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座谈会纪要有法律效力
❶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还有效吗
现行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文件法〔2003〕167号发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经查询法律图书馆系统,显示目前仍有效。
查询链接:
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82074
❷ 法院的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能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律依据合法性何在
你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因为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谢谢,望采纳!您采纳以后,愿意继续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❸ 最高人民法院座谈会纪要的法律效力
这种会议纪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最高院发布的公文中只有司法解释才具有法律效力。
较早的时候确实有会议纪要作为司法解释来适用的情况,如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减刑、假释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便是作为司法解释使用的。但97年后,最高院出台了“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司法解释进行了规范,会议纪要便不得再作为司法解释了。
根据这个规定,司法解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必须经最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由最高院以公告的形式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开发布。
2、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某一类案件或某一问题的如何适用法律作出的规定,称为“解释”;第二种是对审判工作提出的规范和意见,称为“规定”;第三种是对各高院及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具体问题请示所作的答复,称为“批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形式。
3、司法解释必须在首部写明“*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的字样。
4、司法解释可以在司法文书中援引的,包括判决书,但在格式上需先引用适用的法律条款,再引用适用的司法解释条款。
❹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具有法律效力吗
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法律依据来处理。
❺ 政府办发会议纪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会议纪要无非是地方党委、政府与下属各局、委共同协商地方政策的会议记录,无法上升到法律、法规、规章的高度,不是规范性文件,没有法律效应。
❻ 民事诉讼九民会议纪要可否作为定案依据
虽然《九民纪要》名义上不是司法解释, 但实际对法院审理资管纠纷所产生的影响恐怕不会亚内于司法解容释。关于《九民纪要》的法律效力, 最高院强调,纪要不是司法解释, 不能作为裁判依据进行援引,但在裁判文书“本院认为”部分具体分析法律适用的理由时, 可以根据纪要的相关规定进行说理。《九民纪要》虽然不是部门规章这类正式的监管规则, 但所确定的“红线”也是绝对触碰不得的, 毕竟最高院都出文统一裁判规则了, 下级法院“顶风作案”逆着最高院的意思作出相反的判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❼ 会议纪要具有法律效力吗
会议纪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会议纪版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权定事项。如果会议纪要仅仅作为记录会议情况之用,并在行政机关内部传阅,则不存在对外发生效力的问题。
简介: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从应用写作和文字处理的角度来探析,二者截然不同。会议纪要是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其撰写与制作属于应用写作和公文处理的范畴,必须遵循应用写作的一般规律,严格按照公文制发处理程序办事。
拓展资料:
会议纪要适用于一些大中刑的、比较重要的会议。这种会议往往具有方向性、专题性、专业性、形容性、学术性的特点,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作中的某项实际问题,会议本质精神,用至一些分歧意见等写出来。
其目的有二:一是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获得上级及时的指导;二是向下级传达;以便贯彻执行,因此,研究一般性问题的会议,尤其是一些规范较小的事务性会议,一般不写会议纪要。
❽ 法院的会议纪要能作为判决书的判决依据吗
法院的判决依据只可是法条。司法解释都只能作为一种办案思路,几乎不出现在判决书中,何版况会议权纪要。会议纪要其实是上一级法院,将研究司法解释和总结办案经验的基础上,对本院一般案件判决思路和判决依据的具体细化,就像法院的“公司章程”。判决书中说理部分只能引用法条,连司法解释都不能直接出现在判决书的“依据某某法”部分,会议纪要效力较司法解释更低,更不能直接出现在判决书的“依据某某法”部分。
不过,现实中会议纪要比司法解释更好用,更能为审判长提供准确的判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