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办非企业组织法律责任

民办非企业组织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19 20:30:05

①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有什么权利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不同种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共同享有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这是作为民事主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财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活动的物质保障,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担保。对于财产权的保护,本条例专门作出了规定,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并对违反者设定了法律责任。除了本条例的规定外,如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或者损害,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给予司法救济。法院可以通过判决侵权人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者损害赔偿等方式,来保护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权。
(2)名称权,这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名称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其他法律主体的重要特征,依法受到保护,任何其他单位不得冒用。
(3)名誉权,拟制法律主体就如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名誉权,他人不得毁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誉,否则,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名誉,并可以就因此遭受的损失要求赔偿。
(4)知识产权、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广泛分布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服务领域.多数属于从事具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服务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而在实践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应当注意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5)依法享受减免税的权利。民办非企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应当根据其从事的事业而相应地享有一定的减免税的待遇,如果法律确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享有的减免税的权利,应当注意保护这种权利。
(6)诉权,又称诉讼请求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给予司法救济的权利。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无论其何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它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权虽不是实体权利,而且诉权也当然不意味着胜诉,但它是其他权利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权利。

②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承担有限责任

非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事责任非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过内民政部门登记容注册之后即具有完全的民事主体资格,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 但因其财产缺乏独立性, 在民事活动中不能承担有限责任。

换言之, 非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的不完全独立性, 决定了其民事责任能力的不完整性, 在其本身的财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其举办人要用其个人财产予以清偿。因此, 非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种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民事主体

③ 员工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当经办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么

首先,“不承担任何不利的责任”这个表述就有问题……责权利是对等的。不承担不利专的责任,只承担有利的责任,属这可能么?显然不可能!
其次,做一件事,只要身处其中,就必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自己只是个传递信息的办事员,一旦传递有误,还要承担责任呢……何况是注册公司这样的大事……
所以,你千万不能听一面之词!必须依法行事!

④ 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培训机构)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

不具备诉讼主体地位,可以直接执行该单位的举办人的个人财产。

1、如果未登记就简单了,未登记不具有法人地位,有任何问题都是机构的主办者的问题,主办者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

2、因为未登记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在法律上,这种未登记的培训机构根本不具有主体资格,也就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那么如果出现问题,比如债务纠纷,债务的实际承担着就是举办人个人,或者合伙举办的所有合伙人。这就类似于合伙经营或者个体经营了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举办人要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

(4)民办非企业组织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一、办理条件:

1、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有正式文件批准;

2、有规范的名称,且名称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

3、有必要的组织机构;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5、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且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三分之二。开办资金必须达到本行(事)业所规定的最低限额;

6、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设施,且活动场所须有产权证明或一年期以上的使用权证明。

二、登记性质:

1、个人出资且担任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的,可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

2、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伙人举办的,可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

3、个人出资,但不担任负责人,且符合法人条件的民办单位和两人以上举办且具备法人条件的民办单位可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

4、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或由上述组织与个人共同举办的,应当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

三、申办材料:

1、登记申请书:经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其中合伙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负责人指所有合伙人(下同)。申请书内容应包括举办单位名称或申请人姓名、拟任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人的基本情况、场所情况、开办资金情况、申请登记理由等;

2、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和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应当包括对举办者章程草案、资金情况(特别是资产的非国有性)、拟任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格、场所设备、组织机构等内容的审查结论;

3、场所使用权证明;

4、验资报告或资产证明,验资报告应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有验资资格的机构出具;

5、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身份证明。拟任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目前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有否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简历等:

6、相应从业人员的资格证明;

⑤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举办者享有哪些权利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不同种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共同享有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这是作为民事主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财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活动的物质保障,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担保。对于财产权的保护,本条例专门作出了规定,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并对违反者设定了法律责任。除了本条例的规定外,如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或者损害,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给予司法救济。法院可以通过判决侵权人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者损害赔偿等方式,来保护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权。 (2)名称权,这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名称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其他法律主体的重要特征,依法受到保护,任何其他单位不得冒用。 (3)名誉权,拟制法律主体就如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名誉权,他人不得毁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誉,否则,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名誉,并可以就因此遭受的损失要求赔偿。 (4)知识产权、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广泛分布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服务领域.多数属于从事具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服务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而在实践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应当注意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5)依法享受减免税的权利。民办非企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应当根据其从事的事业而相应地享有一定的减免税的待遇,如果法律确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享有的减免税的权利,应当注意保护这种权利。 (6)诉权,又称诉讼请求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给予司法救济的权利。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无论其何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它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权虽不是实体权利,而且诉权也当然不意味着胜诉,但它是其他权利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权利。

⑥ 有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国家制规章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比较复杂。民间非营利组织定性不明,没有专门的法律,所以从成立、登记到税收管理都涉及到很多法律关系。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个人觉得这是最有针对性的行政法规了。2、其他问题请参照《民法通则》、《税法》等。3、涉及到地方法规的就更不清楚了,请去行政服务中心询问。

⑦ 如何认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事诉讼主体地位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组织),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根据《条例》规定的设立要求,法人型民非组织应当是具有独立财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上述要求符合民法理论上法人的特征。因此,法人型民非组织具有完全的民事诉讼主体地位,可将登记的民非组织直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对于合伙型民非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四十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该条同时规定了9类具体的其他组织类型,合伙组织即包括其中。笔者认为,基于合伙形成的民非组织符合上述规定的法律特征,应属于民诉法规定的其他组织范畴,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
对于个体型民非组织,个体型民非组织与个体工商户相比,更符合民诉法规定的其他组织的特征,应参照《意见》规定的其他组织,由登记设立的个人型民非组织名称作为民事诉讼主体,而非由开办的个人或个体工商户作为诉讼当事人。

⑧ 民办非企业的法律关系问题,举办者,出资者,管理者和业务主管单位之间的关系!

继续做或注销不能说某公司有处置权,应是申请人有!2.该民营非企业变更给谁谁有权管理3.剩余资产应根据募捐者或赞助者的意愿使用,而不属于某人某单位!

⑨ 非法人组织不能完全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意思。非法人组织不也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么求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热点内容
法官二次元 发布:2025-09-17 20:13:09 浏览:989
男一司法破肚 发布:2025-09-17 20:10:37 浏览:180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 发布:2025-09-17 20:03:03 浏览:540
行政法学历年真题 发布:2025-09-17 19:48:49 浏览:457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7 19:45:54 浏览:652
日本刑事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5-09-17 19:25:55 浏览:778
弱者道德 发布:2025-09-17 19:25:09 浏览:709
依法治教年 发布:2025-09-17 19:25:01 浏览:581
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方案 发布:2025-09-17 19:22:29 浏览:997
法律顾问起诉是什么身份 发布:2025-09-17 19:02:14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