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年龄对照表的意义
⑴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作出调整,12、14周岁等这些界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现在法律将会越来越公平公正,弥补了许许多多的漏洞,让那些曾经将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标签来充当自己保护伞的那些不法分子,成功的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些心术不正的法外狂徒在今后的做人做事终将会三思而后行,掂量掂量他是否能够承担得起他做坏事的代价。划定了这个界限想必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安定繁荣。老百姓们可以更加安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不用担心过多的黑暗事件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在以前那个社会当中其实有很青壮年放下一些罪大恶极的错事,但就是因为他是未成年人,所以他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以至于他不能够受到他应有的惩罚。但是那些即将成年而未成年的人,他们真的是没有思想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吗?他们还是和那些两三岁的小孩子一样手无缚鸡之力吗?当然不是的,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是最强壮的一批人。他们在那个年龄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事事都拿未成年人来充当自己的保护伞,这对国家对社会还有对那个被害人都是极其不公平的。
⑵ 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新规定,意味着什么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不再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最新刑法不再容忍小恶魔!12岁成为刑责年龄新底线!
自2021年3月1日起,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进一步遏制近年来多发的“小恶魔”现象。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一定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算不能做到事前预防。因为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一定能跟得上,但至少,能在出事之后,给死者一个公道。给社会一个教训,同时,让更多的人引起重视,将一些可能的犯罪压制下去。
试想,如果这时候这个12岁杀母的小恶魔被枪决,或关押到18岁再处死。那对于那些因为觉得年纪小杀人不怕的小恶魔们来讲,是多么大的震慑。同时,对于死者的家属而言,至少也是心灵上的一个安慰。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公理。我们不能再让不公发生在我们的眼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事在必行。
⑶ 各个年龄段犯罪所负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具体规定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http://ke..com/view/281412.htm?fr=aladdin
⑷ 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⑸ 下列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貌似放错地方了,...o(∩_∩)o...呵呵
1、6岁或7岁 接受法定义务教育的年龄,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义务教育
2、14岁:①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但不可执行死刑;②他人与其自愿发生性关系不构成强奸罪(特指女性)。
3、16岁:①承担完全刑事责任,但不可执行死刑;②可以参与社会劳动,成为劳动者;③如以自己的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可成为特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18岁:①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可被执行死刑。
5、20岁、22岁:女20岁、男22岁达到法定婚龄,可以结婚。
⑹ 16岁在法律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6岁在法律规定上可以负刑事责任。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说可以承担所犯的一切罪刑。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
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法律责任年龄对照表的意义扩展阅读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表明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里的收容教养是对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
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没有多大关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是否适用死刑等。
⑺ 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意义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为近年来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受各种渠道影响,未成年人也变得越来越早熟,十四周岁以下严重暴力的案件时有发生,犯罪低龄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也应当做相应的调整。
二、体现了立法机关审慎的态度,符合我国一直以来对未成年人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首先,本条适用对象只针对其中两个罪名而非两类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其次,这两个罪名首先要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故意杀人未遂,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需要情节恶劣,此处主要从主观恶性来界定情节是否恶劣,例如是否出自于比较邪恶的动机、手段是否残忍等。最后在程序上,需要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个别下调”相比于过去“一刀切”地免于刑责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和突破,不但契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满足了绝大多数公众对法律公平的朴素价值观。有了“个别下调”,将对未成年人涉嫌严重违法犯罪问题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的父母加强对子女的约束和管教,让那些年龄不大,却因为其违法犯罪行为给别人带来极大痛苦、产生严重社会危害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法律惩戒。
按照法律专家和学者们一贯的主张,个别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实在寻求一种处理上的平衡,对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挽救,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