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一个法律事实引发二种责任

一个法律事实引发二种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13 12:44:52

A. 在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事实这些法律事实都引起了那些民事法律关系

你好
1、拾得宝石是事实行为,属于民事法律事实
2、委托专家鉴定,有一个委托关系。这是第一个民事法律关系
3、丙盗走玉石、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行为。
4、丁和丙之间的保管关系。是第二个民事法律关系
5、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者与死者家属之间的请求赔偿关系
6、丁死亡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继承关系
7、戊艺术创作属于事实行为,获奖属于民事行为。与展览会有一个接受奖品的民事关系
8、这属于行政或者形式关系。公安捉小偷。

B. 法律事实分为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事实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划分方法。
(一)事件和行为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类。事件又称为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事件的特点是,它的出现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不是由当事人的行为所引发的。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既可以来自于社会,也可以来自于自然,另外也不能来自于时间的流逝,如各种时效的规定等。
行为又称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一旦作出,也是一种事实,它与事件的不同之处存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成为引发此种事实的原因,因此,当事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引起的某种法律后果的活动,在法律上不被视为行为,而被归入意外事件。法律上所说的行为,仅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后果的那些行为。
(二)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这是按事实的存在方式而作的分类。确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当该事实得到确认之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与之相反的是排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该事实被排除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确认式法律事实是法律事实的正态存在形式。它意味着只有当某一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出现时,才能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只有完成婚姻登记之后,婚姻法律关系才能形成。
(三)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按照引起法律后果所需要的法律事实具有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可把它们划分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单一的法律事实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出生、死亡和放弃债权等,都是单一的法律事实,这种事实一旦出现,就会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复数形式,是由数个事实同时出现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多数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或消灭,必须以同时具备数个事实为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抵押贷款合同关系就至少同时具备数个事实后始得成立:一方要约、一方承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等等。

C. 有几种法律事实就有几种法律关系

法学上,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D. 法律行为有哪几种,分别对应什么权利和责任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包括: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
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要式行为、非要式行为;
自主行为、代理行为;
公法行为、私法行为等。

E. 法律事实的种类

依据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1)法律事件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2)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行为。

(5)一个法律事实引发二种责任扩展阅读:

法律与事实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事实问题不同于法律问题,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事实与法律是有区别的。

应当承认,在很多情况下,事实与法律的确存在着较为明确的区分,如一个人是否杀人,是一个事实问题,而要裁定该杀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尤其是要作杀人“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的区分) 并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则是一个法律问题。

法律与事实的区别常常出现在分析法律案例中。

一般说来,事实问题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强调事情的真实性,而法律问题主要是指国家制定认可的行为规则。

事实一般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光线、速度、颜色、人物身份、所说、所做、所闻以及推断的事实如行为人的意图、精神、心情、知识等事项,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对于某个问题应用何种法律规则,对法律规则如何作适当的阐述,及法律要求或许可做什么。

事实问题所涉及的是某些通过感官、证据或据以进行推理而可认知的事物的存在、性质和状况等问题,是通过调查过去某时间、某人、某事的存在状态等来认知的情况;

法律问题涉及的是法律制度中某些规则是否存在、正确阐述和正确适用等问题,它要通过法规、案例和权威性法源的解释来确定或否定。法律问题是法院法官在考虑了从权威性的法律渊源中提出的规范,并听取了法庭辩论之后决定的。

F. 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责任这四个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法律规范来主要包括条件假设,自行为模式和后果归结,
1.条件假设(或称假定)是指法律规范中指出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或情况的部分。
2.行为模式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规则部分。
3.后果(或称为制裁)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人们在作出符合或者违反规范行为时,会带来什么法律后果的部分。
法律关系:就是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事实:可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 分为事件和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从概念上会了解到:
1、法律规范,就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创制的或者经其认可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它是用来判断某一行为正当、合法与否,应受到何种法律制裁的标准和尺度。

2、法律事实会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
3、打破和违背了正常的法律关系,就会承担法律责任。
4、三者的发生顺序是: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责任。

G. 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

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事实行为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法律行为产生意定之债,事实行为产生法定之债。杀人产生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产生无因管理之债,多找钱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

事实行为是“法律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直接决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分类不同

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主体而言,都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事件;

但由于这些事件的出现,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有可能产生,也有可能发生变更,甚至完全归于消灭;

例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导致抚养关系、夫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维承关系的产生等。

事实行为可分为程序性行为和非程序性行为;前者与行政行为紧密相联,对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实施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常为行政程序法所规范,违法的可导致与其相关的行政行为的撤销;

后者不依附于某一行政行为,如对相对人的监督检査行为,也受行政法的规定,在其违法时可能发生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的责任问题,如赔偿责任,惩戒责任等。

3、执行行为不同

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前提。

对于事实行为,行政机关在管理中,除作出具有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外,其活动大部分属于事实行为,如做出决定前的材料准备行为,作出决定后的实际执行行为等。

只有当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H. 法律事实和法律事件的区别

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直接内引起具体法容律关系的出现,只有当法律规范的假定所规定的情况出现时,才会引起具体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事实通常可以分为两类:①法律事件,指能导致一定法律后果,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如出生、死亡、风暴、洪水、地震等。这些事件都能在法律上导致一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例如人的死亡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产生和婚姻关系的消灭。②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据人们意志所为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由此可知,二者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通常在我们的学习中,比较倾向于比较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之间的区别,这要考查比较有实际价值。

I.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

法律关系;就是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事实:可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内,消灭的客观情况。 分为事容件和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从他们的概念上会了解到,
1.法律事实会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
2.打破和违背了正常的法律关系,就会承担法律责任。
3.三者的发生顺序是: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责任。

J. ·同一法律事实只引起一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试举例分析此观点正确与否。

上述观点不全面。
例如商品致消费者的人身损害,同一法律事实,可引起至少两种法律关系的产生或者变更,一,商家与消费者间的买卖合同的违约;二,厂家与消费者间的损害赔偿。但,消费者只能任选其一,维护其合法权益。

热点内容
劳动法出现的背景 发布:2025-09-25 06:37:29 浏览:41
劳动法中有关农民工年龄的规定 发布:2025-09-25 06:37:29 浏览:669
耶利内克行政法 发布:2025-09-25 06:30:09 浏览:862
谈谈对法治中国的理解与认识 发布:2025-09-25 05:49:11 浏览:370
劳动法生育津贴2020 发布:2025-09-25 05:47:02 浏览:216
搜律师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5 05:46:25 浏览:747
建设项目环境条例 发布:2025-09-25 05:39:18 浏览:49
民法典有哪些重点 发布:2025-09-25 05:31:47 浏览:277
因为小三离婚小三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25 05:13:22 浏览:697
手指伤残案例保险条例 发布:2025-09-25 05:12:45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