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未经中标备案的法律效力

未经中标备案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1-21 23:51:28

『壹』 法律高人请进!招标人未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而是与其他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合同。现出现纠纷,合同是否有效

1、首抄先肯定“虽然招标人与实际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并未备案,但实际发生了,是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的”的说法。
2、依据《招标投标法》,中标人和招标人(即建设单位)肯定存在违法行为,情况如下:
① “第五十八条 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反本法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②“第五十九条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的,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实际施工方如果是在其资质允许范围之内签订合同、遵守《合同法》相关规定,应当不存在明显违法行为,毕竟《招标投标法》约束的是招标人和投标人。

『贰』 中标的法律效力

中标通知书实质上就是招标人对其选中的投标人的承诺,是招标人同意某投标人的要约的意思表示。但是招标投标法对于中标通知书的规定,有两点不同于合同法关于承诺的规定。一是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发生法律效力,而中标通知书只要发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如果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合同法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承诺虽然发生法律效力,但在书面合同订立之前,合同尚未成立。招标投标法这种特殊的规定,是为了适应招标投标的特殊情况,更加有利于招标人对投标人的约束,保护招标人的权利。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如果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是指缔约过失责任。由于招标人或者投标人的上述行为在订立合同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订立招标合同
招标合同,是指招标人和中标人依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的确定招标人和中标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的规定,合同订立的时间,是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招标合同的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招标合同的内容,应该是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所载内容的肯定。招标人和投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接受分包的人的连带责任。根据合同法原理,在分包合同关系中,分包人只与中标人有合同关系,而与招标人没有合同关系。分包人仅就分包合同的履行向中标人负责,而不直接向招标人承担责任。但是,由于分包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中标项目的完成及其质量,有必要适当加重分包人的责任,以维护招标人的权益。招标投标法作出特殊规定,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分包项目出现问题时,招标人既可以要求中标人承担全部或者一部分责任,也可以直接请求分包人承担全部或者一部分责任。

『叁』 备案有什么法律效力吗

有法律效力,备案不是必要要件,即使不备案,一经双方在合同上签字,合同即发生法律效力。 想以未办备案进行抗辩不交租金,行不通。

『肆』 已取得中标通知书未到备案部门备案 ,中标通知书有法律效力吗哪一条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并没有规定中标通知书的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只要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就有法律效力,这跟备案无关。
所谓的备案是指当地政府的规定,没备案的也是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当地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抵触的按照国家上位法执行,所以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即有法律效力。

『伍』 企业公章未备案不具备法律效力吗

企业公章未备案不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印章治安管理办法》第四条,公安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对印章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印章管理安全规范化和信息科学化。

对社会团体非法刻制印章的,由公安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对其直接责任者予以5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主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而企业公章未备案,则不具备法律效力。

企业印章是企业身份和权力的证明。盖有企业印章的文件,是受法律保护的有效文件,同时意味着企业对文件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企业印章如被他人盗用或冒用,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企业无法承担的责任,故其公章备案要求严格。

(5)未经中标备案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印章治安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买卖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第六条,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机关、团体的印章制发,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机关、团体的各级组织、机构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发机关的印章管理部门开具公函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即办理并出具准刻证明。

企业公章使用范围:

1、凡属以企业名义对外发文、开具介绍信、报送报表等一律需要加盖公司法人公章;

2、凡属企业内部行文、通知等,使用公司内部印章;

3、凡属部门与公司、部门与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工作文件等,加盖部门印章;

4、凡属经营类的合同、协议等文本,一般使用企业合同专用章或企业法人公章;

5、凡属财务会计业务的,用财务专用章。

『陆』 施工单位未在当地备案却中标了,会怎样有何处罚依据

你只要投标时的资料不是造假的不会处罚的啊
没人投诉的话应该也不会取消你的中标资格吧

『柒』 未经公安备案的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这个是有效的,尽管有公安部的专门规定,但未经备案的公章,在特定情况下也具一定法律效力。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规避风险,公章尽量要到公安备案。

『捌』 违背备案合同私下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哪个文件对此有明确规定说明请高人提供相关文件!谢谢

1、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备案,只是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屋预售进行行政管理的措施内,不具有确定房屋权属容的法律效力。房屋所有人仍然可以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的,即受法律保护。但是买卖合同有效,并不代表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房屋的所有权以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所有权证)为准。
3、当然,在一房二卖的情况下,如果房屋买卖合同已经备案的,优先于其他没有备案的房屋买受人;但是,尽管买卖合同已经备案,但如果没有备案的买受人实际接收到房屋并使用的,房屋归实际接收的买受人所有。已经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不具有优先效力。

『玖』 不必须经过招投标黑白合同的效力怎样认定

在实践中,“黑白合同”的产生具有不同原因,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何认定“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与处理至关重要。“白合同”并非当然有效,“黑合同”并非当然无效,应当区分不同情况来具体认定合同效力,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1、非强制招标的情况下对“黑白合同”的处理规则

非强制招标的项目通常是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公共利益以外的项目,国家对于此类项目的干预和监督不同于强制性招标的项目,因此不存在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在市场秩序和意思自治价值判断时,应优先考虑当事人真实意愿,故当事人真实意思且实际履行的“黑合同”效力优先。另外,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而签订的合同经过备案,并非实质意义上的招投标程序,因此,应以当事人真实意思体现且实际履行的合同为依据。

在项目工程未通过招标的情况下,非强制性招标范围的工程无论招标与否,都不影响合同效力,不存在黑白合同的问题。

当事人双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等规定对“黑白合同”的效力加以判断。

2、强制招标的情况下对“黑白合同”的处理规则

强制招标项目即必须进行招投标的项目,项目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国家对强制招标进行监管,以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安全,因此,强制招标工程未通过招标程序签订合同的,则无论“黑白合同”,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该合同均因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若强制招标工程虽然通过招标程序,但是双方签订了“黑白合同”,则无论“黑合同”签署在“白合同”之前还是之后都属于无效。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第21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时,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该法条确立了在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情况下,备案的中标合同“白合同”具有优先效力,而“黑合同”则不能作为结算工程的根据。

此处有一个例外,即“黑合同”未对“白合同”进行实质性变更。如果“黑合同”的内容与“白合同”不一致,但是并未构成对“白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工程价款、工程质量和工程期限三个方面)的违背或变更,则只要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此时便不应该被认定为“黑合同”,而应当认定为对“白合同”的合理变更及补充,认可“黑合同”的效力。

“黑白合同”实质性内容变更的判断标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衡量:一是看变更内容是否有利于工程质量,如果将质量要求合格的工程通过订立合同变更为优良,虽然会导致价款相应提高,但可以认定为备案合同的补充,应认定有效。反之降低工程质量,降低价款,除非备案,否则认定为“黑合同”。
二是看合同价款变化是否超过备案合同的1/3。1/3以内属于正常,超过未备案则认定为“黑合同”。

热点内容
刑法学十五讲 发布:2025-09-22 21:44:16 浏览:61
民法学包含 发布:2025-09-22 21:42:42 浏览:5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旧 发布:2025-09-22 21:42:28 浏览:806
地方政府规章罚款限额由谁决定 发布:2025-09-22 21:40:41 浏览:632
规章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 发布:2025-09-22 21:36:20 浏览:337
婚姻法女性权益 发布:2025-09-22 21:30:14 浏览:120
中国十大知名律师 发布:2025-09-22 21:01:20 浏览:992
工业创业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20:56:27 浏览:536
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 发布:2025-09-22 20:47:30 浏览:551
2019民事诉讼法解释 发布:2025-09-22 20:44:50 浏览: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