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间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民间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27 23:20:06

『壹』 民间协议有法律效力

民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前提是协议是在双方都自愿的前提下签订,而且没有违背国版家的法律法规权,协议所具备的格式都齐全,比如标题、正文、签字、日期等等。

还有一点,双方都没有欺骗的行为,举个例子,比如你二舅骗你大舅说这房子就值8千,我现在多给你2千,给你一万吧,而其实这房子值2万,如果你大舅能拿出证据证明你二舅说过类似欺骗的话,那么这份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拓展资料:

协议书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立约双方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立约能力,约定标的不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约定条款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没有欺诈胁迫情形,合同条款没有对一方不公平,经过了双方签字盖章。这样的协议有法律效力。

『贰』 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口头协议抄有效。
民事法律规袭定,订立合同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口头形式,第二种则是书面形式。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协议或者合同,只要是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则为有效的。例外情形:当法律明确约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形式的,若当事人只作出口头表达,未签订要式的书面合同的,视为未达成协议。_

『叁』 这样的民间协议书是否有效

合同要件即有效合同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事人的缔约能力
当事人缔约能力,即指合同当事人应当具备的合法资格。具体而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些主体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
(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当事人同意的真实,即合同应当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反映。合同的订立是基于契约自由的原则,而契约自由是建立在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基础上的。因此,如果合同内容不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该合同就必然属于无效合同。
(三)合同的内容合法
合同的内容不合法,会致使合同无效。因此,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
(四)合同的形式合法
合同形式是合同当事人所达成协议的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合同的形式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否则也将构成合同的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就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条规定的实质就是要求合同形式必须合法。

『肆』 公民间的口头保证合同是否有效

保证合同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如果口头保证合同已经实际履行,则有效,反之无效。

『伍』 有口头合同这说法吗

有啊,一般小额的民间借款不是这样的吗?比如你是我朋友,你向我借100元,我还让你打借条吗?一句话就是了。我国合同法是支持基于口头承诺而成立的合同关系的。

『陆』 民间借贷口头协议

民间借贷来口头协议具有法源律效力。

民间借贷通常是基于人情关系、地域关系等特定的社会关系发生的,双方当时人有着一定的信用关系,所以不少民间借贷合同采用口头形式。

法律允许当事人在民间借贷活动中采用口头形式,实践中也有不少当事人采取口头形式,这是由一定客观的合理的因素构成的。但是,双方当事人一旦发生纠纷,必须举证证明
民间借贷合同的存在和内容。特别是在民间借贷纠纷诉讼中,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还款,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首先要举证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和借贷内容,然而,口头合同往往给出借人带来举证困难。

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借款人实际已经从出借人处取得借款,但对出借人的债权主张予以否认,因口头借贷而没有书面证据,如果出借人又无其他证据予以证实,结果,出借人的诉讼请求就会因证据不足被驳回,不仅债权不能实现,反而承担败诉责任,失去金钱还丢了声誉。因此,民间借贷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避免口头借贷带来的证据不足的问题。

『柒』 民间借贷口头合同如何认定的合法手段

民间借贷中口头合同的举证责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如果出借人主张存在口头的借贷合同的,需要提供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证明;如果借款人主张不存在口头借贷合同的,也要举证证明本人的主张。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捌』 民法规定民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吗

民间借贷口头约定还款时间有法律效力。

按照法律规定,口头形式是合同的形式之一,一般内认为是具有法律效力容的。关键问题就虽然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其中一方对该口头约定予以否认并不履行相应的义务,那么就需要另一方提供证据来证明该口头约定的存在,否则空口无凭,很难让法律对此约定予以认定。还应当提供录音、录像作为证据,否则就很难认定。

《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玖』 民间借贷口头约定利息如何认定

只要利息的比率或数量不超过法定的限度,口头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专的。
但是,由于口头约属定很难取证,如果对方承认,就可以索要利息;如果对方不承认,可能就索要不到利息。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合同法》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热点内容
邳州知名律师 发布:2025-07-12 10:26:35 浏览:857
司法女神手绘高清图 发布:2025-07-12 10:25:39 浏览:353
劳动法漫画图片 发布:2025-07-12 10:24:04 浏览:412
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7-12 10:06:28 浏览:82
古代民法始于 发布:2025-07-12 10:04:08 浏览:83
弗里德曼给法官上课 发布:2025-07-12 10:03:58 浏览:290
安徽省拆迁条例 发布:2025-07-12 09:59:32 浏览:742
村干部违法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2 09:59:32 浏览:112
2011年最新劳动法全文 发布:2025-07-12 09:59:30 浏览:117
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 发布:2025-07-12 09:51:04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