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撤诉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撤诉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7-08 18:43:01

A. 行政案件可以撤案吗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可以撤诉,但行政诉讼的撤诉有其自身的特点。请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行政诉讼撤诉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二是原告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半途而废的,按照撤诉处理;三是案件受理费未按规定期限提前缴纳,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申请未获批准的,按照自动撤诉处理。三是行政诉讼撤诉必须经法院批准,理由是行政诉讼不仅要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还要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四、行政诉讼撤销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起诉的,法院不予立案。但有例外,即原告或上诉人未按规定期限提前缴纳案件受理费的,原告或上诉人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或上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提前缴纳问题的,法院应当立案。综上所述,行政诉讼,诉讼,不能轻易撤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B. 不准许撤诉的五种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一 审判决宣告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一般情形下,法院应当准许,但具有5种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不准许撤诉。
这5种情形分别是: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已经开庭审理且合议庭已经形成评议意见的,或适用简易程序裁判文书已经制作完毕只待宣判送达的;民事行政案件、侵权赔偿案件已经达成调解协议的;原告申请撤诉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告滥行诉权或以败坏他人声誉为目的,恶意诉讼的;行政案件的原告迫于行政机关压力而申请撤诉或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且未做出实质性改变的。
二 审法院应准予上诉人撤诉,从审判实践看,遇有下列情况,不宜准予撤回上诉:
1 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予以纠正或发回重审的;
2 发现上诉人为了规避法律而申请撤诉,如果同意上诉人撤回上诉,势必侵害被上诉人合法权益的;
3 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提起上诉,而仅有一方申请撤回上诉,二审人民法院应维护另一方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不因一方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而终止诉讼;
4 在第二审程序中,行政机关不得改变其原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如因行政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而申请撤回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人民法院不准撤回上诉的裁定,只是驳回了上诉人的撤诉请求,不涉及实体问题,因此第二审程序仍将继续进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
(一)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 公安、国家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 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 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行为。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第三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第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C. 房管局行政诉讼如何撤销

申请撤诉,须经过人民法院批准;可以视为撤诉(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未交诉讼费)。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房管局行政诉讼撤销是简称“撤诉”。要想撤诉就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申请撤诉应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任何原告因受威胁、恫吓、贿赂而申请撤诉都不成立;
(2)申请撤诉时间必须在行政诉讼期间,即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
(3)原告申请撤诉的成立须经人民法皖裁定准许;人民法院经审査,对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和原告自身合法权益的撤诉申请,应裁定准许,否则,裁定不许撤诉而对案件继续审理判决。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D. 行政案件审理中申请撤诉的条件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氏老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一)申请撤诉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二)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超越或者放弃职权,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源核吵合法权益;

(三)被告已经改变或者决定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四)第三人无异议。

第五条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有履行内容且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撤诉;不能即时或者一次性履行的,人雹侍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撤诉,也可以裁定中止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七条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

第四十九条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热点内容
教育部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9 01:56:06 浏览:919
书桌民法通则 发布:2025-07-09 01:56:01 浏览:550
公休假国家规定劳动法 发布:2025-07-09 01:56:00 浏览:828
法学论文征稿 发布:2025-07-09 01:44:29 浏览:847
集团公司法律顾问制度总结 发布:2025-07-09 01:43:56 浏览:734
商法学第二版 发布:2025-07-09 01:38:08 浏览:446
统计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 发布:2025-07-09 01:38:04 浏览:932
婚姻法离婚时要女方未孕证明 发布:2025-07-09 01:30:31 浏览:312
深圳法院先进 发布:2025-07-09 01:30:27 浏览:454
绿源集团法律顾问 发布:2025-07-09 01:28:16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