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确立后就有法律效力吗
1. 遗嘱的法律效力可以怎么确认
一、遗嘱的法律效力可以怎么确认
一个遗嘱要产生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就我国继承法而言,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遗嘱人必须要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才具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二是遗嘱的内容必须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如果是被迫和欺骗而订立的违反遗嘱人内心真实意思的遗嘱,则是无效的。
三是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遗嘱人在所订立的遗嘱中,不能把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某些不能继承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共有人应得的财产等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作为自己的财产指定他人继承;遗嘱应当给胎儿留下必要的继承份额;不能取消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如果遗嘱的内容违反了上述规定,则违反的部分无效。
四是遗嘱必须具有法定形式。继承法第17条规定的遗嘱形式有公证遗嘱、口头遗嘱、以录音方式所作的遗嘱和书面遗嘱。除签名盖章,注明年、月、日外,口头遗嘱、以录音方式所作的遗嘱和书面遗嘱中的代书遗嘱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在场见证,并需要在代书遗嘱上签名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遗嘱纠纷如何打官司
1、诉前咨询或委托专业继承律师
2、确定纠纷管辖法院
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遗产既有动产又有不动产的,一般以不动产所在地,例如房屋所在地,为主要遗产地;如果动产有多项的,则以价值高的动产所在地作为主要遗产地。
3、写起诉书,准备起诉材料起诉立案
4、了解诉讼技巧,遗嘱继承相关法规
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就开始了,这时继承人多会将被继承人所留遗嘱拿出来要求继承遗产,往往会出现多份遗嘱,或是对遗嘱效力质疑的情况出现。如果您因为遗嘱继承发生纠纷了,可以先根据本文结合您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判断,如能协商解决,可以先协商,如不能就只能到法院打官司了。
延伸阅读:
什么人可以做遗嘱见证人
遗嘱怎么写?写遗嘱要注意什么?
遗嘱公证有效期是多长?
2. 确定遗嘱的法律效会有什么情况
公证遗嘱具有非常高的法律效力,主要有:
1、排除效力。公证遗嘱能够有效地确认遗嘱指定受益人的遗产继承人身份,而排除其他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从而有效实现遗嘱人对身后事务及财产的处置意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即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应优先按遗嘱确立的分配原则处置遗产,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才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由所有的合法继承人共同享有。虽然从法律上讲,只要是合法的遗嘱都会产生这种排除效力,但毋庸置疑的是,公证遗嘱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公证员按照严格的公证程序进行证明,能够更加合法、充分地体现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证明力更强,可信度更高,成为遗嘱人最希望采取的遗嘱形式。而实践证明,公证遗嘱的确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嘱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即使有其他利害关系人想要推翻遗嘱,也极其困难,鲜有成功案例。
2、优先效力。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指的是不同形式的遗嘱内容发生冲突,以公证遗嘱为准,即确认公证遗嘱为有效遗嘱,其他形式的遗嘱内容不再执行。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包括口头遗嘱、录音遗嘱、代书遗嘱、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就是体现在与其他四种遗嘱的效力比较上,首先,当有不同方式的遗嘱并存且内容发生抵触,应直接认定公证遗嘱效力更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其次,其他形式的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实践中,这一规定带来很多问题,有些人年老体弱时想变更、撤销公证遗嘱,却因为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或因听力、表达等各方面的问题被公证员认为是行为能力欠缺而不予受理。因此,对于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法学界争议很大,有很多法学专家认为这一规定侵犯了遗嘱人的遗嘱自由,应赋予遗嘱人以任意方式撤销在前遗嘱包括公证遗嘱的权力。
3、证据效力。公证遗嘱由公证机构以公证书形式做成,是一份具有特别证明力的法律文书。公证遗嘱除了指定受益人,对遗产进行处分以外,还有诸多证据功能。比如,遗嘱人在遗嘱中对于自己家庭关系的描述、对财产来源及权属的认定、对于立遗嘱原因的表达等等,都构成了法律上的“自认”,除非有相反的证据推翻,否则应都应当直接认定为事实。再比如,公证机构对于遗嘱人的立遗嘱行为进行证明,就是对遗嘱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确认,其核心是要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包括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作遗嘱的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公序良俗等。因此,一份合法有效的公证遗嘱,其内容和形式本身就是很好的证据,而且证据效力相当高,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3. 自己写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自己写的遗嘱有法律效力。自己写的遗嘱就是自书遗嘱,是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属于法定遗嘱形式之一,只要遗嘱的内容、格式合法,手写遗嘱是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分析】
手写遗嘱是有效的,手写的遗嘱也叫作自书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遗嘱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遗嘱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规定。遗嘱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这里所说的遗嘱有效要件,仅指遗嘱有效的实质要件。自己手写的遗嘱是否有效,应当根据是否符合自书遗嘱的相关条件来处理,如果符合自书遗嘱的相关条件的,则是具备法律效力的,那么显然是有效的,但如果遗嘱存在不合法的情况的,则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自己手写的遗嘱是属于自书遗嘱,自书遗嘱如果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上面规定的一般条件,那么就可以产生法律效力,对于自书遗嘱产生法律效力的有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1.自书遗嘱上面的全部有关于遗嘱的内容必须是由遗嘱人自己亲手来写下的。自书遗嘱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自己来书写的遗嘱,所以说必须是通过当事人自己的亲手来书写,也就是说,自书遗嘱是不可以给别人来代笔的,或者是使用某些工具,或者是复印工具等等来进行遗嘱的也是不可以的。自书遗嘱只可以是想要立遗嘱的当事人通过自己用笔来将自己遗嘱的意思给亲自记录下来,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当事人在书写字书遗嘱的时候不可以使用一些可以修改的笔来书写,比如说铅笔或者是其他可以修改的笔,因为遗嘱一经确立,是不可以通过后期自行涂改的,如果自行涂改已经确立好的遗嘱,那么遗嘱的效力就会失去。2.自书遗嘱上面有关于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立遗嘱的当事人要在遗嘱上面清楚地表达出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4. 《人世间》中,骆士宾写了遗嘱,这份遗嘱具有法律效益吗
遗嘱是具有法律效益了。
遗嘱中股份都给了儿子了。
他在跟周秉昆争执中受了很大的伤之后才觉得生命是很脆弱了,产生了立遗嘱的想法。之后也确实实行了,把大部分的股份都留给了儿子周楠,而且也是由着得力助手帮忙打理了。虽然说周楠已经死了,但继承权是可以由他的监护人受理了,也就是说到最后大半财产还是到了郑娟的手里了。不得不说情节发展得还是挺合大众的想法了,毕竟这女人很不容易了。
总之这份遗嘱还是具有法律效应,毕竟周楠在生前已满十八岁了,是可以有继承权了,突然死了也可以由他妈继续继承了!
5. 遗嘱一旦订立就是有效的吗
不一定。公民立遗嘱是依法处分个人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有效遗嘱需符合《继承法》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根据《继承法》第19 条、第22 条,下列遗嘱无效:
(1)限制、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2)受胁迫、欺骗而立的遗嘱;(3)伪造的遗嘱;(4)被篡改部分的遗嘱内容;(5)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遗嘱部分;(6)遗嘱未对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6. 应该怎样立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遗嘱是立遗嘱人依法处理自己生前所有财产及其它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处理个人财产,也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只要符合法定种类及相关要求就具有法律效力。
一、遗嘱的种类。对遗嘱的分类,从形式上对遗嘱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
1.自书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0条规定,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2.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3.录音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4.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5.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二、立遗嘱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自书、代书遗嘱中应当注意不要忘了由遗嘱人签名。
2.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且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订立的,在危急情况解除后能够用其他形式立遗嘱的,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如果不注意以上问题,就可能导致遗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另外,根据《意见》35条规定,继承法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如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确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三、遗嘱无效
1.见证人不适格的代书、录音、口头遗嘱无效。
《继承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意见》第36条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2.未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遗嘱部分无效。
《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意见》第37条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3.遗嘱的其他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情形。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7. 我现在怎样订立遗嘱比较有法律效益啊
订立遗嘱后到公证处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