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约定有法律效力

公司约定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1-20 16:04:51

⑴ 约定有法律效力

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规定,是自愿的真实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律师去见证。

⑵ 怎样的合同或者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般来说,合同只要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同约定事项不违反法律版法规和行政强制性规定,权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产生法定约束力。

合同须具体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签定合同或协议的当事人需是双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单方所为,经过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

二、签订的主体是有资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协议;

三、签定的合同、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强制性规定与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协议内容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⑶ 公司与代理人双方签字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吗协议双方的签字未经公证机关做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就是代表公司认可相关文件的。至于你说的代理人是必须有明确的授权委托书签署的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在签署的文件中还有其他生效要件如需要加盖公司印章等,那在满足了所有条件后,签署的文件才能生效。
还有就是一般的协议不需要公证机关公证,公证机关公证一般不影响民事协议的效力

⑷ 很多格式合同中都约定“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种约定有法律效力么

合同法的该条规定是强行条款,合同当事人不可以以约定排除的。

⑸ 公司让我签的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形需要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版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权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所以是违法的,而且公司要与你签正式的劳动合同,为你缴纳社会保险,否则都是违法的。

⑹ 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法律允许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通过合同约定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权利和义务回。《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答一款也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2、因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保密约定,既可以以保密条款的形式写入劳动合同,也可以单独订立一份保密协议。两种形式的效力是相同的。

⑺ 请问这种约定条款有法律效力么

这份来劳动合同更像是卖身自契,
不过这样的合同不是没有瑕疵。你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这样的合同。除楼上各位专家所说该约定因为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的策略外,你可以采取对等方式对付这样的企业。

比如:这个企业让你加班不给你加班费,
比如这个企业没有给你足额缴纳社会统筹,包括按照最低标准给你缴纳社会统筹,
比如这个企业没有给你缴纳医疗保险金,
比如这个企业没有给你缴纳住房公积金,
比如这个企业没有让你享受每年最少5天的带薪年休假。
比如这个企业没有让你享受法定假日的双倍或者三倍工资。
比如这个企业的劳动环境非常的差,甚至有可能给你带来职业病,而企业并没有让你进行体检过。
比如企业有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迫使你不得不解除合同的时候,你可以要求企业按照此条款的对等原则,给你支付5年的工资补偿。

如果你想进行这样的诉讼,我深信会有很多法律工作者乐意为你提供服务。

建议:隐忍不发,搜集证据,取得更多劳动者的联系电话。待机而为。

祝福你成功。愉快。

⑻ 公司内部规定有没有法律效力

你所说的公司内部规定,应该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吗?

企业的规章制度,如果是依照法律内规定所容制订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可见,公司(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立法”行为,这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重大权利。但是,企业规章制度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制定并公示,很多地方还规定企业在规章制度制定后要送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备案。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及其全体人员就具有约束力。

⑼ 公司成立时,法人事先约定好若公司出现问题由出资人甲负责,这样的约定有法律效力吗

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外部效力 不知道你的公司是有限公司还是合伙公司 出资人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热点内容
掌上高校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09-23 05:57:00 浏览:414
20天能背下经济法吗 发布:2025-09-23 05:55:25 浏览:346
刑法二题 发布:2025-09-23 05:53:54 浏览:305
省级条例 发布:2025-09-23 05:49:36 浏览:842
企业法律援助工作站简介 发布:2025-09-23 05:42:24 浏览:751
巴克与法官 发布:2025-09-23 05:26:42 浏览:773
行政法上的行政的特征和分类 发布:2025-09-23 05:04:51 浏览:364
司法社区梦 发布:2025-09-23 05:02:34 浏览:957
经济法地位和体系 发布:2025-09-23 04:58:13 浏览:399
公司工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3 04:36:43 浏览: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