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顾客损坏商品赔偿有相关法律责任

顾客损坏商品赔偿有相关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1-28 23:19:29

㈠ 顾客损坏商品该怎么样赔偿

做为成人顾客,应当知道翡翠是易碎品,顾客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加到营业员一点责任的话,顾客也应当承担不低于80%的责任。

㈡ 顾客无意损坏因商场摆放位置不当易碎物品,该如何赔偿,求具体法条。

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人无完人,在生活中,无意中干错事是常有的事,当然,在家干错事,那没什么,如果去商场购物在挑选商品的时候不小心把旁边的商品扔掉了损害了那该怎么办呢,有人就说了,赔偿呗,的确,打坏了别人的东西,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常理来说都是要赔偿的,那么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是赔还是不赔,要是赔的话怎么赔。

首先,小编给大家明确下,一般情况下损害别人的东西当然是要赔的,当然有一般就有特殊了,特殊情况下是不需要赔的,那一般情况下怎么赔呢,市场价、标牌价还是成本价呢,相信这个很多人都比较模糊,小编再次给大家明确下,如果需要赔,只赔偿成本价,也就是说不包括商业利润。

详细大家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那个谁谁谁在商场弄坏了一个东西,被商场逼着按照标牌价买了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对经营者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权进行比较鉴别,挑选,购买或者接受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经营者不得强迫去接受,经营者可以为消费者正确地行使选择权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意见,并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选择商品的场所和环境,但不得代替消费者做出决定或者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消费者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经营者有义务保证提供的场所安全,这种安全的程度为一般人去了都安全,之所以会损害完全是个例,如果十个人去九个都碰坏商品,那是碰瓷,肯定不陪,从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对商家要求是很苛刻的,第一你的有告知提醒义务,第二东西你的放好,第三环境也得好,比如光线也得好,不能一片漆黑,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消费者碰坏了商品,可以不赔,相反消费者的义务就简单了,我正常走路正常购物就行,自己不正常情况下损害东西当然要赔,比如只顾打电话没看路撞到货架上了,比如突然脑子短路把人家方便面啃了一口,这些都是赔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带小孩去超市,如果未尽到看管义务,小孩损害东西当然父母赔了,谁让她是你生的呢。

接下来就是怎么赔的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无意中损害商品,按照本成本价格赔偿,这是以财产的损害赔偿为前提的,不能包括商业利润经营者,毕竟不是故意的嘛,当然这里的成本价并非进价,是货物到商家的价格,也就是说是可以含运输、仓储等成本费的,也就是说要略低于标牌价,这个现实中的确不好把握,协商解决最好。

俗话说,和气生财,遇到这种情况,商家也不要太苛刻,毕竟生意是考人脉支撑的嘛,说不定消费者一激动介绍几个朋友过来利润不就回来了。

㈢ 在工作中不小心弄坏了客户的物品,应该由谁赔偿怎么赔偿

1、首先是先由单位赔偿给客户;
2、如果劳动者在事件中有过错,则单位有权向劳动者追偿;
3、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㈣ 顾客从店里购买商品后,商品损坏是否应给予更换或补尝

像这种情况,谁也不敢保证货物是在哪个环节被破坏的?所以责任是很难划分清楚的,建议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最好验货,清楚再付款。

㈤ 损坏了顾客的东西,该如何赔偿啊

首先,要证明那块玉是否真的值那个价钱。 确定玉的价值后。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事应该由公司先赔偿顾客的损失,事后公司可向员工追偿损失。。。 所以,你女朋友肯定也是要承担一定的赔偿的,但不应该是全部。。。 如有疑问,请到相关劳动保障部门咨询

㈥ 顾客损坏了商品,不想赔钱怎么办

顾客损坏了商品,不想赔偿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由公安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以根据造成的损失向法院进行起诉,对造成他人财物损失拒不赔偿属于损坏他人财物,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6)顾客损坏商品赔偿有相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㈦ 有关物品损坏赔偿法律

损坏他人物品的,要照价赔偿,物品损坏赔偿法律可参照《侵权责任法》。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章 第十九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7)顾客损坏商品赔偿有相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㈧ 顾客超市购物不慎损害商品,责任由谁承担

对此,作者认为,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法律适用上,应该适用《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关键词】混合过错 标的物交付风险转移 产品质量 有这样一则事例:某顾客到超市欲买一瓶定发型用的者喱水,走到超市货架旁边看中了一瓶,于是伸手去拿。该顾客“拿”者喱水的时候,并不是用手去“抓”,而是用手指“捏”住者喱水瓶盖,将者喱水从超市货架上“提”了下来。谁知道这瓶者喱水的瓶盖没有拧紧,于是就在顾客将者喱水“提”着离开超市货架的时候,者喱水掉在地板上,摔碎了。双方就这瓶摔碎了的者喱水发生了争议。超市方要求顾客承担损失,说是者喱水是在顾客手中损坏的。顾客则坚持不赔,因为者喱水的瓶盖没有拧紧,如果者喱水瓶盖拧紧了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像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像这样的事例,若从不同法律角度分析,又将是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承担结果。以下笔者便从《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民法通则》视角 以《民法通则》为视角,上述事例责任承担的关键 问题 是混合过错下责任该如何承担的问题。混合过错,是指对于损害的发生,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有过错,或者说,因为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过错的结合,才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混合过错下,受害人的过错本质上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而不是违反了侵权法所设定的不得损害他人的一般性义务。无论是混合过错中的受害人的过错,还是单独引起损害发生的受害人的过错,都是指受害人对于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利益没有尽到合理的照顾义务,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而不是指因故意和过失致他人损害或违反了对他人应尽的合理注意的法定义务。并且,受害人的过错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违法性。混合过错中的受害人过错以加害行为存在为前提,其法律后果仅导致加害人责任的减轻或免除,而并非使受害人承担对自己过错行为的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即是混合过错下的责任承担:“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混合过错的构成要件包括三个方面:受害人受到损害;双方均有过错;双方的过错行为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上述事例中,者喱水被摔坏了,受害人超市方遭受到了损害;双方都有过错:加害方顾客在拿者喱水时,应该注意拿的方式正确,如果其拿的方式是“抓”,而不是“提”,则不会导致者喱水摔坏的损害后果。另外,如果受害人超市方自己注意到了像者喱水这种商品,因为顾客的不当行为会导致损害,而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例如包装方式、或者有对顾客的警示提示等——也不会产生者喱水摔坏的后果。加害人顾客与受害人超市正是因为各自的过错的偶然结合导致了者喱水的摔坏,说明了双方的过错行为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混合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上述事例中超市应该减轻加害人隔顾客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注意的是,《民法通则》对于混合过错的法律后果是“受害人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所以上述事例中的顾客的民事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换言之,顾客至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甚至全部。 二、《合同法》视角 以《合同法》为视角,上述事例责任承担的关键问题是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了标的物风险的负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判断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关键点是对交付的理解。交付在类型上有现实交付和拟制交付。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其标的物的事实管领权转移给买受人,使标的物处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由买受人直接占有标的物。现实交付一般是指具体的、可以转移实际占有的物品的交付。拟制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的权利转移给买受人,以替代对实物的交付。拟制交付又分为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简易交付是指在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经实际占有标的物时,则合同一经成立即视为交付完成,此前买受人虽然占有标的物,但不享有所有权,合同成立时转移的只是所有权;指示交付是指在标的物由第三人占有的情况下,出卖人将要求第三人返还标的物的请求权让与买受人,以此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这种返还请求权正是标的物所有权的体现;占有改定是指买卖合同约定,买受人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但标的物在约定的期间仍由出卖人占有,此种交付中虽不转移占有,仅转移所有权,但仍能完成交付。拟制交付就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交付。所以,在法律内涵上交付的内容包括所有权的转移和占有转移两种情况。但是,从字面含义上看,交付仅仅是占有的事实转移。正因为这种区别,关于标的物交付的风险转移便有两种立法主义,一是所有权转移主义,一是交付主义(或者称之为占有转移主义)。前者是指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由所有权人负担,以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为风险转移的时间,无论实际占有是否转移,此种立法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后者是指是指标的物的风险由占有人负担,以标的物实际占有的转移作为风险转移的标志,而不论标的物的所有权在何时转移(显然此处的交付是指转移占有),此种立法以德国、美国为代表。被认为代表了国际立法趋势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也采纳了占有主义。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通说认为在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问题上采取的是交付主义(或者称之为占有转移主义。按照我国《合同法》关于交付涵义的通说理解,在动产交付中主要是现实交付,即动产占有的转移。动产占有转移后,风险也随之转移。因此,上述事例中,顾客从超市货架上“拿”出者喱水的时候,便视为交付,即该瓶者喱水的占有已经从超市方转移到了顾客方,其风险也从超市方转移到了顾客方。因为顾客的不慎,导致了者喱水掉在地上摔坏了,其风险 自然 应该由顾客承担,即顾客照样得付给超市方这瓶者喱水的市场价格。三、《产品质量法》视角

㈨ 顾客在店内个人物品损坏如何赔偿

谁撞的谁?

这种民事纠纷还是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形的,法律不可能这么详细。

双方如果都有过错的话,则应根据过错的大小按比例承担。

但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

通常情况下,商店及店员可能需要承担多一点的责任。

㈩ 我在个私人店里上班 有个顾客损坏店里商品我没有发现损坏物品我要照价赔偿吗请有关法律朋友解析谢谢

其实在情理上你的确需要赔偿,你是店员,你的职责是保管好店里的物品不受损失,如果不赔偿的话,站在老板的立场,为什么要请员工呢?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同老板商量一下,下次注意而且尽力将人参推销出去就行了,如果让你赔这么多,你也赔不出来;如果老板强制让你赔偿的话,那你只能到劳动局要求帮助了;

热点内容
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收费 发布:2025-09-21 16:56:27 浏览:331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发布:2025-09-21 16:41:43 浏览:140
2018年新行政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5-09-21 16:28:23 浏览:830
学生辍学家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1 15:54:32 浏览:214
法官的有谁 发布:2025-09-21 15:49:11 浏览:754
法治考评工作 发布:2025-09-21 15:28:45 浏览:177
唐山知名律师 发布:2025-09-21 15:28:38 浏览:59
初级会计经济法模拟 发布:2025-09-21 15:27:49 浏览:287
废除原铁道部规章 发布:2025-09-21 15:26:08 浏览:148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发布:2025-09-21 15:11:50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