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的基本特性

法律责任的基本特性

发布时间: 2021-12-19 19:32:37

『壹』 法律责任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性

1.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犯罪,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二,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它与民事责任由违法者向被害人承担责任有明显区别,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第四,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实施犯罪行为者本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有些国家称为“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我国称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不管是惩处个人,还是惩处单位,都是为了惩罚犯罪者,救济被侵害的权利,预防犯罪的再发生。第五,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惟一法律依据,罪行法定。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当然,民事责任也执行惩罚的功能,具有惩罚的内容。如违约金本身就含有惩罚的意思。第二,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第三,民事责任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多数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将民事责任分为:由违约行为(或不履行其他义务)产生的违约责任,由民事违法行为,即侵权行为产生的一般侵权责任,由法律规定产生的特殊侵权责任。
3.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第二,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第三,通常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在法律规定的一些场合,实行严格责任。第四,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
4.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的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虽然广而言之,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宪行为,但是,构成违宪责任的违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宪法规范不仅为普通法律提供了立法依据,而且它还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广大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违反这类宪法规范的行为,是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的。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贰』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什么

法律责任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它是与违法行为相联系的。没有违法行专为,就谈不上法律属责任。由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因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
第二,它的内容是法律规范明确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强制性法律措施,必须由有立法权的机关根据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政府规章来加以明文规定,否则就不构成法律责任。
第三,它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强迫违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象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责任,只能通过舆论监督等途径保证执行,而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第四,它是由国家授权机关依法实施的。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国家有权的机关,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叁』 法律责任的特征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是由法律规权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肆』 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是由法律规定的属、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伍』 关于法律责任特点的表述

法律责任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它是与违法行为回相联系的。没有违法行为,就谈不上法律答责任。由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因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
第二,它的内容是法律规范明确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强制性法律措施,必须由有立法权的机关根据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政府规章来加以明文规定,否则就不构成法律责任。
第三,它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强迫违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象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责任,只能通过舆论监督等途径保证执行,而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第四,它是由国家授权机关依法实施的。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国家有权的机关,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陆』 经济法律责任的特征是什么

1.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法律义务,具有否定性。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律义务,但并非所有的法律义务都是法律责任,因为法律义务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法律义务,而不能同时包含积极的、肯定的法律义务。也就是说,法律责任是在政治上、道德上、法律上、主观上、客观上都应受到非难和遣责的。经济法律责任也同样具有这种消极性和否定性。
2.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单向的、非对等的法律义务,具有单向性。从法律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义务和义务也是对等的,但经济法律责任只是违法主体的单向义务,不存在对等性。
3.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认为:“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在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行为,他应受到制裁。”从现代汉语上看,义务一词主要表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责任和义务是相通的。因此,经济法律责任同其他法律责任一样,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它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具有法定性;同时,它是由国家强制行为人接受的,又具有强制性、不可替代性。此外,行为人也是不能放弃履行这种强制性义务的。
4.经济法律责任是因经济主体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因果性、后续性义务,具有因果性。经济法律责任不是凭空产生的消极义务,而是与经济法主体的先前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它既是后续义务,又是因果义务,没有经济法主体的违法行为,就不可能产生经济法律责任。因此经济法律责任的消极性和否定性是因其经济违法行为的消极性和否定性所决定的。同时,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义务产生经济法律责任,而经济法律责任又必然使违法者产生了法定的第二义务或后续性义务。
5.经济法律责任是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义务,具有经济性。经济法律责任同其他法律责任的主要区别或者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在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这种决定了责任的内容具有经济性。

『柒』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法律行抄为具有以袭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捌』 公务员法律责任有什么基本特征

一是明确性与精确性。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是一个公开的系统,它的具体各项规则都必须以特定方式制定并公布出来,并且,为了追求更严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法律一般不仅在实质性的内容上作出要求,甚至在程序上也作出特定的规范。

就法律责任而言,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不是以公意为衡量标准,不是公意认为是就是,公意认为非就非,而是按照明文规定的法律规范的特定标准,由专门的司法机关来进行认定。

二是公平性与稳定性。法律的精神就是公正,法律之所以受人尊重,依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法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无论是个人与组织还是组织与组织之间,也无论是国家与公民还是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法律都是一视同仁的。

就公务员的法律责任而言,公务员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与参照系统,并且由专门的机关加以认定,因为要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就必须坚持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司法权由法院法官独立行使,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活动只依据宪法和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即使这个外在压力是大多数人的要求也不例外。其次,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只能在其具体审判时进行程序上的干涉,而一旦在审判结果作出后便不能随意变更,只能依据法定上诉程序请求重新审判。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正是基于司法的公正精神,可以说,公务员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也就不是民主,而是公正。当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与行政相对人发生某种法律关系时,法律要做到的就是平等公正地维护双方的权利与利益。

法律责任的规范作用在于引导人们的正确行为。要发挥这种作用,在保持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法律规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想让人们的行为按规定轨道进行,就必须让人们对法律有稳定的预期。如果法律变动过快,朝令夕改,此时合法的行为就会成为彼时非法的行为,人们就无法明确自己行为的后果,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制于盲目的、自发的力量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导致法律的无效和法治的失灵。

三是监控性与调节性。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与保障便是宪政体制,在宪政体制下政府不仅是法治的主体,更是法治的客体和法治的对象,政府也不再只是单纯的管理者、治人者,更是被制约者。

现代宪政体制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促使国家执法者依法行使职权,使政府履行其政治责任,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宪法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宪法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更限定了政府权力要保护而不得侵犯人民权利的边界与范围,规定了政府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合法程序与手段。

权力一旦突破界限,势必会侵犯公民的权利,造成公民利益的损害与萎缩。因此,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对自己违宪违法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务员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必须首先以一个普通公民身份在行为上遵纪守法,同时作为执法者必须在公务活动中知法懂法,模范守法,依法行政,即要做到执法者守法。执法者守法中前一个“法”字是指普通法,是广泛针对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所作出的规范约束性要求,也就是立法机关制订的各项法律。而后一个“法”字的含义不仅包含第一个法字所涵盖的全部内容,而且对于公务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是指专门用于调整和规范公务员行政执法活动及行为规范性的行政法及其相关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是对公务员作为特殊的政府权力行使者而提出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的公务行为的纪律规范,主要用于调节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对外行使职权时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法调整的三种政府及其公务员与外部的关系中,政府及其公务员作为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只是各种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双方。

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救济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救济机关构成三方主体。

换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律责任实质上也就是调节政治责任双方关系,协调双方责任关系的一种基本保障,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保证政府实现其政治责任的。

热点内容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 发布:2025-09-17 20:03:03 浏览:540
行政法学历年真题 发布:2025-09-17 19:48:49 浏览:457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7 19:45:54 浏览:652
日本刑事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5-09-17 19:25:55 浏览:778
弱者道德 发布:2025-09-17 19:25:09 浏览:709
依法治教年 发布:2025-09-17 19:25:01 浏览:581
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方案 发布:2025-09-17 19:22:29 浏览:997
法律顾问起诉是什么身份 发布:2025-09-17 19:02:14 浏览:970
劳动合同法的论点 发布:2025-09-17 18:57:06 浏览:575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户口登记条例 发布:2025-09-17 18:53:41 浏览: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