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哄抬法律责任

哄抬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04 23:07:14

『壹』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要承担哪些责任

借疫情哄抬物价

,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根据《刑法》、“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规定,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且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涉嫌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情节严重的可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贰』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法律责任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违法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如果对政府指导价拒不履行者,会责令整改并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叁』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法律责任是什么

如果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违法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肆』 哄抬物价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或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国务院关於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已经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增加一条,作为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伍』 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要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业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业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第四十条 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有本法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所列行为,属于是全国性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属于是省及省以下区域性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

『陆』 深圳南山住建局:中介参与哄抬房价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4月9日,深圳市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严禁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主管部门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严格查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通知》提到,近日收到相关投诉,反映个别中介从业人员涉嫌恶意炒作、哄抬房价,对此情况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高度关注。
南山区住建局表示,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切勿背离中央关于“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法律与政策为房屋买卖双方提供专业意见及合理建议。凡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主管部门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严格查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请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切勿以身试法。
3月2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深圳有楼盘虽然对外号称售罄,实际现在转为内部消化,要缴纳所谓的“喝茶费”才能买房。而这笔喝茶费,动辄高达100万。
同时,爆料网友还给出了一份喝茶费内部报价单:其中一个楼盘116平方米4房户型总价1120万元,喝茶费100万元;89平方米3房户型总价816万元,喝茶费85万元。而另一个楼盘97-100平方米2房,喝茶费75万元。
所谓的“喝茶费”就是好处费、回扣。即不良中介以保证有内部人员提前锁定房源,能为购房者提前选房为借口,非法收取购房者的“喝茶费”作为拿房佣金。
事实上,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曾在4月3日发布《关于坚决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的通知》,其中提到,宝安区房地产市场近期相继出现购房缴纳“喝茶费”“更名费”的负面舆论,涉及新锦安海纳公馆、云玺锦庭、润恒都市名荟等多个楼盘。
对此,宝安住建局将从4月3日起开展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的行动。
宝安区住建局称,一旦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宝安区住建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列为房地产扫黑除恶和“楼霸”专项整治线索,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进行查处。二、暂停涉案楼盘全部房源网签权限。三、从严进行诚信惩戒。四、有变相强制服务并收取费用的,按照《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相关规定,按违法行为涉及商品房数量每套处10万元罚款。五、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我局将移交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
宝安区住建局要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相关规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即日起在营销中心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严格按照备案价格销售,接受购房人和社会监督,杜绝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

『柒』 哄抬物价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从重处罚。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服务立法决策 发布:2025-05-20 04:50:00 浏览:409
2020福州大学法律硕士录取名单 发布:2025-05-20 04:42:34 浏览:838
拿了介绍信去买标书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4:41:08 浏览:947
青少年多少岁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4:40:23 浏览:865
道德山顶 发布:2025-05-20 04:26:17 浏览:740
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条例 发布:2025-05-20 03:28:30 浏览:219
出台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发布:2025-05-20 03:24:12 浏览:10
公司法律诉讼管理制度 发布:2025-05-20 03:23:28 浏览:199
社会治安处罚法题库 发布:2025-05-20 03:19:25 浏览:20
六五普法经济法类内容 发布:2025-05-20 02:46:17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