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房产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1. 关于家庭财产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是真实意思表示,应该是有效的。
建议公证!
协议对签署日以前的财产约定有效,对以后的财产如约定可以继续约定
应该是有效的,但如果是恶意逃避债务就另当别论了.
个人认为,这完全是个赠与协议,应当在交付后有效。对于家用电器、家具,本来就在被赠与人的控制中,签定协议时,所有权转移。对于赠与人名下的车、房、银行存款在过名后,所有权转移。欢迎探讨!
协议有效,恶意逃避债务除外。
我认为本案所述情况与赠与关系不相符合,因赠与关系是将赠与人的财产通过协议无偿转移给受赠与人,而本案所说的家庭协议所涉及的财产是特定的,或者是夫妻共同财产、或者是一方婚前财产,协议的主体也是特定的,即夫妻之间,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双方所签订协议针对上述财产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另外双方约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而不能说是赠与人名下的财产即为其个人所有的个人财产,这一点也与赠与关系不一致,该协议的约定符合婚姻法的规定,应理解为对夫妻财产的分割,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
婚姻法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谢谢张律的观点。个人认为,第19条是承认夫妻双方可以约定财产归属决定方式是“各自所有”和“共同所有”,没有承认归一方所有的协议方式。当然由于所有权人对财产有完全的处分权,法律认可协议的内容。从协议内容的实质上看,是夫妻一方放弃婚前财产的所有权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得权利分额,将其赠与另一方和子女,使得财产权属发生变动,本归个人所有的婚前财产转变为另一方和子女共有,本归夫妻共同所有的共有财产变为另一方与子女共有。所以,此协议虽然是对家庭财产的处置,但不同于一般的财产分割协议,实际上是一方放弃财产所有权的声明。因此应当在财产实际交付时所有权才转移。对于被赠与人实际控制的财产,所有权随即转移。对于赠与人名下的财产在更名前,仍保留原来的夫妻共有状态。以上意见仅供探讨。
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有效,但恶意逃避债务的除外。
对,恶意逃避债务的除外。
2. 夫妻间有关于房产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公证吗
您好抄!夫妻间有关于房产的袭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是确认房产归属的唯一合法有效证据。夫妻间有关于房产的协议面对《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是无效的,公证处不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出具《公证书》。谢谢阅读!
3. 家庭内部签订的房产分割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们家庭内部签订的房产分配协议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属于你们真实意思的表示,属于有效合同,合同签订各方应当按照约定处理房产事宜。你可以到法院确认你们各自房屋产权份额。
4. 夫妻间签订的关于房产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婚后房产协议
甲方:女,汉族,现住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乙方:男,汉族,现住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因乙方长期与其他女人关系暧昧,影响家庭生活,致使婚姻濒临破裂,现乙方有意悔改,愿以实际行动加以证明,现双方经过理智、平等地协商,自愿就夫妻婚后财产达成如下公证协议:
甲乙双方签定本协议,其依据为我国《婚姻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和《继承法》相关法律之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清点和协商,对于双方婚后财产作出如下约定:
1、双方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婚前及婚后各自名下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有形资产等)永久归各自所有。
2、双方各自名下的债权、债务由各自享有及独立承担,与对方无关。
3、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债务人有让债权人知道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如债务人未履行该义务,导致法院判定本协议另一方替债务人偿还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该债权转给偿还方。
4、从该协议订立之日起,乙方自愿每月30日前支付给女方5000元用于家庭生活支出。以后双方儿子的生活、教育、医疗费用如有增加,则双方另行协商。
5、男方应当对女方忠实,切实承担对家庭对婚姻的责任和义务。
约定补充如下:
房屋:座落于**市**区***小区*栋***室,总面积为***平方米的按揭商品房一套,归甲方所有。乙方自愿放弃该房屋的所有权,并自愿负担未付按揭款的一半。在婚姻存续期间,房屋产权约定为甲方个人所有,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出租、变卖或以其他方式侵害甲方此房屋产权利益。离婚后,房屋的产权全部归甲方所有。若甲方失踪或死亡(失踪在包括宣告失踪,死亡包括事实死亡和宣告死亡),房屋产权归甲方的父母所有。
锦州律师:网页链接
本协议未尽事宜,或者因签定本协议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争议,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因执行或履行本协议,以及因本协议产生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共同友好协商解决,如协议解决不成,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均可向长沙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你好
首先财产是要有处分权,简单地说,是属于自己的财产,自己可以处分的。
其次,要是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胁迫欺诈等情形、
最好找两个见证人。
一般来说法院都是支持自己作出这样的协议书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6. 房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房产合法所有人和你签署的房产买卖协议,当然是合法有效的,前提是没有在胁迫或欺骗前提签署,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体现。
法律依据:
《物权法》;
第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十六条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十七条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6)家庭房产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通常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事人、标的物及其数量和质量、付款、履行期限、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
一、当事人
房屋的出卖人一般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注明其名称、法定代表人、工商登记号、住所及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买受人如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样予以注明。如为自然人,则应注明其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所及联系方式等。
二、房屋基本状况
首先要注明出卖人出售房屋的法律依据,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号、土地使用权证或建设用地批准证书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如为预售商品房,还应明确其预售许可证号。
其次,要注明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具体位置、楼层、朝向、建筑面积及套内建筑面积等。其他装修、装饰等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三、价款及支付方式
房屋的价款包括单价与总价两种。总价可以按幢、套或单元计价,不论商品房实际面积与约定是否存在误差,均不对其价格进行调整。单价是按商品房面积计价,可分为依建筑面积计价、依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和依使用面积计价三种方式。
房屋买卖合同的价款支付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以所购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方式付款,也称按揭付款;第二,一次性付款;第三,分期付款。
按揭付款方式,应明确约定买受人应支付的首期金额及支付时间与方式,向哪家银行申请贷款,如贷款申请不获批准时有关事项的处理等。如为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方式,则应明确房款或各期房款的支付时间及方式。
四、房屋交付使用方式及条件
合同需明确商品房的交付时间与程序。通常由出卖人于合同约定日期前通知买受人前往商品房所在地接受交付,买受人则于交付使用通知送达后按约定或通知指定的日期接受交付。
合同应对商品房应当具备的使用交付条件约定,主要为商品房应具备必要的验收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消防验收、综合验收登记备案表等。买受人依照合同约定的交付使用条件对商品房进行验收。
7. 请问家庭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有法律效力。
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能够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凭证性文书,协议书对当事人双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约性,它能监督双方信守诺言、约束轻率反悔行为,它的作用,与合同基本相同。
口头协议一律无效;书面协议有三种形式,即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及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其他书面形式。
(7)家庭房产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8. 家庭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主要看你是准备订立此种协议,还是就想问问这种协议本身是否有效.
如果你是准备订立此种协议,建议在订立此协议的同时,到公证处办理一份公证书.这样效力是有保证的,而且公正性以及防止今后出现其他问题有保障.
如果你是想问问这种协议是否有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从主体上来将,无论什么家庭协议还是任何协议,作为民事权利的形式凡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均有订立任何合同或协议的权利.
但对于主体方面,要注意两方面:
一、订立协议的主体是否具有处分某物的权利。也就是说该物的所有权是否归某个人所有,只有其对该物品真正享有所有权,才可签订处分该物的权利。
二、订立协议,要看主体是否穷尽。也就是说,家庭中几个人订立协议,要看该物是否是只有这几个人具有所有权,其他人均无利害关系。比如说,父亲和两个儿子订立一份处分房产的协议,但事实上,母亲也对该房产具有所有权。因此要将继承、共同共有等等问题均考虑清楚,才有权真正的订立一份协议。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订立一份协议,最好办理公证书,公证处的人会直接帮你分析和想到究竟需要穷尽哪些主体。而且公证机关还可以作为最具有权威的无厉害关系第三人来证明某问题。
当然了,如果是你的家中别人订立了一份协议,涉及到了你的利益,你想看看到底他们订的这份协议是否有效的话,你就要把事实从头到尾的叙述清楚。包括该住房的具体由来,是否具有所有权,房产证的姓名是谁的,包括房子都谁要具体处分等问题都写明白,这样才能分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