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刑法
⑴ 韩国杀人罪怎么判
韩国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最高量刑是:终身监禁,终身监禁不等于无期是不专能出来的。
我国《属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1)韩国新刑法扩展阅读
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⑵ 韩国法律中对杀人犯怎么判刑
1.[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 [4] 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⑶ 韩国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各地的规定都不一样,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是 诈骗罪 的 刑事立案标准 2、法律依据: 1)《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⑷ 韩国连环强奸犯将出狱引民众恐慌,韩国和我国的刑罚有多大的差别
韩国连环强奸犯将出狱引民众恐慌,看到这里很多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连环强奸犯可以说罪行累累,如果这样的人出狱之后肯定会引起民众恐慌,因为很多民众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头上。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对韩国法律产生质疑,那么我国的刑法和韩国的刑法到底有多大差别呢?
当两种法律产生碰撞时,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强奸犯来说,哪一个国家的惩罚力度较高。而韩国刑法对于强奸犯来说最多也就15年;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强奸犯很可能会判以死刑。因此从这一点也就可以了解,为什么韩国民众看到连环强奸犯放出之后会引起民众恐慌。
⑸ 韩国刑罚是什么意思
韩国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主要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刑等主刑,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以下是关于韩国刑罚的详细解释:
1. 主刑 有期徒刑: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法院可以判处犯罪分子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对于严重犯罪行为,法院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即犯罪分子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死刑:对于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谋杀等,韩国刑法规定可以判处死刑。但死刑的执行受到严格限制,且近年来韩国对死刑的执行越来越谨慎。 缓刑:对于某些犯罪行为较轻或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的,法院可以判处缓刑,即在一定期限内不执行刑罚,但犯罪分子需遵守一定的条件。
2. 附加刑 罚金:法院可以判处犯罪分子缴纳一定金额的罚金作为惩罚。 没收财产:对于某些犯罪行为,法院可以判处没收犯罪分子的部分或全部财产。
3. 刑罚的目的和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的稳定。 警示作用:刑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有犯罪意图的人对犯罪行为心存畏惧。 恢复信心:对那些犯罪行为造成了重大伤害的人进行惩罚,可以恢复被害人和受害者家庭的信心。
4. 刑罚的演变 韩国刑罚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20世纪初的简单刑罚方式到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逐步完善和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意识的提高,韩国刑法对犯罪的教育、矫治和保护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保护难民、弱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权益。
⑹ 韩国刑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第1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相关条文为第1至第8条。
第1条规定了“犯罪的成立和处罚”。犯罪的成立和处罚么行为时法律为准,犯罪后由于法律变更其行为不再构成犯罪的如果刑罚与旧刑相比较轻的适用新法规定,判决后由于法律变更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则免除处罚。
第2条对“国内犯”予以规定,本法适用于在韩国领域内犯罪的内国人和外国人。
第3条规定了“内国人的国外犯”;第4条外国人在韩领域外韩国船舶上犯罪予以规定;第5条“外国人的国外犯”,包括内乱罪、外患罪、有关国旗的犯罪、有关货币的犯罪、有关有价证券、邮票和印鉴罪、有关文书的罪中的第225条至第230条、有关印章的罪中的第238条;第6条对“大韩民国和大韩民国国民的国外犯”予以规定;第7条规定了“国外处刑的执行”;第8条规定了“总则”的适用,即本总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法令规定的犯罪,但其它法令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二)第2章 罪
第1节对“罪的成立和刑的减免”予以规定。相关条文为第9条至第24条。第9条规定未满14岁者不受刑事处罚;第10条规定身心障碍而不能辨别事物或没有意思表达能力者不受刑事处罚;有辨别能力者减轻处罚;故意挑逗前述身心障碍者而实施犯罪者不受前项规定限制;第11条规定聋哑人减轻刑罚;第12条规定了强制行为,因暴力或遭受无法对自身或亲属进行保护的胁迫而实施强迫行为不受处罚;第13条对犯意予以规定;第14条对过失予以规定;第15条对事实错误予以规定;第16条对法律错误予以规定;第17条对因果关系予以规定;第18条对不作为犯予以规定;第19条对独立行为的竞合予以规定,即对同时或非同时独立行为结合无法辨别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的对各自行为以未遂犯处罚;第20条对正当行为予以规定;第21条对正当防卫予以规定;第22条对紧急避险予以规定;第23条对自救行为予以规定;第24条对受害人的承诺予以规定。
第2节对“未遂犯”予以规定。第25条规定了未遂犯的定义;第26条规定了中止犯的定义;第27条规定了不能犯的定义;第28条对阴谋和预备予以规定;第29条规定对未遂犯处罚依相关法条规定确定。
第3节对“共犯”予以规定。第30条对共同正犯予以规定;第31条对教唆犯予以规定;第32条对从犯予以规定;第33条对共犯和身份予以规定;第34条对间接正犯、特殊教唆及帮助行为加重处罚。
第4节对“累犯”予以规定。第35条明确了累犯的定义,即受过禁锢以上刑罚其执行完毕或免除执行后3年内再犯应受禁锢以上刑处罚者按累犯处罚;第26条规定了判决宣告后发现累犯的处理。
第5节对“竞合犯”予以规定。第37条规定了竞合犯的定义;第38条规定了竞合犯的处罚原则;第39条对未予判决的竞合犯,数个判决和竞合犯,刑罚执行和竞合犯予以规定;第40条规定了想象竞合。
(三)第3章 刑
第1节对“刑的种类和轻重”予以规定。第41条规定了刑的种类,即死刑、徒刑、禁锢、丧失资格、停止资格、罚金、拘留、罚款和没收共9类刑种。第42条规定了徒刑或禁锢的期间,徒刑和禁锢分为有期和无期两种。有期徒刑和禁锢的期间为1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有期徒刑或有期禁锢加重处罚的刑期可达25年;第43条对刑的宣告,资格丧失及资格停止予以规定。即被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禁锢刑者同时丧失公务员资格、公法上的选举与被选举权、法律规定的公法上的业务资格、法人的理事、监事或支配人或其它有关法人业务的监察或财产管理人资格。有期徒刑或有期禁锢在判决执行完毕或免除执行之前停止公务员资格、公法上的选举与被选举权、法律规定的公法上的业务资格;第44条规定了资格停止,即第43条规定的资格停止期间为1年以上15年以下;第45条规定罚金刑的起点为5万元以上。但减轻处罚的可为5万元以下;第46条规定拘留的期间为1天以上30天以下;第47条规定罚款数额为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第48条规定了没收对象和追征;第49条规定没收刑即可附加适用也可单独适用;第50条规定了刑的轻重。
(四)第4章 期间
期间1章由第83条至第86条共4个条文予以规定。其中第83条对期间的计算予以规定;第84条对刑期的起算时间予以规定;第85条对刑的执行和时效期间的初日予以规定,即刑的执行和时效期间的初日按1日计算;第86条规定了释放日,即刑期完成之日应予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