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A. 电子合同如何指定才能保证有效
电子合同本身是电子数据,其法律效力在于发生纠纷的时候,电子合同是否能成为呈堂证供。在法庭上,证据应该是诸如物品、文件、陈述、鉴定书等非抽象的证明材料。
这两者是矛盾的,但如果能保证电子数据在产生、传输、保存过程中未被篡改,且有对应的证明,那么电子合同就具备法律效力,比如数据保全证书、公证书、司法鉴定书等,这些就成了具体的证据。
而出具这些证明的前提是可靠的存证,所以,为了保证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对电子合同签署的全过程进行存证。
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因可篡改、可删除、可复制的特点导致电子数据作为司法证据时被采信比较困难,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刚好解决这一难题。
电 子 合 同 签 订
《合同法》第10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
电子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以数据电文为载体, 并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电子签名法》第2条
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因此,电子合同既然以数据电文作为载体,即能够作为书面形式合同的一种, 可以得到《合同法》的认可与适用。
《电子商务法》第47条
电子商务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适用本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的规定。
《电子商务法》第48条
电子商务当事人使用自动信息系统订立或者履行合同的行为对使用该系统的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电 子 合 同 取 证 鉴 定
合同的作用除了确立商业活动的内容外,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可以成为有效的司法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63条
证据包括电子数据,但普通数据电文形式的所谓“电子合同”要成为司法证据,必须要遵照严格的司法规定。
比如需公证机构陪同取证、保管、鉴定等......但其过程繁琐,成本高昂。但采用可靠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因此具备了书证的法律效力,其取证和鉴定流程也可参照书证证据,方便快捷。
《电子签名法》第13条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电子签名法》第14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 三 方 平 台 法 律 效 力
《合同法》第3条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由于互联网的特殊属性,因此在网上订立电子合同的一方如果采取强势手段行使对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技术管辖权,那就相当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其电子合同的公正性常常遭到质疑而被推翻。因此:
《合同法》第16条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可采用“指定特定系统”。
“指定特定系统”通常就是指第三方平台。
《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
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第三方平台所使用的互联网存证、固证技术(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也被司法认可,最高人民法院网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规定》第11条
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规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这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
电子合同缔约用户对于订立电子合同除了有法律效力方面的要求之外,还要求签订电子合同具有方便性和易用性。
君子签电子合同,对接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仲裁委员会等司法机构,电子合同的签署、存证、传输等整个过程都是被公证的,如有需要,可在线申请公证证书、司法鉴定书、在线仲裁等,免去了传统出证的麻烦。
B. 怎样才能保证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呢
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必须通过第三方签署平台来签订电子合同,才能保证签订电子合同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我国商务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中指出:“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2、必须使用合法CA提供的数字证书(可靠电子签名)来签署电子合同,这样才能保证签署方的身份的真实性、内容的完整性和数字签署的合法性。
我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十六条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 这里所指的“可靠电子签名”就是采用合法CA签发的数字证书签署产生的数字签名。
3、可靠电子签署技术的基本条件是,用于签署电子合同的证书必须由Adobe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颁发,保证签署的PDF文件在Adobe阅读器中显示“签署可信”,自动由Adobe阅读器验证合同的有效性,全球通用。
C. 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电子签名法》颁行已经很多年了,但在法律实务领域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政策的支持,互联网创业的热潮,使电子合同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电子合同,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订立,以数据电文的方式生成、储存或传递的合同。签署各方都经过实名认证,并且采用了可靠电子签名技术进行签署的电子合同,具备了和纸质合同以及手写签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直接线上签署,不用快递,可以为企业节约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节省人力。
虽然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实务操作中,还有一些细节问题的界定不是特别明确,令初涉电子合同领域的朋友心生困惑,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比如,最近一些朋友,就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不是需要找国家相关部门做出鉴定才算有效?那是需要哪个部门做鉴定?仲裁委、公证处、还是司法中心?”
其实,一般的合同并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只要是以缔约双方认可的方式,均可缔结合法有效的合同。所以,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实际上是电子合同作为证据的证明力问题。
根据最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电子证据(包括电子签名)与书证同样为证据的一种;而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经过可靠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不因司法鉴定而加强,司法鉴定只是提升了电子证据在法庭或者仲裁庭的认定效率和准确率而已。
D. 电子合同是什么,怎么保障法律效力
(一)电子签名的功能等同原则
(1)《电子商务示范法》中的签名等同功能
(2)功能等同原则的意义
(二)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确定性
(1)贸法会消除数据电文不确定性的努力
(2)数据电文的法律确定性规则
具体来讲,数据电文的法律有效性体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1.电子签名能够满足法律的要求
2.电子签名是可靠的
(3).我国的立法模式
我国《电子签名法》(征求意见稿)也采取了折中“技术中立”和“技术特定”的立法模式:
(1)电子签名的“技术中立”。规定广义的电子签名,是指在电子信息中用于识别签名者身份并表明签名者认可其中信息内容的声音、符号和程序等。与签署目的相适应的安全的电子签名具有与书写签名同等的效力。电子签名要达到书写签名的法律效果,须具备两个方面:一是电子签名应具有哪些功能、发挥哪些作用,才能取代手写签名,这是合法性的基础;二是它如何才能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是合法性的重要条件。
(2)电子签名的“技术特定”。法律以功能等同原则解决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问题,但是它并不能保证电子签名具有确定的法律效力,这就需要法律规定电子签名具有法律确定性的条件,因此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电子签名可视为是安全的:
(1)签名生成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应当属签名人独有;
(2)签署时签名生成数据由签名人所控制;
(3)签署后,对签名的任何改动均可被发觉;
(4)如果法律要求签名的目的是保证所签署的信息的完整性,签署后对所签署的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任何改动均可被发觉。
前款规定,如果有相反证据证明,仍可视为不安全的。
以上规定不排除当事人选择其认为安全的其他签名技术。
这种电子签名立法模式其实就是折中式的立法,有的电子商务立法将其称为“安全电子签名”或“强化电子签名”。
E. 电子合同签约平台是如何保证合同法律效力的
在网上签合同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来签署合同就是有效的。
1.法律规定电子合同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根据以上规定,合同可以采用网上订立的形式,至于合同生效与否是又一方面的问题,它与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与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因素密切相关。
2.法律规定电子合同要素
根据已有相关法律《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电子合同
F. 电子合同的法律性如何保障
电子合同法律效力有法律法规保障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13、14条认可了可靠电子签名的合法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11条认可以数据电文作为合同书面形式的合法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认可电子数据作为法定证据种类的合法地位。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锁定签约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确记录签约时间的电子合同才被法律认可。
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同时做到了以下三点:
① 权威认证系统:采用国家机构认证技术,确保电子合同签署主体真实身份;
② 防篡改技术:采用国际通用哈希值技术固化原始电子文件数据,轻松识别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时技术:精确记录签约时间
G. 电子合同是怎样保障合法有效的
电子合同在法律上的有效性取决于技术上是如何实现法律要求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律科技。
电子合同签署技术要求,概括来说就是3W,我们会对文件内容、签约主体和签约时间,分别通过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和可信时间戳来进行运算,最终植入到电子合同中,电子合同最终承载的实体在我们国内更多使用OFD格式,整个国际上通用的是PDF,我们会把这些数据格式写入到整个电子合同中去。
1、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可信时间戳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三个点,数字证书更多的是鉴别企业及个人的身份,可信时间戳则是合同签署时间防抵赖的一种措施。
证书安全,这里有几点是专家们比较熟悉的。我们通过一些密码学算法上的支撑,对手机盾等硬件进行物理保护,在云端我们也会通过硬件设施来保证这些证书的安全。
2、关于文件安全,因为电子合同是非常敏感的电子文件,为此我们通过自己独有的数据文件切片技术,将原始文件分割后储存到多个公有云及私有云上,进行分布式的部署,这样即便是遭遇攻击,他获取到的也只是文件碎片,而无法拥有电子合同的完整文本。
3、文印安全对国有大型企业、银行是比较有作用的,我们通过自研的防伪墨水、防伪打印机,以及防伪鉴证仪来保证纸质合同不被篡改、可跟踪、可溯源。
4、对于电子证据保全,我们更多的与互联网法院及仲裁委合作,将包括签证、电子合同文件本身以及合同相关行为的哈希值保存到联盟区块链上。这些区块链跟公检法都是打通的,所以在产生纠纷的时候,我们能提供强司法属性的出证服务。这是对于区块链证据保全做了一些展开,更多是通过存证API接受令来进行广播上链,这一块是具有强司法属性的,我们可以在一键发起网络仲裁,甚至一键进行线上裁判。
5、接下来的是我们整个平台为了确保信息安全而做的一些保障,我们是融合了多家公有云,来保障整个业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我们也会在运维安全方面做合规审计,包括的堡垒机、日志智能审计、数据库审计、数据库安全运维系统等等。
最后跟说一下,上面所有的技术手段,包括运维安全手段,很大程度是为了控制好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我们的电子合同是和各地的公检法系统及互联网法院打通的,具备强司法效力,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千次判决认可了我们的电子合同。我们已经出具了上千份的电子合同技术报告,对接多家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数据证据保全。
H.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电子合同,如何保证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只有符合形式合法、保存合法、签名可靠且约定事项不在禁止使用数据电文形式的事项之列的电子合同才能被认定为真实有效。单就签名可靠一点,《电子签名法》还规定电子签名需要具有专有性、可控性与改动可发现性。
(2)确认平台合作的电子认证服务商的资质
在确定平台合作的电子认证服务商信息后,还需判断该服务商是否具有合法合规的资质。根据《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提供电子认证服务需要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及《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
一般来说,经过以上两道程序后,基本即可以判断某一电子合同平台的可靠性。
I. 电子合同是如何实现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的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需要满足的要求有:锁定签约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确记录签约时间。
如果使用了满足以上条件的电子签名签署电子合同,在法律效力方面就等同于纸质合同了。那么这几个条件如何实现呢?
个人和普通的企业想要实现这几个要求很困难,而有资质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则会通过多种技术来保障制作的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我们实现的技术有:
1、实名认证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与权威的CA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CA证书,并接入公安部eID认证系统,确认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2、防篡改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采用国际通用哈希值技术固化原始电子文件数据,可轻松识别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时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采用先进的第三方取时技术,可精确地记录签约时间;
除此以外,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出证报告、司法鉴定、网络仲裁等后续法律服务,解决电子合同法律纠纷问题,保障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多年来我们也在不断打磨自身产品,全方位布局智能化。我们的电子合同SaaS产品功能,在原有实名认证和合同签署的两大核心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组织管理、审批管理、印章管理、合同起草、合同模板管理、公证存证六大模块。较早前,我们还发布了手写笔迹识别、碎片化存储机制、文印安全防伪等多项技术。此外,针对线上司法处置通道缺失、电子证据效力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我们推出了“实槌”保全系统,以实现证据保全、实时出证,在为客户提供电子合同服务的同时,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法律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