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和仲裁的法律效力
㈠ 法院判决、仲裁、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
1)有法律效力,对方不履行,可以拿仲裁裁决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回审查后会答给你答复。
2)法院给你们调解后,会出个调解书,让你们双方签字。都签了就声小了,效果和法院自己判决一样。如果是一方被胁迫不自愿签署了,或者先达成协议但签字前又反悔了,调解则归于无效。有效的情况下和法院执行自己的判决一样申请强制执行。
3)仲裁和判决一个是仲裁机构做出,一个是法院判决。我国奉行或裁或判,也就是仲裁和判决只能选择一个(仅针对商事活动,劳动仲裁是例外)。选择了一个就不能选择第二个了。
如果有仲裁协议,一般就不会走法院判决。但是如果一方不愿意用仲裁,向法院隐瞒仲裁协议并起诉的,对方当事人在答辩期间也没提仲裁协议的事情,那么就视为双方都放弃了仲裁,可以判决。如果答辩期间对方当事人向法院出示了仲裁协议,法院就不会判了。
㈡ 仲裁委员会调解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吗为什么
《仲裁法》第五十一条“仲裁庭在做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版调解的,仲裁庭权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做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若是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㈢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异同
相同:1、调解书抄和裁决书都袭具有执行力,2、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实向 仲裁机关申请仲裁,3、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不同:1、生效的时间不同。“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2、提起诉讼的权利不同。当事人双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调解书的内容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对裁决书,当事人对其不服或有异议,可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㈣ 人民调解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仲裁、法院调解作出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意思是有强制执行力)
我的理解是,和解想要获得强制执行力必须是经过法院判定或者确认的才行。其他的专虽然有法律效力,属但想要获得强制执行力,还需要法院起诉,才行。(仲裁裁决因为和法院判决是同等法律地位的,所以可以直接申请法院执行)而,法院判定或者确认过的,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㈤ 什么是仲裁调解,劳动仲裁调解书有何法律效力
劳动仲来裁调解是劳动争议各方自当事人,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自愿就劳动争议事项进行的协商,其目的在于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劳动争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的,对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42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51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㈥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有何异同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方面表现在:(1)结束仲裁程序。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送达后,均表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从仲裁法律程序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即意味着仲裁程序的结束。(2)确定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实体法上的后果,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3)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实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有上述情况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不予受理。但对确有错误或经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向仲裁机关提出,按仲裁监督程序处理。(4)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1条规定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为执行调解书和裁决书而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执行。
不同之处表现在:(1)生效的时间不同。“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2)提起诉讼的权利不同。当事人双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调解书的内容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对裁决书,当事人对其不服或有异议,可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㈦ 仲裁调解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仲裁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版议调解仲裁法》第权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㈧ 和解,调解及仲裁的区别
1,和解:一般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争议的事项,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调解:一回般是指答当事人之间就争议的事项,在第三人或组织主持下,自愿协商或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区别:1、从当事人上讲:“和解”一般是争议当事人之间;调解要有第三人或组织主持;仲裁的主体是仲裁机构。
2、从自愿性来看:和解是当事人主动自愿达成某种合意,调解要有第三人或组织主持,仍是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仲裁则是可以依法强制做出。
3、从法律效力上讲:和解没有法律强制力,当事人可以反悔;调解经司法确认,有法律强制力,可以凭此申请强制执行,普通的调解协议虽然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以此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有法律效力,可以凭此要求强制执行。
㈨ 劳动仲裁调解书有法律效力吗
律团:劳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仲裁调解书内。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仲裁请容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由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请求再次申请仲裁。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调解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