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视同签订劳动合法律效力

视同签订劳动合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1-16 09:56:12

『壹』 与个人老板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如果不认可该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也就不能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自然也就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你的逻辑是不正确的。
需要看合同内容,如果是以单位名义签订的,该经理签订合同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如果公司追认,则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公司不追认,可以用工资卡及历史交易明细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贰』 我与公司签定的是单向劳动合同请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者与公司签定的是单向劳动合同可以由劳动部门或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应当是单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叁』 跟公司签的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除《劳动合同法》26条的情况外,劳动者签字,用人单位盖章的内劳动合同是有容法律效力的;

如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违法,那么违法条款无效,但是不影响整个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肆』 实习期间签订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来讲,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大学没有毕业,实内习只是从准毕容业到毕业拿到毕业证这个期间,算实习。而且在拿到毕业证前如果签了合同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因为你没有毕业证,所以你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实习生只能签订毕业生实习协议,在拿到毕业证再签订劳动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4)视同签订劳动合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伍』 签了劳务协议又同时签订了劳动合同,哪个效力比较大,法院会采信哪个

签了劳动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应。法院会采信劳动合同。会用劳动合同所要求的条款来判断。其中必须不能违背。国家所制定的劳动法。

『陆』 同时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务协议,哪个更具效力

实际上并不能单纯以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本身来区分关系,需要看你的工作是一个平时就需要遵守公司劳动规则,接受公司领导随时指派进行工作,受到支配的关系的话,应当认定为劳动合同。在满足这个基础上一定可以胜诉。

『柒』 如果我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违背劳动法 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签订抄的劳动合袭同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则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双方应当在订立劳动合同、拟定劳动合同条款时出于自愿,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关系的一方违背了他们的真实意愿。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己方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都与企业无关"等条款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主体、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主体必须合法。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资格和劳动者资格。内容必须合法,我国在《劳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如果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该条款无效。程序必须合法。

热点内容
道德讲堂诵读 发布:2025-09-24 01:19:57 浏览:768
婚姻法解释一和解释二 发布:2025-09-24 01:19:06 浏览:198
夕阳红社会与法主持人 发布:2025-09-24 01:10:25 浏览:910
法治临泉 发布:2025-09-24 00:57:55 浏览:834
代理词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4 00:56:27 浏览:841
守法规演讲稿 发布:2025-09-24 00:56:23 浏览:401
四川驻贵阳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24 00:52:02 浏览:784
帮转发朋友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4 00:25:02 浏览:576
婚姻法结婚年龄最小的国家 发布:2025-09-24 00:11:34 浏览:653
法律责任构成主体的案例 发布:2025-09-23 23:53:28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