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故意抽烟法律责任
Ⅰ 有邻居在楼道吸烟,有没有法律规定不许抽的,我可以报警吗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是禁烟的,楼道正在此列。
根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条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第十七条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
(三)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Ⅱ 楼下每天都在抽烟,还是开着窗户抽,烟老是飘到我们家,如何处理
我家楼下也是这样,每天随时不定位置抽,我们家没一处安全的地方,户型小,家里的宝宝早产,去沟通了还更加变本加力,我就想问问他们有权抽烟,那谁给他的权利强迫别人抽二手烟,现在所有门窗都关上了,家里很闷,为了宝宝透气去开窗吧,马上刺鼻的烟味儿就飘进来,真不知道那些说在他家有权抽烟有权强迫别人抽他二手烟的人什么人,素质太低,只考虑自己的权利,凭什么剥夺别人不抽二手烟的权利
Ⅲ 我在楼下抽烟 楼上说影响他了
你还是别坑害你楼上的邻居了,你自己想得肺癌难道还想拉一串垫背的,我身边已经好几个老烟枪发现肺癌了,其中一个肺癌晚期,癌细胞转移到脑壳去了,你想想现在抽起倒是痛快,等到癌细胞转移了,你就等着痛死吧
Ⅳ 楼下邻居抽烟楼上遭殃,怎么办
抽烟?香烟吗?这应该很难影响的到吧。
法律对抽烟一般没有禁止,即便是《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这类的条例,目前也仅仅限制乱扔垃圾等。
Ⅳ 办公楼禁烟职员楼下抽烟同时电话沟通客户,人事现告知违反公司制度。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烟已经吸了,还是吸取教训,以后把烟戒了,就不会再发生了,为了工作,为了工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还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把烟戒了吧。网友建议,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Ⅵ 楼下有人天天抽烟怎么办
他犯法了,
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含楼梯走廊
卫计委拟推新规在全国范围内控烟,个人违规最高罚500元
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
根据该送审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对于室内,送审稿明确,室内,是指有顶部遮蔽并且有两面以上侧墙的任何空间,包括楼梯、走廊、地下通道、楼道间等。
此外,送审条例还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
送审稿同时提出,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据调查,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每年,我国有136.6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和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总和。
2003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国生效。截至2012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法或控烟综合性立法,其中44个国家施行了全面无烟法律。但是,我国还没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方面的专门法律、行政法规。
Ⅶ 邻居抽烟严重影响楼下怎么办
找物业或者居民委
Ⅷ 楼下人抽烟飘到我家里,烟味很重,说了也不听,有什么方法治治他
不要直接与邻居冲突,也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
1、首先要直接找邻居谈话,也就是说明自己家里有烟味这个事实,如果对方还是不改,再多找几次。
2、可以给邻居送一些小礼品,缓和关系,然后提出这个要求,所谓破财免灾,邻里关系缓和点也好。
3、如果还是不行就直接找物业,让物业去调节,甚至可以找社区管理人员去调节。
归根究底,都是调节,没有其他的强制方法,要注意的是不要与对方发生激烈的冲突,也不要做出过激行为,否则会让事情变得严重。
(8)楼下故意抽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平时要多缓和邻里关系,以备有矛盾时好处理:
邻里之间在相处的时候,多在一起走动是很有不要的。如果赶上周末了,可与邀请邻居到自己家里来吃吃饭,一起喝喝酒。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或者出去买买菜。总之在一起多走动是很有必要的。
兴趣爱好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自己喜欢打羽毛球,如果邻居也喜欢的话,可以邀请他(她)和自己一起去玩;或者自己喜欢看电影逛街,那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记得叫上自己的邻居。如果你的邻居是你的朋友的时候,那么和邻居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好了。
Ⅸ 楼下抽烟飘到楼上怎么办
楼下有人抽烟,空气都是热气上升,飘到楼上是正常的。
你可以关上窗户,不让它飘进来就好了。
邻里之间,以和为贵。
Ⅹ 邻居抽烟经常飘到我们家,他算扰民吗
法律依据抄:(1)民法通则的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就是说吸烟的人吸烟是他行使自己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能够侵犯到别人的合法权益。
(2)物权法中的相邻权: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处理办法:可以协商,可以找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居委会也可以),实在不行就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