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

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

发布时间: 2021-11-21 08:09:06

⑴ 如何维权自己的利益,,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发生劳动纠纷后劳动者首先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通过到人民法院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更多关于发生劳动纠纷怎样维权?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发生劳动纠纷怎样维权?
1、劳动纠纷属于劳动监察的范围,当事人填写《投诉登记表》。属于劳动仲裁范围的,当事人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2、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劳动监察根据当事人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及询问情况,进行调查取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等处理。立案之日起60日内结案。确因案情复杂不能结案的,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可延长30日。

3、经了解属于劳动争议的,当事人申请由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执行立案、开庭、裁决程序。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上级批准,可延长期限但不得超过15日。

发生劳动纠纷怎样维权?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二、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1、协商。协商是指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30日内提出。调解应当在30日内结束。到期未调结的,视为调解不成。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遵守。

3、仲裁。仲裁是指经争议当事人的申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的评价活动。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4、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适用民事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结案;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期限一般为3个月。需要注意的是,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三、劳动者维权时的注意事项
1、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2008年 9月1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均对劳动者有了更详尽的保护。广大劳动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2、注意收集与劳动关系相关的证据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发生争议之前就要注意搜集用人单位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保险记录、工作证、出入证、工作安排、开会通知、报销单据等等,以证明劳动者确实跟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取得用人单位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单位的书面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谈话记录、证人证言、公司发文等等。

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或不续订劳动合同,则尽量取得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或故意拖延不续订劳动合同的证据。比如你要求单位尽快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的谈话记录、证人证言、单位要你填写的有关表格、单位借口拖延续订的口头录音或书面证明等等。

3、寻求解决途径。取得上述证据后,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以求达成和解。但是,需由双方自觉履行,如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用人单位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即不能久调不决。另外,即使调解成功,调解协议也无法律上强制执行的效力。

如果协商和调解不成,则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也可以不经过协商与调解程序,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注意,劳动者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逾期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由于仲裁程序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将因超过仲裁时效而丧失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劳动者知道或者应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⑵ 谈谈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意义

要学就学精一点,仅学基础知识对维护自身权益作用不大,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知半解。不过你可以着重于你所从事的领域重点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⑶ 公民应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维权要有勇气、有策略、善于运用外部力量。“有勇气”就是要敢于同国际名牌做斗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味地怕麻烦,反而会纵容这些国际名牌的不法行为。

“有策略”,是被侵权的消费者可以联合起来,向侵犯其权益的企业索赔或者进行联合抵制;“善于运用外部力量”,是消费者应该合理借助消协等维权组织和媒体的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



(3)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扩展阅读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⑷ 如何增强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当你有了意识时,你就会行动,我就是半路出家的。建议通过以下渠道:
1、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电视节目、报纸和广播,象法律讲堂,今日说法还有经济与法等节目。
2、遇事情多咨询查找,现在人的法律意识都很强,可以上网查下,但尽量要找律师咨询下,因为自己查找不能穷尽;
3、可以自己找个法律汇编,查找相关的法律规定;
4、向原来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打听下;
5、向有关的专业人员比方说我通过网络询问。
反正涉及交付货物和金钱时要多注意,要走道,不要相信天下会掉下馅饼。要内去痴心外防老千。

⑸ 如何应用政策与法律知识维护创业者的正当权益

农民或农民团体在创业过程中,也会遇见对某种现象感到困惑或者受到一些不公道待遇的情况,使创业者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果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对某些现象感到困惑,首先要分析这些问题所属的范畴,再从所属的范畴里找政策,对照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情况,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到底是创业者对某些政策法规了解不够清楚,还是真正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如果是前者,那就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法规的意识,加强相关法规的学习与应用;如果是后者,也要注意学习,进行知识储备,提高政策法律知识意识,为以后的创业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在面对上述情况时,除了创业者自己学习,还可以向懂政策的人或者法律界人士请教,借助他人的知识,增强创业者掌握政策与法律法规知识的能力。遇见一些困惑的现象或者正当权益受到真正伤害时,创业者也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要注意用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自己、保护自己,要学会抗争的艺术,切不能凭一时脑热,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情来。

⑹ 怎样用法律思维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你好,遇到问题可以委托律师协助办理即可。

⑺ 如何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平时多学习一些法律基本知识,这方面的书现在市场上也很多,买点回内来看看总是没错的
然后就是平时容签订合同之类的文书的时候细致一点,尽量不要有什么遗漏的方面,不然起纠纷了就很麻烦
最重要的还是和别人沟通交流好,毕竟,最好的情况就是不会存在纠纷,是吧,呵呵

补充: 这就是我列的提纲,我觉得按照这个思路答,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⑻ 为什么大家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现在法律知识普及的很好了。只是有时候你运用法律维权的成本太高了,与你的损失相比得不偿失。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会比你受到的不公平严重多了

热点内容
关于小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3:12:14 浏览:961
霍邱司法局招聘 发布:2025-09-23 03:08:10 浏览:848
行政诉讼法证据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947
历下区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436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发布:2025-09-23 03:07:27 浏览:868
村部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09-23 03:03:15 浏览:95
商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9-23 02:57:35 浏览:915
社会保障法实施年份 发布:2025-09-23 02:44:42 浏览:162
13岁儿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2:37:23 浏览:53
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2025-09-23 02:36:41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