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单位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单位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 2021-03-01 01:42:18

❶ 单位让我组织一场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分六组,每组两个人,有两百道题库,然后就要我弄了,分几个环节,分

建议可以设置“小组20道必答题共120道,每题1分+小组10道抢答题共60道,每题2分+最后20道气球游戏题,每题5分。最后依据得分名次来颁奖。

❷ 领导要求在学校组织一次法治宣传怎么做

可以通抄过以下活动形式进袭行法制宣传教育:
1、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向居民宣传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意识。
2、同学们把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到的违反校纪校规的人和事以及违法行为,编成故事、小品、相声、哑剧等进行表演,表演的同学演的惟妙惟肖,观看的同学津津有味,有的同学自己边看边对号入座,深受教育。
3、通过定期的法制教育,学校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有时是进行某一部法律的知识竞赛;有时是某些专题的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途径。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学习、了解、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
4、学校组织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认识法制的重要性。
5、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校报、板报、宣传栏、宣传橱站牌、电子屏、学校网站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❸ 单位想组织一次百科知识竞赛,我负责出题,各位帮帮忙!

晕呢,悄悄的告诉你个地方,但是别告诉你同事,要不就泄题了。楼主知道博闻网吗?全是专家和网友问答,有电脑、理财、社会各方面的竞猜题

❹ 在公司里怎样组织一个知识竞赛活动

组织一场知识竞赛活动需要哪些步骤呢?我总结了一下,一般有下面几步:

第一步:策划竞赛规则

这一步很重要,是后面的所有工作的行动指南。竞赛规则中要明确参赛队伍、彩排时间、正式竞赛时间、费用预算、人员分工、场地安排、设备调度、竞赛环节设计。其中竞赛环节又要明确此环节题库、每题分数、答题时间、环节方式(如抢答题、必答题、风险题等)。

竞赛规则策划好后,一定要经领导审批,最后定稿后最好不要修改。因为一旦修改竞赛规则,会导致设置调试好的竞赛软件重新调整,比较浪费时间。

为了确保时间充足,一般建议提前一周设计好竞赛规则,采购好知识竞赛软件和设备。

第二步:采购软件和硬件设备

根据竞赛规则采购相关的设备。竞赛过程可能需要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上面已讲到了,这里不重复了。

第三步:配置竞赛软件

根据竞赛规则,配置好竞赛软件,不同竞赛软件配置方法不同,比如天纵知识竞赛软件配置过程包括背景图片及选手图片、各环节规则设置、题库导入,必要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界面设计。如果时间紧,人手不够,此工作可以外包给竞赛软件方配置。

第四步:布置现场

如果竞赛规模较大,布置现场工作可以外包给广告公司或会议公司做。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小规模竞赛,自己安排人部署一下即可。主要是大屏或投影仪安装、选手台桌、评委和嘉宾台桌、电脑和网线等。

第五步:彩排

正式竞赛前,至少要安排一次彩排。主持人要和竞赛软件后台操作人员要进行充分对接。同时,让所有选手了解竞赛各环节流程及抢答器的使用技巧。当然,彩排要用一套演示数据进行,要做好正式竞赛数据的保密工作,以确保赛事公平。

第六步:正式竞赛

正式竞赛前,后台操作人员应充分掌握软件操作,且操作过程最好用快捷键或双屏,这样大屏基本看不到操作,才有电视节目效果。其实竞赛过程的软件操作是很简单的,快捷键也只有几个,记不住的话,写到一个小卡片,贴在桌面上。

主持人要控制好竞赛过程节奏,不要太快,后台操作人员要根据主持人的命令进行操作,如指定选手、打开题、计时、公布答案、加减分等均要主持人命令。不要紧张,即使操作错了,软件也可以更改分数。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已有信心搞好一场知识竞赛活动了。其实真没什么难的,知识竞赛软件中均为我们想好了操作方案,我们只要配置好我们的竞赛规则就行了,其他的事交给软件去完成。

❺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单选题
1.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C)以上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C)以上多数通过。
A.1/4;213B.113;2j3C.115;213D.114;l/2
2.在直接选举的地方,(A):
A.全体选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B.全体选民的213投票选举有效
C.全体选民投票选举有效D.全体选民的3/5投票选举有效
3.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
A.该级人大常委会B.选举委员会C.该级人大主席团D.该级政法委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5.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C)方为当选
A.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B.全体选民的213选票
C.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D.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
6.我国从(B)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
A.1986年B.1988年C.1993年D.1995年
7.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民(A)人以上就可以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
A.10B.20C.30D.40
8.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人大代表,须经过(A)通过。
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D.原选区参加选举的过半数的选民
9.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
A.监察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法律检察机关D.纪律检察机关
10.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C)次修改:
A.1B.2C.3D.4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人民民主专政B.社会主义C.人民代表大会制D.多党合作制
12.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
A.宪法序言B.宪法第31条C.中英联合声明D.香港基本法
13.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
14.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B)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
巧.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A.社会主义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D.共和制
16.根据选举法,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D)产生
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
17.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C)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
18.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A)选举和罢免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
19.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
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
20.(B)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
21.(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国务院
22.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D)有权撤销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该地方人大D.该地方人大常委会
23.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D)日内报国务院备案
A.10B.15C.20D.30
24.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B)
A.3年B.5年C.4年D.2年
25.我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A)
A.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国防部D.国家主席
26.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戒严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B.中央军委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
27.有权批准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
28.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举行,由(D)召集
A.执政党B.国家主席C.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常委会
29.选举法规定,补选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C)规定
A.人民政府B.人大C.人大常委会D.全体代表
30.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C)
A.1人B.2人C.3人D.4人
31.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思想是:(D)
A一国两制B.中英联合声明C.四项基本原则D.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2.爱国统一战线是:(B)
A.阶级联盟B.政治联盟C.经济联盟D.民族联盟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B)
A.领导关系B.指导关系C.监督关系D.从属关系
34.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C)
A.四项基本原则B.三个代表C.邓小平理论D一国两制
35.我国现行宪法是(D)年颁行的
A.1954年B.1978年C.1975年D.1982年
36.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C.由全国人大制定
D.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37.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B)以上的多数通过
A.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C.到会代表的过半数D.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38.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D)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39.国家对个体、的私营经济实行:(C)
A.保障B.鼓励C.引导、的监督和管理D.支持
40.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C)
A.公民B.国民C.人民D.全体公民
41.居民委员会的主任,由(C)产生
A.上级政府指派B.党组织指定C.居民选举D.上级政府任命
42.从哪部宪法开始将民族自治地方确定为自治区、的自治州和自治县:(A)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43.在特别行政区内发生的案件,以(C)法院作为最高审级,其判决即是最终判决: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C.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D.特别行政区巡回法院
44.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
A.平等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迁徙自由
45.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
A.平等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迁徙自由
46.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47.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D)备案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本级人大D.本级人大常委会
4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B)
裁决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仲裁委员会
49.部门规章之间、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C)裁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仲裁委员会
5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
的规定不一致时,由(D)报请国务院裁决
A.当事人B.受理案件的法院C.审理案件的法官D.最高人民法院
51.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章,属
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
A一般法B.特别法C.宪法D.领导指示
52.如果同属于特别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应适用:(B)
A.旧法B.新法C.宪法D.领导指示
53.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c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

54.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5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5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C.犯罪完成之日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5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o
A.免于执行B.仍须执行C.暂缓执行D.可以执行
5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o
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

5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c
A.20年B.10年C.15年D.15年以上20年以下
6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0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6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l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

6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B)o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6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
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C.危害结果D.犯罪手段
6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5.我国现行刑法是(D)o
.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6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劳改机关
6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的无期徒刑的罪犯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6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2015版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2015版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ZO周岁
6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7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c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7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o
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间接客体D一般客体
72.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B.对原判刑罚改判C.减轻原判刑罚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73.(C)人犯罪,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B.哑巴C.盲人D.14一18岁的人
74.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o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D.从旧兼从轻原则
75.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
A.物质关系B.思想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
76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的地点、的方法、的手段D.犯罪的因果关系
7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o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78.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
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o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9.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
80.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B.犯罪动机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

❻ 在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中,共有30道判断题,答对得4分,不答或答错都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得分要超过72

设至少应答对x题,则不答或答错的题为30-x,
由答对得4分,不答或答错都倒扣1分得分为:4x-(30-x).
由这次竞赛中得分要超过72分得:
4x-(30-x)>72,
5x>102,
x>20.4.
故至少应答对21道题.

❼ 法律知识竞赛题(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B、中国共产党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B )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B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B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学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A )颁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B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A)责任。

A、直接B、间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B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 品德、智力、体质、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A )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监护人

二.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

1.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

4. 违反了校纪,但我没有违反法律,学校对我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对我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条款,是要求大人的,我们知道了也没用。(× )

7.当”我”独自在家时,要锁好防盗门;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入夜开灯后要拉好窗帘;如果窃贼已进屋,没有发现”我”时,要迅速躲好,伺机逃走求救。( √)

10. 我被人家抢过钱,所以我必须再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是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

11.同学在公共场交谈时,千万不要将自己家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具体情况大声说出来,更不要轻易把家里的电话号友告诉陌生人。(√ )

12.李刚经常欺负我同学并把我同学打伤,同学让我帮助解决,我才去打了李刚,这应该说是见义勇为。(× )

13.放学路上遇到有人拦劫,尽量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可以先把钱物给他们,然后报告老师、家长。同学们上下学最好结伴一起走。(√ )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父母不让子女上学,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监护人的义务有(监护义务)和( 抚养义务)两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

4.为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例如(营业性舞厅)、(歌厅 )等场所。

5.每年6月26曰,是国际(禁毒)曰。

❽ 怎么组织法律知识竞赛

可以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似定一部分知识竞赛的题目,然后分发到所属各部门,由各部门先进行初赛,选出优胜者,再由领导小组组织大赛。

❾ 学校举行了一次法律知识竞赛,设1,2,3等奖若干名,获1,2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四分之三,获2,3等奖的占获奖

设获2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X 则
获1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为回3/4-X
获3等奖的占获奖总人答数的2/3-X
获奖的总人数看为单位1 则有:3/4-X+X+2/3-X=1 解得X=5/12
获2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5/12

热点内容
商法出路 发布:2025-09-28 12:34:09 浏览:288
农民工法律知识题 发布:2025-09-28 12:34:03 浏览:85
税收立法口诀 发布:2025-09-28 12:33:24 浏览:874
中级会计经济法一个月能过吗 发布:2025-09-28 12:22:43 浏览:195
卫生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发布:2025-09-28 12:22:39 浏览:273
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发布:2025-09-28 12:22:06 浏览:468
公司反腐条例 发布:2025-09-28 12:05:49 浏览:344
贵阳书法学校 发布:2025-09-28 11:51:39 浏览:203
用好司法建议 发布:2025-09-28 11:41:40 浏览:788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8 11:38:03 浏览: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