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躁狂症患者是否追究法律责任

躁狂症患者是否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1-12 19:29:24

1. 可以和燥狂症病人离婚吗法律允许吗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回确已破裂。一方坚决答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一方有家庭暴力行为的。
现在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燥狂症属于精神病,但是你爸的“燥狂症”是如何确诊的,是有这方面的症状还是由专门医院鉴定的?如果是由医院的鉴定结论,并超过二年以上,你妈可以以此提出离婚。再一个,成年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是:(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监护人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监护关系存续中,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我想上面的你应该看明白了。下面想多说两句,你妈可以选择离婚,但作为子女,你们是没有选择的,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有为你爸治疗和照顾的责任和义务。人这一生,难。但不能因为有难处就放弃自己的责任。说一句实话,这就是你眼下的命,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只说这些了。愿你幸福。

2. 破坏公共财物,一万元以下,该负什么法律责任,当事人有狂躁症的病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数额较大在每个省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而且当事人如果在破坏公共财物时如果鉴定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则可以不用负法律责任,只需赔偿即可!

3. 躁狂症患者强制隔离戒毒不执行是吗

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两年。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最长延长一年。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七条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第四十八条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参照本法关于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4. 狂躁症病人被七八个喝了酒的人打,导致病发还手致对方轻伤二级,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如果狂躁症病人被七八个喝掉酒的人打倒置并发还手导致轻伤二级一般来说不要不需要负责刑事责任,因为对方是导致病发的原因。

5. 躁郁症躁狂发作杀人犯法吗

躁郁症躁狂发作杀人,是否犯法,要通过鉴定,看看杀人时是否精神正常。
如果精神正常,就犯法;如果精神不正常,处于发病状态,就不犯法。
《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 狂躁症的人是否要付法律责任

首先 并不能将狂躁症患者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等同
其次 狂躁症是否影响他进行商业交易的能力,签订合同时他是否病发
再次 他在他所在的企业中担任什么职务 是否是法定代表人?

7. 狂躁症是什么病,怎么得的,犯罪时负行事责任么

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有关精神病的法律条文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酒醉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中,大部分是精神分裂症。经鉴定确认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上都是发病期的患者,只有在发病期患者才容易出现“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活动疾病正常,他们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条法律告诉我们,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多少法律责任,应视患者当时的精神状态而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不负法律责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且签名。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论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且由鉴定人签名,医院加盖公章。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很明显,对精神病人作医学鉴定只能是“由省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这是一种很严肃、高度专业化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其他近亲属;(4)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第一百三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中,患者不可能持续保持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疾病至少会在某个阶段完全或部分损害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使患者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法律,患者的亲属自然成为了患者的监护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在发病时民事行为能力才会受到损害,这时的患者又往往容易损害他人或自身。监护人的责任实在重大,一旦因患者的损害行为引起法律纠纷,无论家属如何尽力,法律条文没有给患者家属提供完全免责的依据。

对于离婚问题,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已婚患者的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可以受理、指定代理人;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提出离婚诉讼:可以驳回。

8. 如何对待躁狂症患者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 在与躁狂症病人接触、交谈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病人话特别多时,可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与客人一直说个不停时,可在言语中提醒他时间不早了,该休息或吃饭了,或说客人还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谈等等,这样病人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的。 对待 躁狂症病人,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另一方面尽量不让病人外出,因病人在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喜欢表现自己,兴奋程度就越高,对病情更不利。同时因兴奋症状常引起外人围观,易导致打人或被人打等伤害事故。 注意一点, 躁狂症病人的冲动行为是病态的表现,决不能采用打骂、捆绑、体罚的方法来制约病人,否则不但无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人的躁动症状,增加敌对情绪。

9. 急!狂躁症打伤人要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如果他是精神病发病状态下伤人的话,那么他或者他的监护人要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查明不是发病状态下实施了伤人行为的话,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且应当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9)躁狂症患者是否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狂躁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特征有:
1.感觉过分自信,甚至有浮夸想象.
2.比平常需要更少的睡眠.
3.无法停止说话
4.思想飞快转动.
5.很容易分神
6.在性生活和社交场合中太活跃,作或学习当中能发挥超常,或大部分时间都觉得激动不安. 7.进行快乐的活动不考虑后果.
8.不会考虑长时间的坐在一个地方.
9.过于严格的处理事情.
狂躁症者的状态情况,需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在不可控的情况下,造成了轻伤以上的结果,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而其他状态情况,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快不可控的时候,可以减轻处罚。

10. 躁狂症抑郁症 杀人犯法吗

即使有躁狂症抑郁症,杀人也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除非有精神病。

热点内容
劳动法35岁 发布:2025-07-01 20:34:04 浏览:193
工程造价咨询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01 20:32:51 浏览:753
1999年的劳动法 发布:2025-07-01 20:32:47 浏览:582
道德就是人性 发布:2025-07-01 20:32:33 浏览:317
深圳维权律师 发布:2025-07-01 20:31:55 浏览:108
法院申诉报复 发布:2025-07-01 20:22:02 浏览:941
2017社工中级法规真题 发布:2025-07-01 20:05:37 浏览:869
劳动法失业险 发布:2025-07-01 19:47:57 浏览:792
2017劳动法讲解视频 发布:2025-07-01 19:35:37 浏览:24
没还钱打的收到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1 19:31:27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