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太多的法律知识就能够判断
❶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技巧,可按照如下方法:
1,理解和判断推理技巧: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此题目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推理技巧: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很多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大部分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按部就班做算数题。
3,常识判断技巧:绝大部分考点,按所学教材上的内容解决就可以了。
4,排除法推理技巧: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技巧。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高分。
❷ 国家和省的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都只考法律题吗
我把你的意思理解错了 所以答案让你误会了
应该是所有的选择题都不只包含法律
你看我下面贴的 而两种都会考到法律
我国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命题的设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135道题。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以片断阅读为主,文字大约100字以上,题量为25道题,只是在2004年出现了30道题,不过这只是某一年的特例。06年一类考试中,也设置了30道题。可以说,这部分考察的难度在加大,07年不会低于06年的难度水准。
二、常识判断。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侧重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内容。此部分一类考试20道题,二类考试30道题。
三、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给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此题为5道题。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此题为15道题。
四、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共设40-45道题,其题型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15道题。 第二种题型:演绎推理,一类15道题,二类10道题。第三种题型:定义判断,10道题。第四种题型:类比推理,10道题。类比推理是06年改设的题型,在06年以前考察的是事件排序。与类比推理相比,事件排序相对难一些。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此题共设20道题。
六、《申论》。从2000年到2006年的申论试题关注的重点分别是噪声治理、医药安全、网络管理、生产安全、环境治理、农村扶贫、突发性事件应急防御等,所属国情。各省、区、市的申论试题涵盖范围则涉及面更为宽泛,涉及点更为具体。一般为省情。
了解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命题设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方与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公共科目命题上的区别。
第一、难易程度不同。一般说来,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题目难度大于地方公务员考试。这与招考条件上的差异是一致的。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招考条件上比地方的更严格,试题当然也就难一些。但这并不是说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就很简单,记住这只是“相对”来说的,要想一举脱颖而出,您还是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的。
第二、命题组织模式不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但地方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自己的命题组,所以地方公务员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考试中心题库,通过买题或买题后加工得来。说到此,相信聪明的您一定恍然大悟:那些所谓“某某命题组出的教材”的话纯属谎言!
第三、题量不同。如前所述中央、国家试题一般为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而有些地方的公考与中央、国家的考试有一些区别,各地方也不尽相同。如广东、湖北一般为90分钟100题,北京、天津、浙江等地方与国家一致。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也不是每年都一成不变,所以还是要关注当地的考试大纲。此外,每种题型的数量也与国家的不尽相同,如北京公考,言语理解部分为30道题,数量关系部分25道题,均比国家公考的要多,但在判断推理部分为30道题,比国家公考的试题要少10-15道题。
第四、答案设置不同。中央、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全部为单选题,部分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却有多选题。以北京的为例,在常识部分前20道为单选题,后10道为多选题。作答此类题要注意不能多选也不能少选,否则不得分。
第五、题型不同。这是中央、国家与地方公考区别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以天津为例,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考察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这一题型。此题型共有60道题,单独计时,考试时限为10分钟。满分为10分,答对得分,答错倒扣分,不答不得分,最低分为零。它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等视觉符号的细微特征及差异的快速而准确的辨别、比较、转换等的加工能力。一般有词表对照、字符替换、字符核对、同符查找、数字定位和数字核对六种题型。上海公务员考试也有这一题型,而且采用电脑答题的方式。北京公考在数量关系的数字推理部分也有一种不同于国家公考的试题类型:看图形中的数字填数。对于这些特别的题型我们一定要特别的对待!
第六、《申论》各省、区、市的申论试题涵盖范围则涉及面更为宽泛,涉及点更为具体。一般为省情。
❸ 许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凭良知就能够明断是非
法律是理性,是客观,良知是感性,是主观
重大的刑事案件,作为一个合格的法官,最不能有回的答就是自己主观的“良知”!必须一切尊重法律,尊重客观事实。
民事纠纷案件,理性感性两者可以适当有机结合,但感性必须服从理性
如果仅仅凭良知,是不能做到司法公正的,因为每个人对良知的看法因人而异,案件往往也不存在绝对的“是非”。
❹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测试中的常识判断是只考法律常识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起身的独特性。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但也因此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从历年行测常识判断考题中,我们看到题目的数量一般在20—25道之间,用时约10十分钟,因而要求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用时短,包含的知识面广泛,考生答题的难度相应增大,但也并不意味着毫无办法。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近几年的试题,以政治、法律、科技、人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各占25%,范围相对缩小,为考生在广泛的考查范围中找到了复习时的重点,以下就各科目的重点内容做简要分析。
政治部分的考查中,注重哲学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尤其是哲学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规律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法律部分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其中以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热点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对于法律常识部分,注意结合试题加强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注意对考试当年新颁法律法规及新修改的法条、规定的关注和理解。此外法律常识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解答案例题要注意捕捉题干中设定的情景,再看法律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从而得出答案。
人文和科技在常识判断中增加了比重,其中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但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版图幅员广阔,这就为考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科技部分的考查也会让考生觉得无章可循。其实我们在综合分析历年考题的基础上会发现,貌似毫无章法可循的人文、科技类题目,其实每一题都包含着命题人的用意,除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对近年国情社情省情的关注情况。因而时事热点、重要会议、周年事件等就成为考试时复习的重点内容。
更多问题请咨询浙江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❺ 法律知识判断题。。求解答
你能自己先去写写看吗?不要啥事都靠别人,你不可能总活在别人的人生路下吧?如果你是学法律的,那你就先自己处理,不懂的再问!!!!!!
❻ 关于法律小知识的判断题及答案
你的题目在哪里呢?
❼ 公务员辽宁省考的的常识判断该如何备考,看什么书
多看新闻多上网看看时事评论,复习下高中地理历史等知识。主要还是考的平时积累,多听多看多记。
❽ 法律知识竞赛判断题。。。。求答案
1,如果经鉴定是精神病的,伤人不负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但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2也是错误的,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和管制不是一回事!
3,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❾ 怎么强化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和表达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建议你报个培训班。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分模块教学,每个模块有专门的老师研究,相信一定比你自己复习效果要好。另外如果复习时间不充裕的话,华图网站上有各个模块的网课,你可以单独购买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的网课,在家复习效果也不错。
课程随报随学!到当地的华图教育咨询或者登陆官方网站了解相关课程。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❿ 我们是好公民。不需要学习法律知识辨析题
这句话片面了:公民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要做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版一。所以前半句权话说公民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正确的,但后半句说公民应当自觉承诺就不对了,责任即是义务,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需要自己敢于承诺,并且公民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要享受政治权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