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借钱在微信上写借条有法律效力

借钱在微信上写借条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21 22:10:02

❶ 微信上发来的借条有没有法律效果

1、微信的聊天内容也是证据的一种,属于电子辅助证据。

2、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符合证据的规则要求,看其是否能证明要主张的。

微信上借条照片仅只能说明有借条存在不能作为借款的证据。所以要及时向借款人拿到借条才受法律保护的。

(1)借钱在微信上写借条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2014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并于当日起实施。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电子邮件、短信、微博客、网聊记录等电子数据形式可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

2月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一起“微信借条”案,对微信证据效力作出了判定。

张某是原告深圳牛樟芝制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李某是被告樟芝(上海)投资中心的法定代表人。2014年7月10日,原告向樟芝(上海)投资中心汇款人民币5万元,并在客户回单用途摘要一栏写上“借款”字样。

“借款后,两被告于7月11日写了一张借条,然后通过微信拍照的方式发给了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庭审中,原告律师当庭出示手机微信照片,证明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

原告所称的“微信借条照片”,载有“樟芝(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向深圳牛樟芝制药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币5万元”字样,借款人处有两被告印章。“借条”除日期外其余内容均为打印。

两被告则坚持认为,原告和被告樟芝(上海)投资中心不存在借款关系,原告系被告投资中心的合伙人,因各合伙人出资款均未到位,故原告出资5万元以保证被告樟芝投资中心正常运营。5万元不是借款,不应当返还。

对于客户回单,被告反驳道:“用途摘要是原告自行填写,是原告自己的意思表示。”至于微信照片,被告则对其真实性有异议。

原告则主张:“原告已经认缴了资本,只是没有出资。双方并没有就垫付费用进行过约定,原告也没有介入日常运营管理。被告将借款和公司设立资本混为一谈,没有事实依据。”

为证明“微信借条”的真实性,原告欲对微信进行公证,后因公证机关无法对真实性进行证明,故未能提供公证材料。

针对原、被告对5万元微信借条真实性的争议,主审法官冯静审理后认为,原告未能充分证明微信照片中的借条真实存在,也未能证明系争微信照片为被告方所发,故对微信借条的真实性,法院无法采信。

不过,被告在庭审中明确,5万元款项为原告的垫付款,待今后各出资人出资到位后再归还原告或者双方协议转为出资。同时,结合原告向被告樟芝投资中心汇款用途明确记明为“借款”等情况,法院依法认定涉案5万元系原、被告之间的借款。而鉴于原、被告未约定还款时间,故原告可依法随时向被告方主张还款。

此外,被告李某虽然是被告樟芝(上海)投资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但5万元并非其个人借款,故被告李某不是适格被告。

综上,法院依法判定被告樟芝(上海)投资中心归还原告借款人民币5万元。

❷ 用微信发借条有法律依据吗

微信发借条可作为诉讼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第2款、第3款: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

(2)借钱在微信上写借条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1、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须满足什么条件?

能作为证据的,都要满足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微信聊天记录也是一样的。在提交微信聊天记录后,庭审对提交的证据要做“三性”认定。

首先,是真实性——要确认微信聊天记录的使用人就是案件当事人。

其次,是合法性——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途径和手段要合法,不合法的会排除。

最后,是关联性——要确保聊天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被篡改,电子数据应保存在终端载体中。

2、微信聊天记录,如何保证证据效力

(1)保存原始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容易毁灭,平时应当注意收藏可能有用的语音记录。截图后,原来的聊天记录也应保存,否则对方否认时,将无从查证。

(2)注意微信内容的连续性。如果聊天记录涉及语音,语音应未经过处理,具有连续性、真实性。

(3)微信语音内容应尽量清晰、准确,双方就所谈论的问题及表态均有明示。

(4)尽量搜集除了微信内容之外的其他相关证据来佐证。

3、可以将聊天记录进行公证吗?

微信聊天记录也可以通过公证来保存证据。通常的做法是截屏保存聊天记录,但证明微信使用人是谁,也是公证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公证中证明微信使用人的身份,可通过下列信息获取证据:

(1)聊天中有能体现对方身份信息的内容;

(2)对方的微信是直接和手机号码绑定;

(3)通过朋友圈内容来判定,如发布本人照片,可以截屏保存,用来证明身份。

但请注意,做这类公证有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是本人的手机,本人的微信账号。如果申请人独自一人拿着老公的手机过来,要求公证老公和“小三”的出轨聊天记录、照片等,公证员肯定会拒绝。

不过法官则表示:公证过的微信聊天记录和没有公证过的记录,证明效力上是差不多的。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❸ 微信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您好,微信打的欠条,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欠条内容规范、齐全一样受法律保护。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一)标题。欠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二)正文。欠条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三)落款。落款要署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❹ 微信中的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微信借条有明确的借款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则微信借条有法律效力。如果微信中没有提到双方的借贷关系,甚至只有一个转账记录,那么如何证明转账为借贷是非常困难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

❺ 微信上打的借条法律上认可吗

不能一概而论。

❻ 在微信,写借欠条,法律承认吗,有效吗

我在微信里,写借条也是一样受法律保护。如果他在微信里写了欠条的话,他不承认的话你可以截屏给他们看。我觉得这样子也受法律保护。

❼ 微信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您所说的微信借条是指通过微信的方式将借条拍照发给对方或直接在微信聊天中书写借条内容后发给对方吗。这两种方式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过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明确出具借条的人和微信号的人是同一个人,所使用的微信号是出具借条的人本人注册,其主体身份是能够清楚明确的。因为如果出具借条的人与微信号的这个人不是通一个人,则会有争议,而且如果微信号不是出具借条的人的,则实际借款人(债务人)可能不会认可欠条这一事实。

❽ 朋友问我借钱.在微信上写的借条在法律上生效吗

摘要 有法律依据,但是可能证明力不够,加上你给他打款的凭证或者转账记录,可以确定你们之间的借贷关系,一点问题没有。

❾ 微信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微信借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需要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拓展资料:
一、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需要哪些证据辅助
1、银行的转账回单
2、取款凭证
3、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凭证等
二、微信欠条怎么写才受法律保护?
1、首先我们要能够确定借款人微信号是实名注册的,这样欠条的聊天记录才有法律效力。
2、次我们要写清楚内容,具体包括: ①借款金额; ②利息(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③借款起止时间; ④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全名(不要写昵称,一定要是身份证的全名)
3、这些内容清楚之后,我们还需要保存或保留相关证据,比如银行转账凭证、与借款本人的电话录音等。
4、借款时宜写“借条”,不能写“欠条”。因为“借条”是借款合同关系,“欠条”是债权债务关系,写借条可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的诸多麻烦。
5、总结:①借条内容一定要完整。 ②借款人双方微信一定要是实名认证的。 ③保存银行转账信息,和收款人借款录音。
三、微信借款注意事项有哪些?
操作环境:苹果XR , ios14.6 ,微信版本8.0.10
1、双方用微信商谈借款事宜的聊天记录,要完整保存,及时备份。聊天记录中,要有双方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借款用途等信息。通过微信转账后,出借人最好要求借款人做出明确回复,是否收到钱款,并约定还款期限。
2、出借人最好不要直接用微信钱包转钱给对方,而应先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钱充入微信钱包,再把钱转给对方,并可要求对方收到钱后“提现”至银行账户内。把钱转给对方时,可备注为借给对方的钱。钱款在短时间内从出借人账户进入借款人账户,加之当事人保存转账、聊天的记录,可以认定双方存在借贷关系 如今通过微信转账、发红包方式借钱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写正式的欠条,当事人尤其是出借方,应及时保留证据。
3、若仅凭转账记录,可能无法认定借贷关系。而要想让微信作为借贷证据的,则就必须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否则也是认定为借贷证据进行使用。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一十六条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

❿ 微信里开通了“借条”功能,微信借条具备法律效益吗

微信借条具备法律效益

用户在微信打开“腾讯电子签”小程序,可以看到“小借条”标签,选择“前往创建”即可使用“个人借条模版”创建借条。小借条分为“借给我”和“我借出”,在小借条中双方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选择借款金额、事由和借款期,并约定还款方式。小借条还具备“还款提醒”功能,还款日当天,平台会通过短信提醒借款人还款。电子借条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具备完全的法律效力。

热点内容
商法第6次任务0030 发布:2025-05-10 16:30:23 浏览:272
1995年劳动法双倍工资 发布:2025-05-10 16:29:41 浏览:404
民事必读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0 16:25:45 浏览:505
地方性法规属于 发布:2025-05-10 16:25:00 浏览:610
合同关系属于经济法吗 发布:2025-05-10 16:10:09 浏览:347
民法典谣言 发布:2025-05-10 15:53:02 浏览:660
石峰区法院 发布:2025-05-10 15:38:53 浏览:722
浙江城管执法条例 发布:2025-05-10 15:10:06 浏览: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库 发布:2025-05-10 15:00:10 浏览:688
行政法学自考名师 发布:2025-05-10 14:58:45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