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哪些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责任

哪些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14 19:07:34

Ⅰ 什么样的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分类

(1)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是指适用过错责任的责任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因果关系、过错四个要件。

(2)特殊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是指适用于各类特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此类构成要件多由法律加以特别规定。如环境污染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等。

2、关于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的理论或学说

(1)三要件说。认为应包括过错、损害事实、损害事实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四要件说。认为应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损害事实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过错。

(3)五要件说。认为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侵害权利、故意或过失造成损害、因果关系,其中因果关系又分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因果关系。

(4)六要件说。认为包括:归责性之意态、违法性之行为以及因果律。其中归责性之意态包括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和过错,违法性之行为包括行为的违法性和权利遭受侵犯,因果律包括因果关系和损害事实。

(5)七要件说。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类要件。其中主观要件包括意思能力和过错;客观要件包括自己的行为、权利的侵害、损害的发生、因果关系和违法。黄-立教授认为应包括:加害行为、行为违法、故意或过失、责任能力、损害的发生、所受损害须为他人权利、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绝大部分学者及司法实践均采取的是采纳的四要件说。

Ⅱ 违反民事法律,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伤总体分为三类:重伤.轻伤.轻微伤.
一 重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犯罪行为回,属检察院公诉案答件,国家公安部门直接干预;
二 轻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是犯罪行为,属于受害者自诉案件,受害者直接到法院立案,不告不理;
三 轻微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属于民事案件,受害者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Ⅲ 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

Ⅳ 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范和侵犯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违反法律规范是行为违法性的形式;违反民事义务和侵犯民事权利是违法性的内容。

Ⅳ 哪些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Ⅵ 民事违法行为例子有哪些

1,违反合同的行为,即没有合法理由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2,在合同以外,侵害他人民事回权力的行为。比答如:消费者被骗;在未知情况下,个人肖像、名誉被用于商业活动;被殴打或交通事故造成的人生健康受到侵害。等等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

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

例如:在网上传某人绯闻或者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对方损失;如果在网上转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造成公众恐慌的,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就是行政违法,会受到治安处罚;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就构成刑事违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Ⅶ 以下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违法: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是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 这是是作为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的违法。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要素包括:1.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纯的思想意识活动不能构成违法。2.违法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
违法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刑事违法即犯罪,它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它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规(包括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规)的行为。如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履行民事义务或违反民事义务造成对方的某种损失等。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具体说,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轻微违法行为或违反纪律的行为。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因其危害较小,通常称为一般违法。
“违法”一词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Ⅷ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8)哪些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Ⅸ 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违法,哪些属于民事违法,哪些属于刑事违法请告诉小弟一下。快考试了我还没弄懂。

1,什么是违法:违法: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一切行为。
可见它的主体包括法人(组织和团体)和自然人。
2,行政违法,行政违法是指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主体或是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也称为广义行政违法。
狭义行政违法,是指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或组织机构),在实现行政行为过程中,因其作为或不行为,而导致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狭义行政违法,专指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主体,不包括行政相对人(自然人)。
3,民事违法,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并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它的特点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
4,刑事违法,是指违反我国刑事法律规范(包括刑法、刑法解释、刑事案例批复等),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受到刑事处罚或免予处罚的行为。
狭义刑事违法,是指违反我国刑法的行为。

Ⅹ 我们身边哪些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它同其他违法行为相比,有以下特征:
(1)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行为;
(2)某些民事违法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同样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违法行为,本人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某些情况下,违反国家民事政策和社会共公利益的行为也可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10)哪些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
1、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归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2、在网上传某人绯闻或者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对方损失;如果在网上转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造成公众恐慌的,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就是行政违法,会受到治安处罚;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就构成刑事违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我国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热点内容
司法局党组成员 发布:2025-09-24 23:19:39 浏览:648
2014年自考婚姻法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24 23:19:35 浏览:422
劳动保护合同法全文 发布:2025-09-24 23:06:25 浏览:915
认证认可条例释义 发布:2025-09-24 22:51:51 浏览:607
法院笔 发布:2025-09-24 22:46:45 浏览:512
2017劳动法职工请假规定 发布:2025-09-24 22:35:59 浏览:135
美国控烟条例 发布:2025-09-24 22:23:25 浏览:84
为人师表道德 发布:2025-09-24 22:22:33 浏览:388
刑事诉讼法简述地区管辖 发布:2025-09-24 22:19:03 浏览:947
临时购房合同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4 22:01:03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