定了中欧法学院的基本结构、合作方式和使命。根据协议,中欧法学院项目的承办机构须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
2007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中欧法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徐显明任组长和召集人,成员有:(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前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先生、(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柳华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授权方流芳教授负责“筹备工作组”的日常事务,包括:参与项目竞标、对外协调和申报中外合作办学等。
2007年4月5日,徐显明校长、朱勇副校长、方流芳教授、许兰教授与德国汉堡大学前任校长卢策先生(Dr. Jürgen Lüthje)、汉堡大学法学院院长图汉斯教授(Prof. Dr. Hans-Heinrich Tru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尤翰林教授(Prof. Dr. Hinrich Julius)会晤,双方就组建中欧法学院项目的竞标团队初步形成合作共识,并将就细节问题进行进一步磋商。
2007年4月17日,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校长、张保生副校长分别与(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洽谈,表达了合作申报中欧法学院项目的意愿。徐显明校长表示,中欧法学院的起点就是合作,没有合作甚至无法迈出第一步;中欧法学院项目是中国法学教育界对外合作交流的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哪个大学赢得竞标,中国政法大学都乐见其成,而如果中国政法大学中标,我们更期待兄弟院校的加盟。
2007年4月28日,欧洲委员会在公布了《中欧法学院项目资助申请招标指引》(EuropeAid/125527/L/ACT/CN)。《招标指引》规定:应由一所或者若干所中国大学以及代表不同法律传统的欧洲大学共同组成团队,由其中一所欧洲大学作为“受益人”、代表团队全体成员向欧洲委员会投标,同时,亦代表团队全体成员接受欧洲委员会的资助。招标截止时间为2007年9月。
2007年5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代表参加了在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召开的信息公布会。中国政法大学的代表有:方流芳教授、岳礼玲教授、许兰教授、齐红博士。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尤翰林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2007年5 月21日,国家检察官学院给中国政法大学发出书面回函,表示同意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所在的竞标团队。
2007年6月初,清华大学明确表示,愿意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所在的竞标团队。
2007年6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竞标中欧法学院项目的专题会议。会议确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参与竞标的基本条件,包括中欧法学院设立于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以明法楼和国际交流中心的部分场地作为教学和办公场所等。
2007年8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朱勇副校长与国家法官学院怀效锋院长商谈中欧法学院项目合作事宜。怀效锋院长代表国家法官学院同意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竞标团队。
2007年10月11日,欧洲联盟组成项目评估团,到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进行实地考察。徐显明校长向欧盟评估团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沿革、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周边环境等情况,回答了欧盟评估团提出的问题。欧盟评估团参观了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实验室和明法楼。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四届中欧工商峰会的时候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我们期待即将启动的中欧法学院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中欧法学院项目的启动。
2008年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收到教育部批准将中欧法学院设立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批复,招生工作从当天启动。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批复”指出: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学院名称的“英文译文为China-EU School of Law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中欧法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中欧法学院“主要实施中国法律硕士和欧洲法学硕士教育,可适时开展中国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教外综函[2008]69号)。 中欧法律杂志中欧法学院创办中欧法律杂志(China-EU Law Journal),以讨论与中欧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报道中国最新的法律发展。杂志尤其关注最新立法、判例法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
中欧法律丛书系列中欧法学院创办了中欧法律丛书系列(China-EU Law Series)。 中欧法学院的决策机构为“联合管理委员会”,由10名委员组成,中国司法部前部长张福森先生为中方主席,德国汉堡大学代表尤汉林(Hinrich Julius)教授为欧方主席。中欧法学院的日常工作由联席院长负责,联席院长由联合管理委员会任命。中方院长刘飞教授与欧方院长Armin Hatje教授、欧方执行院长Clemens Richter博士共同负责中欧法学院的运行。欧方执行院长代表欧方院长行使所有权力。
中欧法学院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分别为:最高人民法院前任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任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贾春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资深教授、著名民法学家王家福先生。外方顾问分别为:前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Serge Abou先生、前欧洲法院主席Gil Carlos Rodríguez Iglesias大法官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olf D. Cremer教授。 中欧法学院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生教育,有关项目包括: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硕士”双学位(双硕士),修学三年;
(2)“欧洲—国际法硕士”(单项),修学一年;
(3)“英文讲授的中国法”课程,修学一学期;
(4)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修学三年。
中欧法学院毕业生是中国的欧盟律师:学生修读了中国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也修读了由欧洲教授用英文授课的欧洲-国际法学硕士,在多元化、国际化的环境下学习。因此,毕业生掌握中国法和欧洲-国际法的知识,具备良好法律英语水平。许多学生曾经到欧洲参加中欧法学院暑期班 或者交流。
经过三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法律训练,毕业生获得了诸多技能、毅力和能力,能胜任未来国内、国际高层次法律领域的挑战。

㈩ 2014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中欧法学院的学习有两年和三年之分,
研一读中国法硕士学位,研一结束的时回候,大家答需要进行一次选择:(1)如果选择读欧洲法学位,那么研二学的都是欧洲法,研二的八月份提交欧洲法学位论文,如果通过,就能拿到德国汉堡大学颁发的欧洲-国际法学硕士学位(LL.M),然后研三继续进行中国法硕士学位的学习,主要就是提交中国法毕业论文、找工作等等。(2)如果选择不读欧洲法,那么研二就要提交中国法毕业论文、找工作,然后毕业。总结起来一句话:读两年拿一个中国法学位,读三年就可以多一个学位(汉堡的“老流氓”)。

热点内容
社区群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9 03:21:00 浏览:567
书法治抑郁症 发布:2025-09-29 03:05:22 浏览:893
民法2007年99号文件 发布:2025-09-29 03:03:18 浏览:36
江苏司法厅卢 发布:2025-09-29 02:47:12 浏览:58
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发布:2025-09-29 02:40:47 浏览:333
小学法律知识心得体会作文 发布:2025-09-29 02:40:11 浏览:978
电商法律联盟 发布:2025-09-29 02:35:06 浏览:284
仁宝开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9 02:34:23 浏览:494
职业道德观摘要 发布:2025-09-29 02:34:21 浏览:359
2015婚姻法全文 发布:2025-09-29 02:27:46 浏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