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骗取廉租房补贴的法律责任

骗取廉租房补贴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22 18:19:51

Ⅰ 骗取低保金和廉租房如何处理

您好,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法律针对骗保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现实中,有的人骗取的低保金累计起来“数额较大”,这种用弄虚作假的方式骗取公帑做法,已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岂可姑息?
遏制骗保现象,一个是严惩,另一个是预防。一些人之所以能够骗取低保待遇,是因为有空子可钻。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家庭收入是认定低保户的基本条件,家庭财产也要作为重要依据。遏制骗保、关系保,除了强化惩处机制,更应该构建防范机制,如果防范不严,或者制度流于形式,骗保、关系保就不可能得到杜绝。
望采纳,谢谢!

Ⅱ 诈取廉租房补贴属于诈骗罪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我认为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就属于了。

Ⅲ 骗取廉租房的如何处理

骗取廉租房的处理如下:骗取廉租房住房保障部门不予受理,依法给予警告;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房的取消其登记,已经获得廉租房的责令退还并按市场价格补交房租。
【法律依据】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第二十九条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条
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

Ⅳ 贪污廉租房补贴款1.5万元,判什么刑法

你好,这是违反了刑法中的贪污公款罪,估计根据情节轻重预计是1-3年吧。

Ⅳ 公民骗取国家廉租房怎么处理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给予警告,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
以欺骗等不正手段,登记为轮候对象或者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登记为轮候对象的,取消其登记;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责令限期退回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逾期不退回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承租人自退回公共租赁住房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Ⅵ 骗租房补贴后果是什么

(一)骗租房补贴是指,假意签订租房合同套取国家廉租房补贴款。后果将是:租房协议被判定无效;法院将向向住房保障相关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要求对廉租房补贴相关备案手续及补贴款发放情况予以审查等;严重的被取消补贴资格。(二)【法律依据】:1、《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双方签订的租房合同如果要成立,前提之一就是双方具有建立房屋租赁关系的真实意思表示。骗租房补贴的协议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当属无效。2、骗租房补贴有损廉租房市场管理秩序,是对住房保障部门权威的挑战,法院有权向住房保障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整治不法行为。

Ⅶ 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骗取国家廉租房补贴,如果要进行处罚,应该依据哪些法律条例

根据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对方返还补贴,对方拒绝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同时可版以根据单位相关制权度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如果认为其不宜在单位继续工作了,可以根据相关制度予以辞退。并且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构以诈骗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建议该纠纷低调处理,以免造成其他不稳定因素,该单位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Ⅷ 骗取国家廉租房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以欺骗等不正手段,登记为轮候对象或者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登记为轮候对象的,取消其登记;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责令限期退回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逾期不退回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承租人自退回公共租赁住房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给予警告,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以欺骗等不正手段,登记为轮候对象或者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登记为轮候对象的,取消其登记;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责令限期退回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逾期不退回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承租人自退回公共租赁住房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热点内容
滨州市司法局 发布:2025-05-10 11:10:29 浏览:783
怎样和法官 发布:2025-05-10 11:07:42 浏览:58
大律师剧照 发布:2025-05-10 10:53:45 浏览:880
法院强制执行的执行费 发布:2025-05-10 10:37:58 浏览:869
温江法院法官 发布:2025-05-10 10:31:55 浏览:687
微信骂人立法 发布:2025-05-10 10:17:37 浏览:180
四川省名木古树保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0 10:16:53 浏览:974
出借证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0 10:15:57 浏览:762
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发布:2025-05-10 09:34:35 浏览:269
新婚姻法婚后继承的财产如何分配 发布:2025-05-10 09:34:29 浏览: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