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入伙和退货的法律责任承担

入伙和退货的法律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 2021-11-22 20:28:58

❶ 合伙企业入伙退伙的法律责任

普通合伙人入伙后要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退伙后,要对其退伙前发生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❷ 新合伙人加入后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新合伙人入伙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给您提供帮助。

(一)新入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1.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2款“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强制性规定,刘某应对入伙前该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 《入伙协议》对入伙前合伙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的约定,仅仅在合伙人内部具有法律效力,该内部约定对第三人不产生法律效力。

3.《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2款“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不适用于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三)新入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不应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1. 合伙人签定的《入伙协议》,既没有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违反财政部的部门规章,因此《入伙协议》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2.《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2款关于“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不适用于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承担。

3. 即使《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2款的规定适用于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1款却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规定”。由此可见,根据法律的规定,新入伙人是否应当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应当首先尊重和执行《入伙协议》的约定,在《入伙协议》没有约定时,才能适用《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2款的规定。

(四)新合伙人入伙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入伙的法律效力是指新的合伙人加入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后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即入伙人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享有哪些权利、承担什么义务、对于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原有的债务如何承担责任等。对此,《注册会计师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合伙法的基本原则并参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新入伙人加入一家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后,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除《入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参照《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1款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这也是各国合伙法关于入伙人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通例性规定。各国合伙法大都规定,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新入伙人与原合伙人一样,享有合伙事务的决定权、执行权、监督权与盈余分配权等合伙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应履行出资、承担合伙事务、保护合伙财产、竞业禁止、分担亏损等义务。为此,如果新合伙人在加入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时,不想承担原合伙人所承担的某些责任或不愿履行原合伙人应履行的某些义务; 或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原有合伙人在接纳新合伙人时,不同意新合伙人享有原合伙人所享有的某些权利或者新合伙人自愿放弃某些权利时,都可以在《入伙协议》中作出约定。只要这些约定不与《注册会计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如果对入伙人的权利和义务未在《合伙协议》中作出与原合伙人不同的约定,在发生纠纷时,只能确认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和履行同等的责任和义务。

2. 新入伙人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在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存续期间加入合伙的,对第三人而言,无论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仍然是以原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名义对外执行业务并产生法律效力,原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性质和身份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原有的合伙人、还是新入伙的合伙人,在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都应对尚未清偿的合伙债务用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即使是《合伙协议》对新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方面作了相反或者限制性的约定,也只能在合伙人内部产生法律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也就是说,无论《入伙协议》如何约定新入伙人的权利和义务,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利害关系人都有权向原合伙人或新合伙人中的任一人主张权利。被要求承担责任的合伙人只能凭借《入伙协议》在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向其他合伙人取得追偿的权利,而不能依此拒绝对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请求。

‍‍

❸ 简述合伙企业新合伙人入伙与合伙人退伙的法律关系的变化,怎么写

此类问题较为开放,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考提纲,供你参内考。

这个问题主要注意阐容述的角度和对比方法。
首先,列出前提(已有企业是“有伙”还是“普伙”,新入伙和退伙人是“有伙”还是“普伙”)
分别阐述。

新入伙人在入伙前及入伙后的责任承担、追偿、入伙条件。
退货人在退货前及退伙后的责任承担、追偿、及退货前提。
分别进行对比。

❹ 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在入伙,退伙中的法律关系。

1、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合伙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伙。这是因为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丧失行为能力对合伙事业没有实质性影响。

再者,有限合伙一般投资回报期很长,要求丧失行为能力人者退伙,就不能取得合伙的收益,因而不够公平、如果合伙协议约定有限合伙人丧失行为能力为退伙事由,从其约定。

2、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为有限合伙的法人及其他组织终止时,其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有限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资格。

这是因为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的出资转让给有限合伙以外的人,对有限合伙事务没有实质性影响。这样处理既可减少因退伙而进行结算的麻烦,又能维护有限合伙财产的稳定。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这与普通合伙的合伙人退伙不同,普通合伙的合伙人退伙对基于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有限合伙人于普通合伙人的相互转变。根据自愿原则,普通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由于有限合伙人于普通合伙人的相互转变关系到对合伙债务承担的重大问题,因此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其转变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合伙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的责任的原理相同。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于与普通合伙的退伙人对其在合伙期间的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原理相同。

(4)入伙和退货的法律责任承担扩展阅读

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在入伙退伙注意事项:

1、当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时,有限合伙企业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并应当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

2、当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有限合伙人时,则该企业不再是合伙企业,故应解散。

3、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参考资料

网络-有限合伙

❺ 退伙人在退货后要对退伙前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新入伙人入伙普通合伙企业时,要对企业之前发生的债务

连带责任都是无限的。新入伙人除非和现入伙人就之前的企业债务另有约定,否则承担同等的清偿责任吧

❻ 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合伙人入伙、退伙时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样么举一个例子吧。谢谢谢谢!

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甲出资40%,乙,丙各出资30%。三人约定利润和责任按专照4:3:3 比例承担。(这只属是合伙人之间的内部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
但是,后来亏损100万。债权人起诉甲,乙,丙。这时三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人必须得把这些钱还清,不管谁有钱,谁没有钱3人一起或者其中一人,俩人把这些责任都得承担。
但是,把债务还清之后承担责任比例超过自己约定的比例的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这里就体现有限责任,因为三人之前约定过责任承担比例,所以多出的部分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至于,甲,乙,丙当中一人或者二人退伙时,必须经过其他合伙人同意,并且在合伙期间的债务等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❼ 普通合伙人退伙后的法律责任、新入伙的合伙人的法律责任

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然以上是针对普通合伙人的相关规定。还有特殊的合伙人等等

❽ 合伙企业新合伙人入伙与合伙人退伙的法律关系的变化 怎么写 这是财经法律法规上的作业。

此类问题较为开放,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考提纲,供你参考。

这个问题主要注意阐述的角度和对比方法。
首先,列出前提(已有企业是“有伙”还是“普伙”,新入伙和退伙人是“有伙”还是“普伙”)
分别阐述。

新入伙人在入伙前及入伙后的责任承担、追偿、入伙条件。
退货人在退货前及退伙后的责任承担、追偿、及退货前提。
分别进行对比。

❾ 消法对于退换货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同时,经营者应当在签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货款。

一方面,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商品能够保持原有品质、功能,包括商品本身、配件、商标标识、使用说明书等齐全的,视为商品完好。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而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的调试不影响商品的完好。

另一方面,经营者对能够完全恢复到初始销售状态的无理由退货商品,可以作为全新商品再次销售;对不能够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无理由退货商品再次销售的,应当通过显著的方式将商品的实际情况标注。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热点内容
盐城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9-22 19:10:14 浏览:591
民法上的客体 发布:2025-09-22 19:08:06 浏览:340
小型服装厂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9-22 19:04:55 浏览:113
武汉大学法学院2008年法律硕士 发布:2025-09-22 19:04:47 浏览:60
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力吗英语文本 发布:2025-09-22 19:03:15 浏览:382
2017年劳动法3738 发布:2025-09-22 18:53:31 浏览:283
规范性文件对应行政法规 发布:2025-09-22 18:38:33 浏览:677
规章制度员工接受书 发布:2025-09-22 18:38:27 浏览:610
免费下载厨房热菜间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8:37:48 浏览:674
律师卖保险 发布:2025-09-22 18:36:24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