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12-24 18:15:58

1. 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法律责任包括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方向】惩罚力度较小

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

警告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为)

2.行政处分(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过3年);

拘役(期限通常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2.附加刑(可与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当官权”和“说话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3)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没收财产

【区别】没收非法财物

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2. 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功能分别是什么

环境法律责任,是指环境法主体因违反其法律义务而应当依法承担的,版具有强制性权否定性法律后果,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三种。①行为人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某一环境行为或相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干扰该国家或地方之环境行政管理,污染和破坏环境境,危害公共或个人之财产或人身生命或健康的安全,所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②是一国或地区违反国际法规定、违背其应履行的环境保护国际义务,致使他国或地区的环境或国民遭受污染与破坏之危害,所应承担的国际环境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定的经济赔偿责任和道义责任。
环境法律责任具有如下特征:
(1)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为必要前提;
(2)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实行无过错责任制;
(3) 违法处罚趋重化,主要表现为加重了行政处罚的程度、 实行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定特别刑法严惩环境犯罪、实行两罚或
多罚制度等。

3. 法律责任主要有什么

法律责任一般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几类。这几类里面,民事责任主要版是经济赔偿,恢复权名誉,赔礼道歉,修理重做之类的,刑事责任有罚金,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行政处罚也有罚款,限制人身自由,警告之类的。

4. 法律具有什么功能除此之外法律还有哪些作用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调整器。法律的社会控制作用,因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统治者而有不同的目的和处理策略。专制独裁的统治者主要是运用法律来控制或B制人民,防止老百姓犯上作乱。如中国古代统治者把法律作为“防民之具”。先秦的法家管子说得比较中肯具体些,他指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七臣七主》)所谓“定分止争’’作用,以现代意义来说,‘‘定分”就是确认、分配权利和权力、义务与责任;“止争’’就是“分’’定之后,每个社会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社会目体、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等等)都可以各享其权,各守其分,各担其义务,各行其职责;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得到法律救济,权力专横滥用时可得到法律的遏制,从而社会秩序得以维护,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社会争端得以消弭。当然,这只有在开明的统治者和民主的国家,其法律本身是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才可达到。 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可以从法的视角上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合法非法,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尺度。由于法律比较中立客观,以法律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尺,比之道德、伦理、宗教、习俗、乡规民约、团体章程等等对人们行为的评价,要平等、公正、理性,理论上一般不会因人而异,而且对法定范围内的任何人都适用,具有普遍有效性。因此,它指引人们明白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有效的,有教育、指引等功效。 (三)预测作用 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模式及其法律后果有明确的规定,合法的将得到何种效益,违法将导致哪些制裁,行为人在事先一般都能预测其后果,从而知所遵循,预作谋划,事先妥善安排行动计划,准备承担可能的法律后果。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性,减少偶然性。 (四)警戒、激励作用 法律规范中,对法律后果的设定,一般包括制裁和激励两方面。基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这一特征,同时法律又是具有国家权威和信用的,它对违法犯罪行
为的惩罚,比社会道德、团体纪律、舆论制裁要严厉、规范、必然,所以有较大
的震慑力对潜在的违法犯罪人,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这里还应当强调指出,法律不只是有警戒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过去一些教科书上只讲前者,而忽视后者,是有片面性的。这也是受所谓“法即是刑”的传统思想影响和只看到法律的强制性,而忽视其正面的激励性、诱导性。这种激励性不只是体现在民事法律中(如依法履行合同可以得到预期的效益的报偿;经核准的注册商标和专利,可以得到法律保护;有关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法更是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主),由于现代行政是服务行政,行政法中也采取一些激励性的规范,诱导人们自动地从遵循法律而获益。即使是以惩罚为主的刑法,也有对自首和立功行为或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或减刑等激励规范。望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28条3e 发布:2025-07-13 17:39:19 浏览:299
2016年中级经济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07-13 17:24:48 浏览:733
经济法前沿问题 发布:2025-07-13 17:03:02 浏览:643
抗疫法院 发布:2025-07-13 17:01:21 浏览:767
客人在店里摔伤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13 16:56:57 浏览:161
土方法治早迣简单快速 发布:2025-07-13 16:56:38 浏览:39
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的作用 发布:2025-07-13 16:50:46 浏览:741
广东省质量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3 16:44:52 浏览:389
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发布:2025-07-13 16:12:13 浏览:456
陕西2017二建法规 发布:2025-07-13 16:12:10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