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夫妻之间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之间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11-21 06:57:13

① 夫妻之间的协议有法律效力

只要不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夫妻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② 家庭成员之间签定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看签定的协议是否合法,合法的协议并且是家庭成员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一经成立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应提醒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亲情关系,大多数又具有血缘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所以,某些情况下不是一纸协议就能够合理规范的,因此,制定协议前,应考虑以上因素。

③ 夫妻自己双方签的协议有无法律效应

一、夫妻自己双方签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如果协议内容严重不公或者严重损害一方利益除外。

二、我国新《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财产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以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四、针对以上法律精神,关于夫妻间婚姻关系存续期所签的协议有效需注意以下三点:

1、根据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但是需要采用书面形式。

2、第三人见证或者公证是必须的。

3、如果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该都有效。


(3)夫妻之间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婚姻法》离婚条例

一、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二、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三、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四、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五、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六、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七、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八、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④ 夫妻间签订的财产协议具备法律效应吗

有效。
如果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证,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如果没有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即属于夫妻间的协议,也是具有效力的,夫妻双方应当遵守。
即使没有协议,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车,房,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情况下要平均分割。当然,共同债务也需要共同偿还。

《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⑤ 双方自签的婚后协议有法律效应吗

夫妻双方婚后可以签订财产协议。财产协议可以约定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或者共同所有,也可以约定各自所有或者共同所有的财产份额或者比例。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且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

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根据法律规定,财产协议必须要双方在各自的律师的见证下签字,并由律师出具证明,才具备效力。

签署协议时,双方必须公开全部财产信息;否则由于有欺骗或欺诈嫌疑,此份协议很可能在签订后被推翻。

如若在签订后各自的财产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也需要咨询律师是否有必要留存证据,或重新签订协议。规范已有的财产关系在操作程序上相对简单,规范未来的财产变化就比较困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根本不可行。

(5)夫妻之间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1、在婚姻存续期间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受到法律保护,但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等约定因违反公序良俗而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签订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请求,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的,该忠诚协议应当受法律保护,但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等约定因违反公序良俗而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出对婚姻忠诚的保证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忠诚协议和通常所讲的民事协议并不相同,单纯性的“夫妻忠诚”的约定或承诺,应该确认其有效;“不得离婚,必须离婚、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等涉及特定人身关系的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规定而无效。

各种违反忠实义务的,“损失费”,“赔偿款”实质上是精神损害赔偿,应按照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方所有”以及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约定或承诺,属于违约责任,可以按照双方约定处理。

⑥ 夫妻之间的双方签订的协议有法律效应吗急!

你们双方签订的协议是随条件的协议,但是此条件涉及人身内容,且舍法性存在疑虑,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签订此类协议要谨慎。
协议是有效的,但在具体适用上举证很困难,而且涉及到孩子抚养权的部分可能无效。
作为协议,先要确认对方有外遇的事实,婚内财产如何分配,再约定以后离婚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有二十年经为您解答:
有法律效力。
应属无效。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民事法律适用问答2003年第1期对“夫妻忠诚协议”纠纷问题进行了解释。
问: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所签订的一方应当对另一方忠实,不得有婚外情,如有违反,违反的一方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的约定,是否具有可诉性,法院应否支持当事人的诉请?
答: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所以,经高院审委会讨论,已明确,(1)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对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4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2)对夫妻双方签有忠实协议,现一方仅以对方违反忠实协议为由,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除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离婚案件中以对方违反忠实协议或违背忠实义务为由,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的,审理该案的人民法院对此诉请不予处理。(4)之前已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相关案件不再调整。
有效。

⑦ 夫妻之间签订的“忠贞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现实困惑

郭女士与汤先生在结婚前签了一份“忠贞协议”,约定婚后任何一方出现婚外情,都要向对方赔偿人民币10万元。婚后5年,郭女士发现丈夫在郊外另买了一套房子,常以加班、出差为由与一女子同居。郭女士向法院提出与丈夫离婚,并要求丈夫根据婚前签订的“忠贞协议”赔偿她10万元。郭女士的请求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吗?

律师答疑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四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本案中,郭女士与汤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婚前自愿签订了“忠贞协议”,且该协议不违背法律,不损害公序良俗,因此应当认为其合法有效。汤先生因跟他人同居而违反了“忠贞协议”中有关条款的规定,应该按照协议上约定的赔偿数额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婚姻法》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法理荟萃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充分尊重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尊重与保护。

热点内容
关于小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3:12:14 浏览:961
霍邱司法局招聘 发布:2025-09-23 03:08:10 浏览:848
行政诉讼法证据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947
历下区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436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发布:2025-09-23 03:07:27 浏览:868
村部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09-23 03:03:15 浏览:95
商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9-23 02:57:35 浏览:915
社会保障法实施年份 发布:2025-09-23 02:44:42 浏览:162
13岁儿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2:37:23 浏览:53
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2025-09-23 02:36:41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