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预防家暴法律知识讲座方案书

预防家暴法律知识讲座方案书

发布时间: 2022-03-19 22:51:36

1. 陕西省正式施行反家暴法,如何有效防止家暴的发生

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事实上,不仅国内,世界范围内家庭暴力都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国不断根据自身国情及特点,探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新措施,最大限度内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
德国 谁施暴谁扫地出门
德国的反家暴法《防止暴力法案》设立了一项重要原则:“谁施暴,谁离开”,即施以家暴的一方会被赶出家门,并被禁止靠近、纠缠受害者。
警察如果认定存在家暴行为,会立即将施暴一方驱逐,同时没收其钥匙,禁止其再返回住所。拒不离开的会被警方拘留。
警方禁令最长14天。如果受害者担心禁令到期后仍有危险,可向法院提交足够证据,申请更长时间的保护令。保护令包括禁止施暴者回家、禁止在其他场所或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接触、纠缠受害者等。如果违反保护令,施暴者将面临一年以下监禁或罚款。
英国
揭家暴干预施暴者
英国政府2014年3月推出一项“家暴揭露计划”,给予个人“询问权”和“知情权”,个人可通过该计划直接向警方询问他们的伴侣或家庭成员是否有暴力倾向的记录。如果警方发现被询问的对象存在家暴记录,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向个人公开相关信息。
此外,英国还提出一个新项目Drive,调整以往关注受害者的角度,转而把救助目标转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将对有较高威胁的施暴者给予一对一的帮助教育,通过治疗手段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进行干预。
这一项目由多个社会救助机构提出,将首先在埃塞克斯、萨塞克斯等地试行,给施暴者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酗酒、吸毒以及精神问题。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有关就业、居住等方面的资助;而拒绝合作的施暴者则将受到警方的密切监视,严重者或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荷兰
强制通报重罚公务员
在荷兰,除了被公开的家暴案件以外,还有许多案件并未报案。警方估计,能够采取正确方式去警局报案寻求帮助的仅占家暴事件的20%,而从未报案而被隐瞒的家暴案件占到总数的80%。
为应对这种形势,2013年7月1日,荷兰开始实施“强制通报准则法案”,以期改变家暴事件“民不举、官不究”现象。荷兰的强制通报制度适用于教育、卫生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保健、社会工作以及刑事司法系统的专业人士,不仅要求他们通报疑似家暴情形,还规定了家暴识别的具体指标、步骤、报告程序和模板。
警察等公务员施暴有可能受双倍惩罚。荷兰检方发言人介绍,如果一名警察或其他公务人员(如消防队员、急救车驾驶员等)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检方将寻求使暴力实施者受到比普通人严重一倍的惩罚。荷兰警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警员家属是非常容易受到家暴的人群,而实施暴力的往往是警员自己。
美国
名人效应 快速保护
最大限度地利用明星效应,呼吁社会形成反对家庭暴力的意识,是美国营造家暴“零容忍”态度的重要方式。
去年,在素有“收视率之王”之称的橄榄球联盟总决赛“超级碗”中,20余个反家暴组织联合考特尼·考克斯和伊莱·曼宁等文体明星发起“NoMore”反家暴运动,并在比赛中场黄金时段针对橄榄球星在电梯中殴打未婚妻的家暴丑闻投放了公益广告。
很多明星也自发利用社交媒体,通过艺术手段传播反对家暴的声音。如摇滚歌手霍齐尔单曲“CherryWine”的音乐录影带即以反家暴为主题,由奥斯卡提名女演员西尔莎·罗南出演,并在社交网络上以“面对家庭暴力”的话题广泛传播。
在司法保障方面,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美国防范家庭暴力、保护受害者的重要行政司法手段。人身安全保护令分三种,分别是紧急保护令、临时保护令和永久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在侵害方不在场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申请,法官根据证据证词即可发放临时保护令。受害人存在紧急、现实危险的,警方即可联系法院系统发放紧急保护令,全部流程通常只需几个小时。
澳大利亚
拨专款加强儿童保护
在澳大利亚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起家暴事件,为此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此前宣布投入1亿澳元(约合4.68亿元人民币)解决澳大利亚的家庭暴力现象。
这些拨款用于在未来三年培训警察、社工和急救人员,在家暴多发地区设立配备法律援助和医疗服务的反家暴服务中心等。剩下的资金用于反家暴帮助和辅导热线服务,以及帮助施暴者不再重犯。
此外,澳大利亚法律不断细化对家暴具体表现的定义。为了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法律还规定让儿童听到或目击家庭暴力行为,或将儿童置于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之下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法律都明确予以制止。

2. 预防家暴的措施有哪些

家庭暴力防范技巧如下:

(一)在恋爱期间,观察对方是否有遗传的暴力倾向。如恋人未婚就动手打人,最好理智地离开他。

(二)重视婚后第一次家庭暴力,绝不示弱,让对方知道你不可忍受暴力。婚姻中充满了心理较量。

(三)如果你的配偶是心理变态,应找心理医生或求亲友帮助,设法强迫他接受治疗。

(四)受害后,要注意收集证明(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向熟人展示伤处,请他们作证;收集物证,如伤害工具等)。

(五)如经努力对方仍不改暴力恶习,离婚不失为一种理智选择。

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第43条、《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2的规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

3. 如何预防家庭暴力

一、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充分利用法律维权
我国现有关于维护妇女、老人、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逐步完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例如:设立分居制度,它作为同居制度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缓解夫妻双方的矛盾,避免草率离婚,还可以对防止婚内暴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刑事案件有积极作用;在民法上,因从侵权的角度看待家庭暴力,赋予受害方民事赔偿请求权,受害方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精神赔偿)。
二、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寻求社会支持
(一)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
(二)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
(三)建立类似于国外妇女庇护所性质的社会救助机构。以帮助受害人及时摆脱家庭暴力。
三、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道水准,制止、减少甚至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通过教育,借助舆论的力量,倡导良好的婚姻道德风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使不道德者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同时也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懂得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的重要,充分认识的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尊重。另外,通过多种渠道对弱势群体——妇女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使她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从根本上摆脱家庭暴力。
四、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争取司法援助
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也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从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务多种角度,治理家庭暴力问题。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均散见于各类法典,法条中并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途径,极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会实践。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也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行动有专项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任重而道远。随着家庭暴力的日趋增多和手段的逐步升级,整治家庭暴力、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讨回公道,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把家庭暴力问题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范畴,通过道德教育、舆论宣传、社会救助、法律规范等一系列系统工程,才能达到预防、制止、消灭家庭暴力现象的目的,使家庭暴力在新世纪成为历史性话题,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本文主要介绍了怎样防止家庭暴力,杜绝家庭暴力的对策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弱势群体防止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关键。如果在婚姻生活中,遇到家庭暴力的行为,最好聘请律师,寻求律师的帮助,律师是专门为当事人维权的法律专业人士。在律师的帮助下,当事人可以提前做好取证等措施,在诉讼中赢取更大的利益,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结合《反家庭暴力法》谈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出台,进一步彰显了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反对家庭暴力的坚定立场和一贯主张。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家庭成员权益的保护,反对家庭暴力。早在1934年中央苏区就制定了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此后制定的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都有反对暴力、保障家庭成员权益的相关内容。2001年婚姻法修改,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此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都针对家庭暴力做出了相关规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也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目标,规定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同时,我国还加入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等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历史一步步走到今天,国家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反家暴立法进程的一个历史性跨越。

5. 反家暴法实施两周年 如何预防家暴

预防家暴,我认为需要社会家庭和法律的相互关注和支持。


家庭暴力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婚姻家庭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家庭暴力不再局限于武力形式的身体伤害,而是更多以新的表现形式——家庭冷暴力开展,这对夫妻双方和婚姻具有更严重的杀伤性。

总之,反家庭暴力要通过法律来保护,同时也要家庭成员之间多多支持,相互沟通和理解。

6.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保护和规定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回规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答,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2、《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欧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

(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热点内容
法法治治 发布:2025-05-11 05:29:31 浏览:198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发布:2025-05-11 05:28:10 浏览:338
民法典晾晒 发布:2025-05-11 05:17:19 浏览:728
泰安法院拍卖 发布:2025-05-11 05:03:37 浏览: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不忠的定义 发布:2025-05-11 05:02:50 浏览:727
河海大学法学怎么样 发布:2025-05-11 04:55:31 浏览:101
民法典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05-11 04:52:33 浏览:595
公安交警执法规范 发布:2025-05-11 04:52:15 浏览:649
浅谈社会矛盾分析法 发布:2025-05-11 04:40:43 浏览:616
新的婚姻法女方提出离婚一方不离 发布:2025-05-11 04:39:11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