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权益维护法律知识手册
㈠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哪些
(1)维护女职工的政治权益。主要体现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代表女职工参政议政,积极参与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制定,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并为女职工参政议政创造条件。组织女职工参与国家事务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坚持在职工代表大会中保证女职工代表占一定比例,并保证她们参与讨论企业生产、生活和改革等重大问题,以充分体现女职工的意愿。坚持在使用和提拔干部上男女平等,在女职工较多的行业和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女领导干部,选拔和培养女干部等。
(2)维护女职工的文化教育权益。主要体现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女职工提高文化技术素质创造条件,为女职工提供较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全面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
(3)维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主要体现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女职工的劳动经济权利,配合和监督企业做好保障女职工各项权益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4)维护女职工的财产和婚姻家庭权益。主要体现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民事权利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益,教育和帮助女职工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发挥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法与一切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5)维护女职工的人身权益。主要是通过积极参与侵害女职工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等人身权利案件的调查处理,配合、督促有关行政、司法部门严格处理有关女职工的侵权案件,及时了解女职工的呼声,帮助解决女职工所遇到的困难,使女职工的各项人身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㈡ 如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一、以制度作保障,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签定集体合同,把维护女职工基本利益和重大利益的事情通过合同的形式,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这也是对职工利益的深层次维护。
如将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卫生费、生育待遇等特殊保护内容写进集体合同,使集体合同的条款更贴近实际,更明细规范,以便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公司将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以合同条款的形式加以规范,并实施到位。
二、强化女职工自身素质建设,提高自我维护能力。
女职工要想在企业、在社会获得一席之地,受到多种保护,获得属于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要多学习和宣传与妇女权益有关的法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法》等。
三、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建立健全维权工作机制是女职工依法维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女职工的维权工作经常、大量、具体的是从监督角度提出问题和开展工作的。
丧失监督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就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在建制中,应建立女职工维权监督保障机制为重点。建立对女职工重大问题的监督和调查研究制度。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加强机关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自身建设,健全女职工工作 组织体系,增强机关工会女职工组织活力,加强对女职工工作干 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落实好女职工工作干部的待遇,提高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的能力,提高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护女职工合法 权益、服务女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机关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宣传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结合 女职工特点和女职工工作实际,精心策划和设计有特色、实用性 强的宣传载体和平台,增强宣传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 力。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女职工组织 宣传工作纳入工会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构建机关工会女职工工 作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格局。
【法律依据】《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五条
“依法维护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 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同一切歧视、虐待、摧残、迫害女职工的行为作斗争。”
(2)女职工权益维护法律知识手册扩展阅读: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女职工的政治权益
(二)女职工的文化教育权益
(三)女职工的劳动权益
(四)女职工的财产和婚姻家庭权益
(五)女职工的人身权益
参考资料:
转发《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安化工会
㈢ 女职工权益保障知识
关于女职工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也在本规定附录列示。其中有几项重要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㈣ 如何理解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后来决定3.8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
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我国为了维护和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也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比如,我国的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这样规定滴: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㈤ 关于员工权益维护问题,求法律知识帮助~
没有好的办法,公司除非主动解除你的劳动合同,否则很难拿到任何补偿。如果公司搬迁在先续约在后,那么你到时候会很被动。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公司要搬到很远的地方,要住在公司每周只能回家一天,后来我是在公司搬迁之前就可以找工作,找到后就离职了。建议你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