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失业险
『壹』 劳动合同法第36条支付失业金可以领取吗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并不是关于失业金领取的规定,是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失业金的领取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够申请领取的。不是随意领取的。一、劳动合同法第36条支付失业金可以领取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并没有关于失业险的相关法律规定,但当事人可以自行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章的规定对失业保险的相关问题进行核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个人主动辞职的,不可以领取失业证;单位先提出,个人没有提交辞职报告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申请失业金。如果合同到期,公司关门等都可以申请失业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根据《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第四条:失业人员符合《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是指下列人员:
(一)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二、三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二、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满足的条件
1、方法/步骤
享受失业金是有一定条件的: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以上的;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按规定办理失业和求职登记的。
2、主观意愿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1)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2)由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5)劳动者本人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3、其他要求
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是个人进行主动离职的话,那么是不可以领取失业金的,如果是由单位进行辞退,并且是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话,那么是可以申请领取失业金的。失业金是对失业人员的一种保障。
『贰』 劳动法七十二条社保规定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是为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等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且此项义务具有强制性。这意味着,无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如何,用人单位都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社会保险的种类与作用
1、养老保险:为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
2、医疗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报销服务。
3、失业保险:为失业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工伤保险:为因工受伤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
5、生育保险:为女职工生育提供物质帮助。
三、未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若未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将面临法律制裁。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综上所述: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对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遭遇生活风险时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