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屋确权后具有法律效力吗

房屋确权后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2-01-01 03:40:28

1. 在一审法院庭审《房屋确权》案中,认定房屋属被告所有还是原告所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是什么

法庭对任何案件的复审理都是以证制据作出判断,而房产证和登记证明就是现有表面归属的证据,如果对此产权证有质疑,法院就会溯源,追溯这个证的取得过程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取得过程合理合法,就会确认产权证的真实性,如果取得过程有不合理合法的地方,这就得看法官对理据的判断了。

2. 房屋确权,有纠纷,另一方私自确权生效吗

离婚后,确权和分割都是可以采纳的两个法律救济措施。离婚双方均不愿意马上提出离婚后财产纠纷之诉,而是提出确权之诉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如果一方主张确权,另一方主张分割又不提起反诉,人民法院不宜对房屋的确权或分割作出判决。

首先,如果离婚双方只要求确权,不要求分割,不但符合物权法的规定,也符合婚姻法的规定。
在夫妻关系解除之后,共同财产分割之前,原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共同共有状态。婚姻关系的解除并不必然马上影响财产关系共有的状态。对夫妻共同财产而言,夫妻离婚仅带来共有基础的丧失,并不导致夫妻共同财产的自然分割。夫妻离婚了,如果没有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仍属于共同共有。
其次,如果一方主张一方主张财产确权,而另一方主张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一般会驳回确权之诉。
本案并非离婚的双方均不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而是一方要求确认共同所有,另一方提出该财产是其个人所有的抗辩。主张该财产是其个人所有,也是分割财产的一种表现形式,目的在于排除共同所有。在一方要求确认共同所有,另一方要求分割财产的情况下,法院应对财产进行分割。

3. 农村宅基地,房屋确权会永远有效吗

以下情况下宅基地会被收回:

1.宅基地长时间闲置

宅基地最重要的使用原则就是保障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宅基地长时间闲置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农村集体有权收回。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

2.户口迁出,房子倒塌不可居住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少农村人涌入城市,在城市安家落户,户口也迁往了城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只能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也就是说,户口迁出后,就没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了。不过,农村的房屋属于公民私有财产,依然受法律保护,基于“地随房走”原则,如果房子还可居住,那就可暂时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如果房子不可居住了,宅基地应由集体收回。

3.改变宅基地使用性质

宅基地作为村民生活基本资料,村民可以无限期免费使用,但仅限于居住,若村民擅自更改宅基地的用途,如修建工厂、商铺等,农村集体有权无偿收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4. 房屋确权案件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
(二)行政法规及文件
(1)《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2010年1月7日)
(3)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2010年4月17日)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1月26日)

5. 宅基地复垦确权后 确权证有法律效力吗

承包的土地,发土地承包使用证。房子发宅基地使用证。正在实施中。

6. 房屋确权手续办完了证没发放有法律效应吗

这种情况下是有法律效应的因为确权的手续已经办办完了

7. 请问拿到法院房屋确权判决书是否和房产证是同等的法律效力

从法律上讲,法院的生效判决就可以引起物权的变动。也就是说,如果法院生效判决,房子归你所有的话,那么从法律上讲这个房子就是你的。判决的效力和房产证效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一样的。

8. 开发商确权交付后的房屋有法律效力吗

房屋产权要登记过户才行。

9. 确权的房屋确权

1988年12月24日,马德云出价3万元,向马文良购买西宁市七一路93号房屋。请中人到场立下了契约,先付2万元房款。1989年3月28日,马德云以“马文良未按期交房并有反悔表现”为由向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起诉,诉求判令马文良按所立契约交房并承担逾期房租。1989年11月2日,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房屋买卖纠纷案进行调解。以马文良卖房未经其妻马秀英同意为由,认定与马德云房屋买卖协议无效,马文良退马德云房价款2万元,付补偿费2800元。调解书经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马德云不服,自1992年3月开始即以生效调解书“认定七一路93号房屋属马文良所有不当”为由,先后向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和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两级法院复查后均予以驳回。1993年10月,马德云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该院又一次驳回马德云的申诉并告知:“本院对该案进行了复查,认为原审以房屋买卖纠纷进行了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没有违背法定原则。现你以房屋确权纠纷提出申诉,本院不能直接审理。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你应向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告知精神,1994年3月,马德云以房屋确权纠纷再次将马文良起诉至城东区人民法院。诉称其1983年11月7日出资3708元从马文虎处购得该诉争房并用于和马文良、马德林开铺子。1984年7月合作不成散伙时,考虑到姐夫马文良家生活困难,答应由马文良继续借用该房,未订书面协议。1988年3月收回该房与马吉林一起开电机修理门市部。同年12月从上海办事回来,发现马文良乘机侵占了该房,于是假装买此房,以阻止马文良将房卖给他人,而起诉的真正目的是要回该房。1989年城东区法院调解时未对房屋产权作出正确处理,诉求法院判令马文良返还房屋并赔偿损失。马文良辩称该诉争房是其与马德云、马德林共同购买,散伙时已将房子、设备折价分摊,给马德云、马德林退清了应得款项,房屋产权归其一个所有,西宁市城东区法院审理认为:“本市七一路93号临街铺面二层上下四间小楼房一幢,系马德云所购之房屋,有证人证言,买房契约所证实,其诉讼请求应予支持。但因原、被告借房时未办理手续,原告对造成的纠纷负有一定责任。被告马文良主张房屋属他所有,但不能举证,故不予支持。”遂于1995年2月25日,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诉争房归马德云所有,马文良退还房屋并赔偿马德云的收益损失34520元。
马文良不服该一审判决,以“本案已由城东区法院调解结案,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为由,诉至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年10月10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六条之规定,裁定:撤销一审判决。
马德云不服该裁定,提出申诉。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查后答复马德云:二审裁定运用法律正确,并无不当,应予维持。此后,马德云以“七一路93号房屋产权归其所有,城东区法院1989年调解结案时未对房屋产权作出正确处理”为由,又向城东区法院对原生效调解书提出申诉,遭驳回后又以同一理由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原生效调解书进行再审。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经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本案事实不清,遂于1996年12月19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裁定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认为:诉争房屋系原审原告马德云所购,有证人证言及买房契约所证实,其申请再审理由应予维持。原审被告马文良主张房屋属他所有,证据不足,不予支持。原判认定事实有误,应予改判。遂于1997年6月25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及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四项之规定作出判决:1.撤销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1989)东法民字第426号民事调解书;2.诉争房屋属马德云所有,由马文良在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归还。
马文良不服再审判决,于1997年8月24日向西宁市人民检察院申诉。西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马德云从1983年购房到1988年发生买卖房屋纠纷,再到1992年申诉前,从未主张过房屋的所有权。而从1983年合伙购房到1992年提出对该房确权,时隔近十年,已超过法定讼诉时效。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致使判决发生错误。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工作暂行规定》第七条之规定,提请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抗诉。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复核全案后认为:1983年11月7日,马德云与马文虎买卖该诉争房屋时,未办理任何合法手续,不能确认马德云对该房屋拥有所有权。1984年马德云、马德林退出五金焊接门市部时,该房由马文良继续使用。马文良称马德云当时将房子归给他,没有书面协议。以上均不能证实该房归属问题。但是,从以下事实可以证实马德云对房屋产权归马文良所有没有异议,产权应归马文良所有。(一)1998年3月马德云与妻弟马吉林共同向马文良租用该诉争房屋;(二)1988年底马德云与马文良协商立约购买此房;(三)1989年马德云又以房屋买卖纠纷起诉马文良,并接受了法院调解;(四)1989年城东区人民法院对该房第一次作调解处理时,马德云曾对马文良关于该房产权已发生归转等事实的陈述明确表示承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三项之规定,马文良主张房屋所有权,无需举证。1995年12月1日马文良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已能认定其对该房拥有的所有权。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认定诉争房屋系马德云借与马文良使用的事实有误,判令马文良承担侵权责任显属不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于1998年6月3日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再审。再审认为检察机关抗诉理由成立,应予采纳。原生效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应予改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一百五十三条一款(三)项之规定,于1998年10月12日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生效判决第一项(即撤销生效的调解书),改判诉争房屋归马文良所有。

热点内容
韩国新刑法 发布:2025-07-10 02:31:45 浏览:82
如何理解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0 02:21:33 浏览:660
法律效力和指导效力 发布:2025-07-10 02:13:15 浏览:445
青少年活动中心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0 02:12:23 浏览:206
苏州市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 发布:2025-07-10 01:48:50 浏览:846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 发布:2025-07-10 01:47:50 浏览:478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经济法 发布:2025-07-10 01:44:05 浏览:591
廊坊刑事律师 发布:2025-07-10 01:39:04 浏览:207
船员规章制度执行力的总结 发布:2025-07-10 01:37:27 浏览:911
中国注册会计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0 01:31:17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