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院裁判文书最高法律效力

法院裁判文书最高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1-03 13:49:00

㈠ 最高法院:二审判决书到底什么时候发生法律效力

您好:
二审判决书到底何时发生法律效力,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莫衷一是,各地法院的执行标准也不一致。
准确无争议地确定二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对于审判和执行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如下:
1、可以确定申请执行期间;
2、可以确定再审申请期间;
现经常出现各执一词,自说自话的情形。为此,笔者翻阅检索了各大数据库,以规范性的文件作支撑,试图给大家一个可以参考适用的答案和标准。
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理论争鸣
1作出生效说
依据该学说,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宣判生效说
依据该学说,二审判决一经宣判即发生法律效力。
3送达生效说
3.1最先送达生效说
依据该学说,二审判决一经送达一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乙学校已经收到二审判决,该判决自然就发生法律效力。
3.2最后送达生效说
依据该学说,只有当事人同时收到二审判决时,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且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最后一个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日期。
3.3分别送达分别生效说
依据该学说,二审判决仅对收到的一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换句话说,二审判决对未收到的当事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最高法院权威指引
最高人民法
关于二审判决维持原判的案件在二审期间债务利息如何计算问题的复函
1998年8月5日 [1996]经终字第199号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案件赔偿金应自何时计算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依法享有;你院作出的(1995)高经初字第8号民事判决系一审判决,应于我院(1996)经终字第199号民事判决书送达后生效。因此,二审期间对原审被告陕西铜川汽车运输公司所欠车款及其他费用本金应计收利息,而不应加收罚息,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计付,起止日期从1996年4月27日起至二审确定的给付之日止。
最高法院法官的观点
一审法律文书的生效时间应是二审法律文书送达之日,而不应追溯到一审判决送达之时,因为一审的内容是在二审判决生效(送达)之日才具有确定性效力的。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实用解析》黄金龙著
广东省法院的操作指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出具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的暂行规定
发文机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06.11.21
生效日期:2007.01.01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文号:粤高法办发〔2005〕12号
第四条确认裁判文书生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一审裁判的,法律文书全部送达,且上诉期限、抗诉期限已届满,没有上诉或抗诉的情形;
(二)二审裁判的,法律文书全部送达。
浙江省法院的操作指引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关于出具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发文机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11.09.26
生效日期:2011.09.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文号:浙高法〔2011〕253号
第四条具备以下条件的,确认裁判文书生效:
(一)一审裁判的,裁判文书已全部送达,且上诉期限已届满,没有上诉的情形;
(二)二审裁判的,已公开宣判或裁判文书已全部送达;
(三)调解结案的,调解书已全部送达或者双方当事人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且已签名或者盖章。

㈡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号文件的法律效力

最高法来以前的司法解释是以“法发源”字号发布的,后来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司法解释改为以“法释”字号发布,其规范效力体现在,在审判案件需要适用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之后,以“法发”字号发布的文件不再具有司法解释的上述规范效力,但很多仍属司法政策性文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仍会参考,只是不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所以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仍应了解后来以“法发”字号发布的司法文件。

㈢ 判决书或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内容,可否是判决或裁定的结论,法律效力如何

判决书或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内容,不能作为判决或裁定的结论,但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根据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部分,属于对判决结论的说理和解释。从说理和解释推导出判决结论。

“本院认为”的说理和解释部分,可以在说理的同时,直接写明判决结论。这里的写明判决结论是判决书写作的问题涉及认证是否充分的问题,不涉及法律效力。判决书的效力体现在判决结论部分。

(3)法院裁判文书最高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判决主文是人民法院就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的结论,而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是人民法院就认定的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所作的叙述,其本身并不构成判项的内容。

证据说理是判决书说理论证的起点。“证据与事实相统一、事实与法律相统一”是判决书说理的最基本要求。认定的事实必须有相应的证据证明,适用的法律必须基于相应的事实。

简言之,证据证明事实,事实适用法律。一方面,证据说理是事实说理、得出裁判结论的前提;另一方面,证据说理也是判决书说理的必然要求。

为保证判决书证据的说理性,撰写判决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内容上必须包含双方都提供了什么证据、法院认定了什么证据、认定证据内容是什么、其证明力如何以及法院未予认定的证据及其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石家庄仲裁委员会—最高法院案例: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不能作为执行依据

㈣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意见法律效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

㈤ 法院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几年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
法院作出的裁专判文书一经生效(属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

裁判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权利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㈥ 民事判决书有什么法律效力

生效后,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专的民事判决、裁定,属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㈦ 法院判决的法律效力高于一切法律法规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4、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

㈧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属于法的形式么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属于法律文书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内等在解决容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包括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种。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亦即指规范性法律文书(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以外,所有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纵横法律网-北京市国韬律师事务所-卢志红律师

㈨ 法院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有没有法律效力

你好,有证据效力!

热点内容
上海政法学保研 发布:2025-07-08 19:21:22 浏览:125
区法院庭长级别 发布:2025-07-08 19:20:03 浏览:116
劳动法中关于病休工龄的规定 发布:2025-07-08 19:19:49 浏览:153
马工程民事诉讼法管辖 发布:2025-07-08 19:18:22 浏览:500
刑法不是 发布:2025-07-08 19:00:33 浏览:908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要 发布:2025-07-08 18:45:12 浏览:592
刑法裁定罪 发布:2025-07-08 18:43:05 浏览:186
行政诉讼法撤诉的规定 发布:2025-07-08 18:43:01 浏览:202
规章制度性 发布:2025-07-08 18:43:00 浏览:4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租赁合同法 发布:2025-07-08 18:37:37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