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学校体罚学生法律责任

学校体罚学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26 19:22:45

㈠ 老师体罚学生要负法律责任

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且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
在民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普遍认同“打是亲,骂是爱”的古训,认为对学生体罚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即使严重一点,也不过是个道德问题,根本谈不上违法。他们认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适当采用体罚的形式有积极作用,一些家长也都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信奉棍棒下面出强龙,甚至私下与教师沟通要求对其子女进行严格管教,只要利于学习。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某些领导者也认为体罚这种方式固然不对,但管总要比不管好,一旦任学生的毛病发展下去,轻则误人子弟,更影响学校的声誉。所以,对一些体罚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纠政策。
事实上,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体罚的违法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体罚学生,不管是否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行为的属性肯定是违法的。具体而言,该案例陈老师体罚学生何某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侵犯了该学生的权利:
第一,体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健康权是有生命的主体依法享有的保障其自身肌体生理功能健康的权利。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各种身体器官的发育还不成熟,采用暴力的方式体罚学生极易造成学生身体器官的损伤,严重者造成终身残疾。
第二,体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权。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自己身体的权利。身体权的内容为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或支配自己的身体,他人不得非法妨碍。体罚中侵犯身体权的情形最为多见,因为身体为生命之载体,侵犯生命权、健康权等都是从侵犯身体权开始的,如该案例中何某被扇耳光,未必危及其生命、但却损害其生理功能,破坏其身体。
第三,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8条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陈老师教学中的体罚行为,,其实质是教师的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的一种表现,每一次体罚都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心灵伤害是永久的,很难愈合的,有时甚至是无法愈合的。
众所周知,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人类文明进步摇篮,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贵,其义务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何谓“保护”,作为学校来讲,就是保障在校的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它包括外来的非法侵害和学校本身不良教学的侵害,也就是说应尽到自己的最高注意义务。在校学生有违学校纪律时,学校和老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教育、引导,并禁止用一切非法的手段来予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项明文规定“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体罚学生,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㈡ 教师体罚学生违反哪些相关法律得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这起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是老师,是老师的急功近利、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爱心。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所致。一直以来,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大都是采用暴力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认为“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易变坏”。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就理所当然了。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收入低,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白学那么多知识,因而产生了万事不如意的感慨,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向学生发泄。

最后,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种负面作用。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行,甚至暗中支持和鼓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去善待每一个犯错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

尊师重道为我国之传统观念,如教师对学生惩戒,不背善良风俗者,并不以为罪。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学生之惩戒权并无规定,学校或教师是否有此权,而引起讨论。

有认为教师惩戒权乃因父母亲之惩戒权直接委托而来,学校教师代父母为教育,故有权对学生实施惩戒。惟依我国通说认为父母惩戒权与教师之惩戒权不同,且教师并不因自父母亲权之转移而获得惩戒权。

亦有学者从美国惩戒学生法制,重新评估教育机会保障论,认为是由於学习权保障而来。是以教师为实现其教育目的,自有惩戒之必要。

以上各说各有其依据。事实上教师因教育目的之达成,於学校教育活动实施时,有授业自由、教育评价权、生活指导权等教育行为,同时对学生之生活指导有保护责任,对学校秩序亦有维持之义务。

㈢ 老师体罚学生的法律规定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明文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老师的违法行为,可以向校领导或者向学校上级机关反映,要求责令老师纠正其错误做法,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当然,对老师这种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学校的主管部门处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主管部门不进行处理,则可以以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判令进行处理。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撕嘴巴等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

㈣ 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益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身体权,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要视其行为的严重程度,如果构成实际损伤,可以起诉其故意伤害罪。

㈤ 老师体罚学生触犯哪些法律

老师体罚学生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

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六十三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第二十九条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学校体罚学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32名学生长期被老师体罚:

近日,网传徐州一中校女教师长期体罚学生,涉及初二年级一个班的32名学生,引发热议。视频中,女教师对多名学生进行打耳光、揪耳朵等行为,还辱骂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

9月2日,校方通报称,经调查,该视频中涉事老师确系该校初二年级教师,该教师存在体罚学生行为。目前,学校已对涉事教师作出停职处理,责令其向学生赔礼道歉。

㈥ 教师体罚学生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抄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㈦ 老师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吗

李老师是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脾气比较急。一次,他伸手打了上课总是说话的鲁鲁一巴回掌。鲁鲁躲闪不及,当答场昏倒在地,虽经及时抢救脱险,但鲁鲁的耳朵却因此听不到声音了。按照法律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张老师的体罚行为对鲁鲁的健康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因此,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律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关心和爱护学生,对有缺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能歧视,更不能打骂和开除未成年学生。否则就是对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侵犯。

㈧ 高中老师体罚学生的相关法律

高中老师体罚学生是违反教师法的行为,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等处罚。性质严内重造成身容体伤害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学校体罚学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热点内容
保险共保体法规 发布:2025-09-28 21:12:51 浏览:177
国家口岸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8 20:56:44 浏览:930
2016新劳动法分娩假期 发布:2025-09-28 20:51:38 浏览:401
公司法解释5 发布:2025-09-28 20:45:27 浏览:849
安徽省公路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8 20:31:34 浏览:23
娘亲道德经 发布:2025-09-28 20:28:52 浏览:571
债务伪证所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8 20:28:43 浏览:912
解读婚姻法第15条 发布:2025-09-28 20:25:01 浏览:201
110法律咨询投诉电话 发布:2025-09-28 20:18:04 浏览:685
湖北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9-28 20:17:19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