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水是民事法律责任

水是民事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1-15 18:02:31

A. 水事纠纷法律责任包括哪些

水事纠纷是指水事主体间因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发生分歧而产生的争议,包括单位之间内、个人之间容、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争议。
我国《水法》规定,地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请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或者其授权的主管部门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主管部门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侵权的主管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在水事纠纷解决之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水的现状。

B. 民事纠纷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需要负法律责任,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1、民回事责任。根据答民事纠纷的形式不同,当事人可能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
2、行政责任。如果因民事纠纷而引起造成人身伤害、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的行为或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法当事人处予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因民事纠纷而引发刑事犯罪的,则应由公安机关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有哪些

民事责任

  1. 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2. 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

  3. 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简介

  1. 自然人或法人因违反法律或合同规定的民事义务,从而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权利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2. 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因而导致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3. 违约责任,即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的民事责任。

  4.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5. 不履行法定义务(如扶养)的民事责任。

  6.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犯罪人除服刑外,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一般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7. 要有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违法行为人要有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

  8. 但是,随着工业交通事业中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技术 民事责任的使用日益增多,经济交往的情况日益复杂,工业污染日益普遍,公害日益严重,为了维护受害人的利益,立法原则上相应地提出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英美法中也称作结果责任原则,即只要有损害结果,就要负民事责任。

  9. 中国《民法通则》规定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的实施在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中占有重要地位。

民事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免除:

  1. 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水灾、战祸等。

  2. 正当防卫。即为了保护国家、集体、他人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的侵害,对侵害人进行必要限度的反击行为。

  3. 紧急避险。即在发生了某种紧急危险时,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害和人身伤害而不得不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一定的损害(见自力救助)。

  4. 民事责任是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提出的必须履行其民事义务的行为要求,具有国家强制性。在中国,公民和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民事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2. 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利为目的。

  3. 民事责任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4. 民事责任是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5. 常见的民事责任分类有以下几种:

  6. 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债务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 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责任。

  7. 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履行责任,是指责任人须履行自己原负担的债务的责任。 返还责任,是指以返还利益为内容的责任。 赔偿责任,是指以赔偿对方损害为内容的责任。

  8. 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根据承担民事责任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民事责任可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向债务人承担民事责任,各债务人之间无连带关系。 依法惩处
    连带责任,是指债务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

  9. 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民事责任可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财产责任,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财产为内容的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非财产责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为民事责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碍。

  3. 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

  5. 恢复原状。

  6. 修理、重作、更换。

  7. 赔偿损失。

  8. 支付违约金。

  9.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 赔礼道歉。

  11.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D. 喝水犯法吗为什么

在当今这个法律社会,我们的行为必须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懂法知法守法。我们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让法律来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我们的行为虽然受法律的限制,但同时我们也拥有很多权力和自由。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几乎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那么喝水犯法吗?

给人体带来很多好处

国家有相关研究资料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天须摄入一千五百毫升的水来维持体内水进出的平衡,喝水对人体的好处有很多。它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排除体内的毒素,更新体内的细胞,改善精神和皮肤。所以喝水不仅不会犯法,它还能够给人体带来很多好处。

E. 民事法律义务与民事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区别.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是民法上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如下: 一是性质不同。从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关系看,义务的本质是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必要条件。民事义务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规定而产生,是为了权利人实现其权利。义务是义务人“应为”的行为。应为而为,即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则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从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关系看,民事责任的本质是促使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的辅助条件。义务人应为而不为,即不履行民事义务,其结果是权利人的权利不能得到实现。因此,义务人则应当承担其后果,即民事责任。 二是对应的关系不同。民事义务与民事权利相对应。通常由合法的表意行为和适法的事实状态而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民事权利即有民事义务,有民事义务即有民事权利。民事责任既是一个和民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但不完全对应。说其对应,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有民事义务才会有民事责任,没有民事义务就不会有民事责任。说其不完全对应,是因为多数情况下,民事主体能够主动履行民事义务,因而不会发生民事责任的问题。传统民法学强调民事责任与债务(民事义务的一种形式)的统一性,认为二者以合一存在为原则,而忽视二者的区别。“债务与责任原则上相伴而生,如影随身,难以分开。”如果说债务与责任以合一存在为原则,是指责任是“债之一般担保” ,“在现行民法中,以有债务即有此种民事责任为原则”确切地说,责任视为“债之一般担保”是学理上的概括,正如史尚宽先生所说:“债之效力最重要者,为给付之强制执行与其利益之损害赔偿,------然强制执行,除以物之交付为标的外,仍系命债务人为金钱之支付(代执行及间接强制),而损害赔偿亦多以金钱填补,故民法债之效力,结局归于请求金钱之支付。在现今法制,为使债务人支付金钱,惟有处分其财产换取之。古代法之强使债务人服役,或以之为奴隶出卖,而以所得清偿债务,或拘押债务人,而迫其亲友代为清偿之手段,在今日已屏弃不用。故债之效力之最后手段,乃不出于债务人之一般财产。” 由此可见,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作为“债之一般担保”,实质是指“债之效力之最后手段”,或者说是以“一般财产”为极限,这显然不是法定意义上的民事责任的概念。责任是不履行债务的后果,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债务,就无责任可言。实践中通常是债务人自动履行了债务,而没有责任,少数情况下,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产生责任。应当说责任与债务相分离为常态,合一存在为例外。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民事义务又是与救济权相对应的概念 。但是,这种对应是存在责任的情况下派生的对应概念,如果义务主体不履行其义务,该为而不为,不该为而为之,则侵害了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就转化为以救济权和民事责任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先有责任,后有救济权,而不是相反顺序。 三是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范围不同。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虽然都是为实现他人利益而负担,但是对负担者本人而言,其是否受到不利益的程度有所不同。民事义务,除债务外,其负担对负担者而言并非不利益。债务之负担就广义之债而言,这种不利益作为从对方获得利益的对价,也并非真正的不利益,民事责任作为对民事违法者承担的法律后果,则必然使其遭受不利益,包括财产上的不利益(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或人身的不利益(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即使按狭义之债把债务看作一种不利益,那么违反债的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也是超越了原债务范围的新的不利益。即使一个民事主体不参加债的关系,不负担债务(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依照法律规定,他也是要负担不侵害他人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的义务。而民事责任,作为民事违法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则不是任何民事主体都要承担。只要民事主体认真履行其负担的民事义务,不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就不会承担民事责任。 四是法律约束力不同。民事义务产生以后,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是指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基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自愿原则,对义务的履行没有强制性,权利人不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也不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实质是强制义务人承担责任)。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请求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 区别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别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是完善民法理论的需要。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民事义务产生民事责任,又说民事责任产生如此民事义务,如此循环,那么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还如何区别。 其次,区别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是正确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需要。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本质不同,对于不同质的问题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权利人可以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能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我过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里明确规定继续履行是违约责任。民事责任的范围基本上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是,民事责任形式只能由法律规定,当事人没有权利约定民事责任形式的权利。

F. 违反水大气法等相关法律责任有哪些

你反水大启发,等相关法律的责任有哪些?这个年想咨询水利部和相关的环保部门

G. 法律上是如何规定水污染的法律责任的

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H. 什么是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相对于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言的。是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时候,因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受到民法保护的合法权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例如:侵权责任、合同违约责任等等。责任主体是民事主体,如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责任范围是民事法律关系内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材料论文 发布:2025-09-24 04:02:46 浏览:338
江西省修水县离婚律师 发布:2025-09-24 03:54:11 浏览:98
30当律师 发布:2025-09-24 03:52:27 浏览:44
商品房绝卖契具有法律效力么 发布:2025-09-24 03:21:51 浏览:331
商法第6次任务 发布:2025-09-24 03:17:07 浏览:588
农业保险道德风险 发布:2025-09-24 03:08:19 浏览:876
浙江利群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4 03:08:19 浏览:467
河北省撞人致死应付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4 03:06:37 浏览:845
司法考试云南省 发布:2025-09-24 03:06:05 浏览:905
李芝律师 发布:2025-09-24 02:52:55 浏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