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1. 有人想租我的地,但要拿我的租地合同复印件,请问有谁知道合同的复印件有没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所形成的书面文件,一般对签约当事人间具有法律效力。按照你的情况来看应该是2次出租吧(因为我国土地是公有制的),你的租地合同对第三人来说能证明你有权出租这块土地,对要租的地的人来说也算是证明文件,可以保证他的交易安全。你和他之间的协议想要有法律效力要另外签一份合同的,与之前的合同无关。
2. 土地承包合同不见了,村长和村委会都有份复印件,我再去复印一份有法律效益吗!
土地承包合同是双方的。你都没有了,对方还有。这没什么关系,去复印一份就得了。内容只要相同,你可以让他盖个章。丢了很多,很正常,不用担心,希望你采纳我的回答。
3. 房照,土地承包合同复印件能做为证据吗
复印件只能和原件核对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所以该复印件如果对方否认,将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证据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因为“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在证据的形式上存在着瑕疵或弱点,在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着伪造的可能和无法鉴定真伪的难处,证据的效力甚至非常微弱。举证需要原件,这一点可以说是对当事人举证时的基本要求。
《证据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这不仅是因为有些模糊的复印件可能无法辨认字迹,更是要确定该证据的真实性。质证需要核对原件,这一点可以说是法律赋予当事人质证时的基本权利。
《证据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对单一证据,法官可以从证据是否系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进行审核认定。除当事人对复印件不持异议外,法官对复印件证据进行认证时,需要当事人出示原件,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
通常情况下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在识别其真伪上存在一定难度,确实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法律强调了原件、原物的重要性。无论是当事人自己证据的举证、对对方证据的质证、法官对证据的认证都要十分仔细地核对原件,如果没有其他旁证材料,当事人或法官可能会轻易地对没有原件的复印件说“不”。
4. 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复印件的法律效力:如果合同的原件有效的,则合同的复印件也有效;但是在做证据使用时,原件的证明力比复印件更强,因此当事人最好是提供原件作为其证据来使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5. 土地承包合同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土地承包合同书具有明确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效力。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发包方、承包方详细信息;土地的面积、位置;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地上物的处置;承包金及交付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转包情况;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纠纷的解决办法等。
【法律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
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