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
1. 校园中的霸凌行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校园当中的霸凌行为导致很多的学生患上抑郁症,对学生不仅是身体上面的伤害,也是心里上面的伤害。记得小编看见了很多有关的新闻,有一些学生在遇到了校园暴力之后,他们受到威胁,不敢告诉家长,最终导致自己患上抑郁症。大部分的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都非常的生气,但有一些施暴者的家长总是怀疑他们还是孩子为借口。
不要让自己后悔
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的年轻好胜,让自己一生都为年少时做的事情而后悔。要知道如果因为年少时做出了殴打他人的行为,那么最终也是会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这个世界上都是有因有果的,当我们欺负别人的时候,就应该要知道,总有一天是会轮到自己的身上。
2. 校园欺凌有什么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校园欺凌的相关规定。
一、《治安管理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治安管理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三、第四十一条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四、《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五、《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六、第四十四条 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2)教师在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与您的孩子谈一谈什么是健康的友谊,而什么不是。虽然研究表明,父母通常是最后一个知道孩子被欺负或欺负别人的,但通过每天与孩子们聊聊他们的社交生活,您可以打破这一趋势。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孩子和谁吃的午饭;休息时做了什么;在公共汽车上或者走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二、了解警告信号
许多孩子被欺负后不会告诉任何人,因此,您必须了解可能预示着您孩子被欺负的信号。例如,抱怨肚子疼;逃避校园活动以及下降的成绩;它们都可能是预示着有欺凌发生的红旗。此外,被欺负的孩子可能在情绪、性格、饮食习惯和卫生上会有许多变化。
三、灌输健康的习惯
向孩子灌输反欺凌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仅仅是教您的孩子不要推打或嘲笑别的孩子。孩子们还应该知道,批判的态度、武断的评价、伤人的笑话以及传播谣言也是不健康的,都会造成欺凌。另外,教导您的孩子对网上的行为负责也不会为时太早,现在,网络欺凌也是在孩子出现中的大问题。
四、给孩子以力量
给孩子提供处理欺凌的方法,如立刻走开,或告诉成年人,或用坚定的声音告诉欺负者立刻停止。您还应该教孩子们在目睹欺凌时应该如何报告。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孩子在看到另一个人被欺负时感到无助,因而我们要告诉他们处理这些困难情况的方法。
五、熟悉学校的政策
清楚了解孩子的学校如何处理欺凌行为,这十分重要。如果发生了一些情况,您不仅需要知道给哪个人打电话,您还应该对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有明确的想法。
六、报告欺凌事件
如果您的孩子被欺负,请联系学校人员并亲自与他们会面。 通过面对面的会谈,您要展示出您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的态度。 您可能还需要对所有欺凌事件有所记录,以防情况升级,甚至需要与执法部门或其他外界联系。
七、成为辩护人
尽管表明您对预防欺凌支持的态度很重要,但在预防欺凌上花些时间也同样重要。志愿与孩子的老师或学校的指导顾问一起制定反欺凌计划。 如果您的学校已经制定好了计划,那么在办活动和筹款时积极提供帮助。
八、招募其他家长
当许多家长致力于预防欺凌时,学校的计划会更加成功。组织一些积极的父母帮助您解决问题,定期开会,集思广益。 然后,与合适的学校官员分享您的想法,并帮助实施想法。
九、花时间在学校
如果您白天的日程安排允许的话,接受在学校做志愿服务的机会。随着预算的减少,学校被迫缩小规模,而您的孩子在操场玩耍和午餐时间得到监管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有时只需要多一个成年人在旁边就足以阻止欺凌。
十、请家长-教师联合会或家长-教师组织赞助预防欺凌的计划
如果学校用于预防欺凌计划的资金有限,请联系学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或家长-教师组织,并请求他们的帮助或者,建议筹款者向他们寻求帮助。
网络-校园欺凌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条款
校园暴力如构成刑法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成年的孩子是有责任进行承担后果的。
根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十二条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3)教师在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天津对于校园暴力的措施:
2018年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规定》采取了归纳与列举并用的方式,对校园欺凌的行为作出界定,从主观上的蓄意或者恶意、行为造成的后果、行为的方式等方面,对校园欺凌作出界定,使校园欺凌与学生之间的一般性打架斗殴、打闹嬉戏区别开来。
在班级等集体中实施歧视、孤立、排挤的;多次对特定学生进行恐吓、谩骂、讥讽的;多次索要财物的;多次毁损、污损特定学生的文具、衣物等物品的;实施殴打、体罚、污损身体等行为的;记录、录制、散布实施欺凌过程的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的,都被视为校园欺凌。
《规定》明确,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方式的惩戒,学校可通过批评教育、纪律处分、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教育,对实施校园欺凌屡教不改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和矫治。
对实施校园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对实施校园欺凌构成犯罪的学生,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执行。
4. 校园暴力法律责任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抄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7条中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 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 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 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5. 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法律有哪些
一、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
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二、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
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5)教师在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校园暴力行为有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6. 校园暴力触犯的法律涉及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7条中版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权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 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 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 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7. 校园欺凌中欺凌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未保法第39条:
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8. 校园欺凌构成犯罪的要承担什么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校园侵权表现得最多的是以学校作为侵权方而给学生造成合法权益损害的行为。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侵权的行为方式;过错主体的不同;过错承担的责任不同,三个重要的标准来区分。
校园伤害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一是损害事实客观存在。这是民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没有损害事实,就不构成侵权,行为人也不承担民事责任。二是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判断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一定要以法律、教学法规为依据。违法行为不仅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例如,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而不作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以当事人具有防止损害发生的法定或约定义务为前提,否则,不属于违法行为。三是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事实必须是侵权行为造成的。否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需要注意,有的行为虽然是发生损害事实的一个条件,但却不是真正的原因。四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结果,仍然听任其发展,称为故意。应注意伤害事故与意外事件的区别,如果损害结果不是由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见、不能克服的原因造成的,就是意外事件。
9. 校园欺凌触犯什么法律
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法律有民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若是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则会触犯刑法。行为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