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
Ⅰ 精神病患者写的保证书有法律效应吗
如果是患者病情发作时,或患者一直处于患病中写的,在法律上,他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那么这个保证书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Ⅱ 寻求法律援助 精神病患者的证言、证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何种情况可能被法官采纳
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或者是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其所说的证言、证词都是不具有法律回效力的,非发病期答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只要证明当时精神状态是清醒的,其证言证词是可以被采纳的。
《民法》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Ⅲ 精神病患者,监护人,怎么继承精神病人的财产
需要看监护人的身份,如果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其配偶、父母、子女,当然具有继承权。如果监护人是《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四)(五)项的,还需要看被继承人是否有其他继承人,但监护人可以依据继承法第十四条要求分得适当遗产。
法律依据: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姬矗灌匪弑睹鬼色邯姬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Ⅳ 精神病患者鉴定正常的情况下离婚有效吗
1、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时候作出的离婚决定有效。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精神病患者在鉴定正常的情况下,自愿表示离婚,并办理离婚证或者经法院办理离婚调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
最高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
65.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没有发病期间实施的,并且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应当认定有效。
Ⅳ 精神病人所签的房屋买卖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和精神病人所签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但是需要提供当时便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证据。
《民法总则》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精神病患者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扩展阅读
案例:丈夫带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协议离婚,发证单位竟顺利为他们办完离婚证明。昨日,从本报公益律师团获得:受女方委托,公益律师免费为黄女士提供法律援助,终让当地民政部门撤销离婚证明。
2014年3月,黄女士因精神状况不佳,被武汉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疑似精神疾病;同年6月,丈夫潘某便带着结婚7年的妻子到当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离婚手续。
黄女士父母得知此事,认为女儿是在精神不正常情况下,被潘某强行带到民政局办的离婚,按相关规定,应属无效证明。但发证单位却认为,离婚时,程序到位,双方表现正常。因此离婚证有效。
无奈之下,黄女士家人找到本报公益律师、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曹红玲寻求帮助。
接手此件法援案,曹律师调查案情,首先鉴定黄女士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当年8月,黄陂区法院接到申请,便委托武汉市精神病院司法鉴定所鉴定,鉴定结果黄女士为精神分裂症,同年11月,法院判决黄女士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其父为其监护人。
据此,黄女士父亲请曹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将当地民政部门及潘某告上法庭。
该区民政局认为,提供的材料属实,黄女士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如回答办事员提问,且签名按印也正常,没任何精神疾病的表现,婚姻登记人员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不能辨别其为精神病患者合乎常理。
潘某则认为,黄女士办离婚登记时具有完全民事能力,不能撤销。
曹律师数次了解情况,当查看离婚登记资料时,她发现黄女士的6处签名,每处都是签了划,划了再签,这一不正常的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
法庭上,曹律师出具黄女士精神疾病鉴定结果,并提供黄女士多处不正常的签名材料,认为其当时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提请法官参考。
历经3个月,法院终于判决:黄女士办理离婚登记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婚姻法相关规定,黄女士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不具备协议离婚能力。因此,她在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证无效。潘某如要离婚,需去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判决。
Ⅵ 我想问社区让精神病患者签责任书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真是精神病患者,则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应该没有法律效力。
请家属、监护人尽到监护、看管责任,倒是更实际的事。
当然了,从情感上,彼此关心,有个承诺,倒也无可厚非。
Ⅶ 精神病写的遗嘱在法律上有效吗
精神病是个笼统的说法,你要看他是否有精神正常的时候,如果有,那就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在他精神正常的时候,写的遗嘱则是有效的,要具体分析。还是请律师来帮助吧。
Ⅷ 精神病患者写的借条有效吗
精神病患者写的借条是无效的,但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时,则有效。
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发病期间为他人书写借据的行为,未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行为无效。且债权人无证据证实精神病人确已收到该借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的规定,精神病人出具的欠条是无效的。
欠条书写的注意事项如下:
1、欠条是付还欠物、欠款或索要欠物、欠款的凭据,所以在写欠条时不可潦草从事。同时欠条要好好保存,以防丢失;
2、欠条乃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一种借还凭证,一般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必要时可在立欠条时经由一定的法律程序,以防后患;
3、欠条务必要字迹清晰,不可涂改。若不得不改动的,则需由改动方在改动处加盖公章(私章)或个人签名。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为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法律上也明确规定了借条签订时的主体要求,借款人也不应当与精神病患者签订签订,一般可以与该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鉴定借条,这种情况下才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Ⅸ 精神病患者在生病期间写的借条有法律效力吗没有的话需要什么证据
应当没有法律效力。但如果他是向别人借钱,并打了借条,别人不知他是精神病患者,那么他的监护人负有还款义务。
Ⅹ 精神病患者的权利
她有继承权。继承权并不因为对方患有精神病而取消。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情况下做出的作证具有法律效力。
纵横法律网 路光亮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