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法律责任
1. 行政拘留属于违法犯罪吗
不属于。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
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根据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三项规定行政拘留是一种治安管理处罚种类,该项对行政拘留的性质作了定位,即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该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1)行政拘留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行政拘留案例——如东一养殖场私设暗管排猪粪,两名责任人被行政拘留。
2016年3月,徐某购买位于马塘镇马东村十七组的贝得福畜牧养殖场并对养殖用房进行改建,于2017年7月3日开始生猪养殖。
同年7月12日,环境执法人员对养殖场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徐某的养猪场一共养殖生猪1200头,如此大的养殖规模未做到猪粪便干湿分离。
虽然建有一个大棚生物质发酵床,但未能投入使用,建设的3个小蓄粪池也远远满足不了贮存需求,产生的猪粪被其安装在蓄粪池中的软管和水泵打到旁边田地里,由于抽送粪便过多,田里的豆苗均已枯死。
对于徐某未建设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即进行养殖的行为,如东县环保局要求徐某立刻停止生猪养殖,建设配套的污染物防治设施,污染物防治设施建设完成后方可继续养殖,同时对徐某处以罚款人民币4万元。
然而这次的处罚对徐某来说似乎无关紧要,他不顾环保局处罚决定的要求,继续饲养生猪。2017年11月29日,执法人员再次来到养殖场,发现其发酵床依然没有投入运行。
徐某和合伙人刘某继续用水泵将猪粪抽送到田地里,田地已经全部覆盖养殖粪便,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覆盖的养殖粪便的厚度约为30厘米。不仅如此,部分蓄粪池中的粪便仍从溢流口流入农田灌溉渠,顺着农田灌溉渠流入胜利河,在灌溉渠和胜利河交接处的河水呈现黑色。
对于徐某直接向水体排放养殖粪便废弃物和向无防渗漏的田地排放猪粪的行为,如东县环保局实施了处罚,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人民币16万元。
考虑到徐某和合伙人刘某的违法行为屡教不改,且违法情节较为恶劣,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依据《环境保护法》和《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如东县环保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受理后立即对徐某和合伙人刘某分别实施了11天和10天的行政拘留处罚。
2. 治安拘留和行政拘留有什么区别
三、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针对涉嫌犯罪的重大嫌疑人和现行犯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1.刑事拘留的性质属于一种强制措施不是一种处罚,其目的在于保证刑事诉讼能够顺利的进行和防止社会危险的发生。对罪犯的最终处罚是由法院以判处刑罚的方式作出。
2.刑事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国家法律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都无权设定,目前由《刑事诉讼法》规定。
3.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情况下为3日,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7日,如果嫌疑人具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情况可以延长至30日。如果刑事拘留的人需要被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公安机关需要在刑事拘留的期间提出,而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最长为七日,那么嫌疑人在逮捕之前,最长可以被关押37日。
3. 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行政拘留后有什么后果,你的孩子不能参军,不能考公务员,政审不过关
4. 行政拘留与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
1、拘留的目的不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制裁行政违法的公民,刑事拘专留的目的,在于及时制止犯属罪人继续危害社会。
2、决定拘留的机关不同。行政拘留是由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刑事拘留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3、适用的对象不同。行政拘留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公民。刑事拘留适用的对象是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4、拘留的期限不同。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为10日,如遇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7日。
5. 关于行政拘留三次的人如何定罪的问题
行政拘留不是依法定罪的标准,只要违反了相应的行政规定,就会根据其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只有性质比较严重,构成刑法判决标准的,才会按照刑事处罚的要求来进行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五条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5)行政拘留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6. 行政拘留是什么
一、行政拘留---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1、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2、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也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行政拘留时间最长不超过15日。
3、对于一个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并执行完毕后,案结事了。
二、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有什么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刑拘是办案中的一种保证性措施,其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其本身具有惩罚性。
2、适用对象不同,刑拘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是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而行政拘留适用于其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人。
3、适用目的不同,刑拘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4、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拘的最长期限是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
7. 拘留属于什么处罚
一般地,拘留是一种治安处罚,处罚对象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7)行政拘留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第二十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8. 行政拘留后还要赔偿吗
如果造成他人损害的,既要予以行政拘留,同时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9. 受到了行政拘留处罚还需要负民事责任吗
行政处罚与承担民事责任是两个不同法律调整的范围。三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是共同侵版权,共权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既然都搞了,如果责任范围难以确定就承担同等的。
《民法通则》第130条的内容,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10. 判处行政拘留 有哪些
您好,行政拘留是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采取的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