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王力
A. 王力是属于近代还是当代
王力
王力教授,字了一,广西博白人。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1931年以《博白方音》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燕京大学讲师。1937年南下,任教于湖南长沙临时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大。1939年至1940年在越南研究东方语言。1946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学系,1948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任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随系并入北京大学,任教授。195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三届常委、《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王力先生一生致力于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成绩卓著。所著《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律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等,都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主编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创造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体系。王力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有《王力文集》行世。1985年8月,捐款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王力先生把粤方言的研究作为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音韵学著作《汉语音韵学》,王先生指出:"在汉语音韵学里,今音与古音有同样的价值。研究今音若不知古音,则不能得今音的系统;研究古音若不知现代方音,则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故二者有密切关系,不可偏废",并阐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学方法和基础。在著作的第7章 "现代音"的第42节里,写了汉语方音的五大系统,其中说明了粤音系的特徵;在第46节里,描写了广州音系的纽韵调系统。在另一著作《汉语语音史》第9章"现代音系"里, 也详细地说明了广州话的声韵调系统。
王力先生写的有关粤方言的著作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2年)、《广州话浅说》(1957年)。另外写了不少论文:《两粤音说》(1928年,清华学报,5:1)、《东莞方音》(1949年,岭南学报,10:1)、《珠江三角洲方音总论》(合著)(1950年,岭南学报,10:5)、《台山方音》(合著)(1950年,10:2)。
王力先生为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做了很多工作,写了《广东人学习国语法》(1951年)、《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5年)等的学习手册,写了《谈谈广东人学习普通话》(1956年,南方日报)、《粤方言与普通话》(1981年,语文杂志,7,香港)等文章。
B. 在哪能买到北京师范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现代汉语
你的问题打错了吧?并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王力主编的现代汉语。
可以给你提供相关信息:原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在很多高教书店都有经销。
C. 能不能介绍一下王力先生
王力先生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坛上著名的三大学者散文作家之一。这篇文章,谈的是请客这样的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但谈出了深度,谈出了文化味。文章中涉及的大量知识,引用的诸多名言典故,足证王力先生学识之丰赡。对中国人请客心理分析得入木三分,又见出作者对人心的深刻把握。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②,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③,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④,对泣牛衣⑤的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青蚨①在荷包里飞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来”的远景却是诱惑人的,在这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悭吝②者。当在抢付车费,抢会钞,或抢买戏票的时候,为了面子关系,不好意思不“抢”,为了荷包关系,却又不敢坚持要“抢”,结果是得收手时且收手,面子顾全了,荷包仍旧不空。最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抢他就放松,结果虽是“求仁得仁”,却变了哑子吃黄连,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不过,悭吝的人也未尝不请客;有时候,他们请客的次数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吝者必贪,贪者毕竟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于是他们想拿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请客吃饭,东西拣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饱,容易腻,而主人所费又不多。甚至连请几天,昨晚剩的菜今天还可以吃,虽然让客人吃别人的余唾颇为不恭,然而请客毕竟是请客,余唾吃了之后,仍旧不怕他不说一声“谢谢”。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权谋之外有权谋! 话又说回来了,请客真的是一种好风气吗?真的能联络感情吗?我曾经亲耳听见抢会了钞的人背面骂那让步不坚持要抢的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我又曾经亲耳听见吃了人家的酒饭的人一出大门就批评主人:五溜鱼只有半边,清炖鸡只有半只,烟臭如莸③,酒淡如水,厨子烹调无术,主人招待不周!可见中国既有了抢付钱的习俗,不抢付钱竟像是私德有亏,友谊有损;又有了滥请客的风尚,不请客的固然被认为不善交际,请客如果请得不痛快,那钱也只等于白花。勿谓郇厨既扰④,即尽衔恩;须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⑤未餍,微禄半销!“小往大来”的请客哲学真是害人不浅! 被请的人有时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钱财就得与人消灾,但是又没有拒绝的勇气,于是计划“还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其实这样设想是自寻烦恼。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也不怕被人请。如果有人抢着代我付车费或会钞,我就一声不响地,让我的青蚨“回龙”。如果有人请我吃大菜我就两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烦道一声谢,更不理会什么是一饭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国可以归真返璞,社会上可以少了许多虚伪的行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俭约和禁止宴会了。 1943年10月3日 ①选自《龙虫并雕斋琐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字了一。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著作收在《王力文集》里。 ②〔会钞〕旧时在饭店吃饭付饭钱叫会钞。 ③〔说项〕替别人说好话。唐代项斯被杨敬之器重,杨敬之赠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④〔儋石(dàn)〕形容家里存粮不多。石,为一石;儋,为二石。⑤〔对泣牛衣〕比喻夫妻共守穷困。牛衣,也称牛被,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用或草编成。 ①〔青蚨(fú)〕这里指钱。青蚨,本是虫名,也叫鱼伯。②〔悭吝(qiānlìng)〕吝啬,小气。③〔烟臭如莸(yóu)〕烟草的味道像臭草一样。形容烟草质量低劣。臭,气味。莸,一种臭草。④〔郇厨既扰〕旧时受人招待时所说的客气话,意思是吃了人家的饭,搅了人家。唐代韦陟袭郇国公,生活奢侈,精治饮食,时人称为“郇厨”。后来书函中谢人筵宴就说“饱饫郇厨”。⑤〔老饕(tāo)〕比喻贪吃的人。
D. 王力的人物成就
王力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 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正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例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如上文所列举的),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这种求实的学风,才能不断创新。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王力的学问博大精深,为学界所公认。他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后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把他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王力作为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建设非常关心。1986年2月20日向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首届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学员赠诗道:“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乡。禹迹茫茫多宝藏,原田每每足菰粱。献身甘愿为梁柱,许国当能促富强。永矢弗谖心似铁,匹夫有责系兴亡。”
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他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张用罗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专著《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参加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普通话以及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力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著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年)。 王力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国专攻实验语音学,著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1年)。他的《中国音韵学》(1936年,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一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广韵》音系)、古音学和等韵学的基本内容。此外,王力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韵的论文,例如《南北朝诗人用韵考》(1936年)、《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年)、《汉越语研究》(1948年)、《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年)、《古韵脂微物质月五部的分野》(1963年)、《先秦古韵拟测问题》(1964年)、《黄侃古音学述评》(1978年)、《古无去声例证》(1980年)、《〈经典释文〉反切考》(1982年)等以及《 汉语音韵》(1962年)、《楚辞韵读》(1980年)、《诗经韵读》(1980年)和《汉语语音史》 (1985年)等专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有分如下三类:
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启发,利用先秦韵字和谐声材料从与真、质(至)相对的脂部中分出与文、物(队)相对的微部,这个结论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
②在古韵部的构拟上,主张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阴声韵部都是开音节。对高本汉的学说(每个韵部有两个以上的主元音、阴声韵部大都收浊塞音尾 -□、-d 、-b、-r之类)作了修正。
③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它们又各分长短二类,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后来演变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就肯定了上古声调中除音高外音长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主张可以解释上古许多阴声字(即长入,中古多变读为去声)和入声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实,同时也与汉藏语系许多语言具有的元音分长短的普遍特征相类似。这个说法受到研究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者的重视。
王力自4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词汇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年)、《新字义的产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年)等文,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年)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他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词汇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著作。
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上、中、下,1957年~1958年)一书中。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年)、《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三书。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对中国2000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朱骏声、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 教材(1962年~1964年,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文献发表 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著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 学术著作 王力一生著作颇丰,主要如下: 1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64年 2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1977年 3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主编]/[王力等编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4 广州话浅说(王力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5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1951年 6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79年 7 楚辞韵读(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 诗经韵读(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9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 11 汉语音韵(王力著) 中华书局1980年 12 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84年 13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14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81年 15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64年 16 中国音韵学(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1936年 17 王力诗论(张谷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8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 19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华书局1954年 20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中华书局1954年 21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王力著) 中华书局1988年 22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3 汉族的共同语和标准音(王力等著) 中华书局1956年 24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1951年 25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 中华1980年 26 汉语讲话(王力) 文化教育1955年 27 汉语史稿(王力) 科学1957年 28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1980年 29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1980年 30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1980年 31 汉语音韵学(中国音韵学)(王力) 中华书局1956年 32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 商务1985年 33 王力文集(语言理论,中国语言学,古汉语概论,语法理)(王力) 山东教育1990年 34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词汇,文学语言,语文教学,古)(王力) 山东教育1990年 35 王力文集(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王力) 山东教育1990年 36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韵及其他)(王力) 山东教育1991年 37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王力) 山东教育1990年 38 诗词格律(王力著) 39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1962年 40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1950年 41 汉语浅谈(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64年 42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2000年 43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78年 44 爱(奢辣尔第著/王了一译) 商务印书馆1934年 45 半上流社会(小仲马著/王力译) 商务印书馆1931年 46 少女的梦(畦德著/王力译) 开明书店1931年 47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 48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49 词类(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50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王力) 中国科学院1955年 51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著) 开明书店1955年 5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E. 王力的人物评价
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南方日报》评)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光明日报》唐作藩评)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王力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既能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又能睿智缜密,周到细致,令人叹为观止。王先生非常勤奋,每天坚持9小时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读研究生,住在29楼,王先生每天坚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准时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动。王先生的论断是令人钦佩的不刊之论,著作都是传世的学术精品。(南开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马庆株评)
“有容德乃大”,无论是王先生的学术成就,还是王先生的为人处事,都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F. 怎样写学术论文 (王力 朱光潜等著 北京大学
写学术论文是一件让人焦头烂额的事情。弥缝现在就在忙活一篇1000+的英文哲学作文,想想就让弥缝头皮发麻。不得不说,长篇论文是学生的心头大患。当你选定好一个论题后,就得长篇大论几多页,不知让多少学生望而生畏。最近几个博客都翻译了lifehack.org上对于学生的如何写好研究论文的建议文章。弥缝在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后,把它们串在一起,在这里做个总结,希望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帮助。
论文破题技巧
提出强有力的主题。你的主题表明了你的意图:你打算在论文里阐述或证明什么。以下一些类型的主题可能会抓住你的(以及教授的)注意:
挑战某个误解。挑战某一普遍被接受的理论或其它类似于“人人都认为是如此”的东西,证明它其实并非如此。
找隐蔽的联系。比方说用科学理念来解释文学概念,反之亦然。举例说明:波尔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分析为观察哈姆雷特与这出戏次要人物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方式。这个主意是为了帮助你在观察或思考某一概念时能找到一条全新的让人惊讶的道路。
为“坏人”正名。为被普遍认为是“坏人”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正名,著名生物学家史蒂夫杰古尔德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大师,他撰文表示:拉马克,罗马主教八世——大多数人将他描述为科学进程上的阻碍者,实际上他是当时外科科学的佼佼者。找到被你的读者不公平对待或被恶意诽谤的人物或行为(提示:我会避免用这种方式对待希特勒,不管你写得多好,没人会欣赏你为此作的努力,并把希特勒当好人看的)。
时代技术、社会结构和文化解构经典作品。灰姑娘和简·奥斯汀笔下的爱玛在今天的合作社会会成为怎样的女人?牛顿和朱利叶斯·凯撒会如何使用苹果笔记本呢?
古时的技术、社会或文化传统思考现今社会。朱利叶斯·凯撒会怎样想杰克·韦尔或比尔·盖茨?简·奥斯汀会如何思考当今的职业女性呢?
利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资源。使用个人经验可以让你的论文既生动又明确——还能让你更投入到写作当中(谁不爱谈论自己呢?)
心中要有目标读者。绝对不要为了你的教授而写。想像你在对朋友或家人解释你的观点;想像这篇文章将成为《时代》的封面文章,或者在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为自己塑造一个目标读者,你就是在为他而写。论文很容易沦为让人觉得无趣和厌烦的文章,不仅仅是对你的教授,更可能是对你。只有这样你的写作才不会使人昏昏入睡,也使得文章目的更加明确,以及对内容提高了审核标准(扪心自问:“我这样解释,读者是否还有疑问呢?”)。
[延伸阅读:Angelived中文翻译上的《给学生的建议:研究论文如何破题》]
做好研究调查
围绕主题,制定计划。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研究调查。你要先写一份计划书,其中应当包括整个研究的进展步骤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务(比方说:9月20日前找到10份资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使用维基网络。维基是非常有用的网络全书,适合于快速查找事实,对某一主题增加粗略的了解。所以在开始研究前,为什么不Wikipedia一下?但是要注意的是,维基并不真正适合作为学院水平论文的参考资源,因为它缺少对学科课题方面细节的详细阐述。所以维基只适合作为你开始论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学科论文的组成的核心是远远深于和广于维基所能提供的。
一次只处理一个论点。不要试图一次把你的主题搞定。 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大概的感觉,为你需要了解的东西建立一份大纲。之后每次处理一个论点,在完成初稿之后,你就不难发现论点之间的联系。
整理好使用的参考书目和资源。这条是弥缝自己添加的。你所参考的书目和资源都应该整理存放好,第一是为了方便再次查阅;第二是论文结束时写参考资料时不再需要重复去找这些资源。
询问导师和图书管理员。除了网上找不完的资料,你可不要忽略身边能利用的人力资源。你的导师,可能在办公室里花时间等待,便是希望某位学生能够闯进来提出一个值得他们花长时间与你讨论的问题。友好的图书管理员,多数的图书管理员很高兴帮助你去找和你的项目相关的资料. 一些图书管理员甚至能将那些很难找到的信息定位到具体的一卷书中。所以不要浪费了哦~当然,也不要忘记向周围的学生们寻求指点帮助,说不定他知道的正好和你的主题相关。
[延伸阅读:Lifepro.cn翻译的《对学生的建议:如何做好研究》]
解决论文写作
提前开始。很多人却总拖到最后期限才着急起来,却常常不以为然。学期开学,教授就开始布置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去计划、研究、写作和检查论文。如果你有效利用了这段时间,不仅可以写出更好的论文,还能减少压力,也不至于在截止日期前要熬通宵或不能出去玩。所以开学之初,你就应该制定好计划,如两星期研究,两星期写作,两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审稿和校对。写作期间,你可以设定每天完成的字数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这个字数),设定结束的部分——当天停笔的位置应该是你第二天开始写的时候容易重拾思绪的地方,以免线索中断。
文章大纲。文章大纲可以说是你的思维导图,是你的文章将涉及的一系列要点,是你论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为大纲将中心内容揭示,并看出写作脉络。不管是以哪种形式,一个有效的提纲能帮到你很多。写的时候它能作为检测进度的尺子,能作为提醒,帮你确定文章是不是已涵盖了在列提纲时你想要表达的那几点,当你思绪凌乱时,它还可以提示你。一个好的提纲让你写作更加灵活,不用拘泥于从头写到尾,如果你的思绪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写你已经准备好的要点,比总考虑类似第七页还没决定写什么呢,我就不能先写第六页的问题要强多了。最后,手头上有个计划能帮你锁定目标,实现写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写到哪,以至不知所云了”,这正是许多学生正在做的事情。
从中间开始。不同作家写作时面临的同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想不出来如何开头。与其盯着一个空屏幕看到视网膜脱落,绞尽脑汁去想一个充满敬畏激情和意义深远的开篇,还不如跳过开头的介绍,直接进入第二段。当你完成后面部分,你随时可以回来写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过接着,你可能发现其实没必要这么谨慎,你会发现,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较于其它有意义的功能,它更常作为进入主题的暖身。
不要剽窃。剽窃不仅仅指从网上摘抄文章——剽窃是指从维基网络或其它网页复制段落而不标注出处或将引用部分用引号括起来,是指摘要别人的论点或使用别人的数据而不表明来源,是指任何出现在你文章没有标示来处,不属于你原创思想的一切。请你避免用任何方式使用其他人的作品,甚至说它本来就是你的。即使是正确的引用,你也应尽量减少使用别人的作品。一篇有一系列论点和对论点阐述的论文如果缺少自己的语言,那绝不会是一篇好论文,就算你的论点和阐述来自于已具有完美形式的参考文章或书目,也是没有意义的。
避免使用维基网络。维基并不真正适合作为学院水平论文的参考资源,因为它缺少对学科课题方面细节的详细阐述。所以维基只适合作为你开始论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学科论文的组成的核心是远远深于和广于维基所能提供的。
集中于与你文章的目的交流。重审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实现了你预设的目的,你期待读者从文章里读到什么,产生怎样的感情,你的每句话可以帮你实现吗,可以让读者充分理解吗。每句话都应指引读者的思维奔向你的结论。
校对校对。校对是一项完全与重审分离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确文章“结束”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这时你该好好注意语法了——明确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和动词,而且搭配正确。更正所有的拼写错误,特别是文字处理器检测不出来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器,但在校对过程中这只是开始,而不是最后步骤。一个很好的技巧是从后往前校对——先看最后一个单词,接着是倒数第二个,然后倒数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可强迫你的大脑脱离原先的文章顺序注意每个单词,意味着不受你记忆中想象的该写什么的干扰,看到你真正写下的东西。
做点总结。别把“总结”和“摘要”混为一谈。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两段应是你的论点最出彩的地方,千万不要老调重弹,只是重复文中的观点。你可以解释你的研究发现,提出你对文中数据的理解,描绘未来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现的事实的意义及重要性。结论应是论文的最强音,而不是软弱的摘要重述。
G. 王力 的具体介绍
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学术著作 [返回]
1 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4
2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77
3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主编]/[王力等编写])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4 广州话浅说(王力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
5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1
6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9
7 楚辞韵读(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8 诗经韵读(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9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10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8
11 汉语音韵(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80
12 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84
13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14 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81
15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16 中国音韵学(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 1936
17 王力诗论(张谷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
18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4
19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54
20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54
21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王 力著) 中华书局 1988
22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40.1
23 汉族的共同语和标准音(王力等著) 中华书局 1956
24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 1951
25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 中华 1980
26 汉语讲话(王力) 文化教育 1955
27 汉语史稿(王力) 科学 1957
28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 1980
29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 1980
30 汉语史稿(王力) 中华书局 1980
31 汉语音韵学(中国音韵学)(王力) 中华书局 1956
32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 商务 1985
33 王力文集(语言理论,中国语言学,古汉语概论,语法理)(王力) 山东教育 1990
34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词汇,文学语言,语文教学,古)(王力) 山东教育 1990
35 王力文集(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王力) 山东教育 1990
36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韵及其他)(王力) 山东教育 1991
37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王力) 山东教育 1990
38 诗词格律() 040a
39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2
40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 1950
41 汉语浅谈(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42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2000
43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8
44 爱(奢辣尔第著/王了一译) 商务印书馆 1934
45 半上流社会(小仲马著/王力译) 商务印书馆 1931
46 少女的梦(畦德著/王了一译) 开明书店 1931
47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1999
48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
49 词类(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7
50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王力) 中国科学院 1955
51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著) 开明书店 1950
52 汉语史论文集(王力著) 科学出版社 1958
53 江浙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
54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2000
55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 2000
56 中国语文概论(王力著) 商务印书馆 1939
评介 [返回]
语言学一代宗师——王力 [返回] 文:唐作藩
出处:《光明日报》2000年11月
王力(一九零零—一九八六)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王力,字了一,一九零零年八月十日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一九二四年到上海,先后入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一九二六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一九二七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一九三二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曾担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语言学系主任。一九五四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在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力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四十多部,论文二百多篇。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王力先生的治学具有突出特点。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例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如上文所列举的),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这种求实的学风,才能不断创新。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王力的学问博大精深,为学界所公认。他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后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把他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H. 王力名人故事的读后感
摘要 您好!很高兴你选择使用网络问一问咨询项目!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在这里我携手广大的问一问,工作人员以及答主。对你表示由衷的感谢!!!
I. 能说下王力,吕叔湘,高文凯,陈望道的代表作品和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么
王力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国专攻实验语音学,著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1)。他的《中国音韵学》(1936,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一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广韵》音系)、古音学和等韵学的基本内容。此外,王力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韵的论文,例如《南北朝诗人用韵考》(1936)、《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汉越语研究》(1948)、《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古韵脂微物质月五部的分野》(1963)、《先秦古韵拟测问题》(1964)、《黄侃古音学述评》(1978)、《古无去声例证》(1980)、《〈经典释文〉反切考》(1982)等以及《 汉语音韵 》(1962)、《楚辞韵读》(1980)、《诗经韵读》(1980)和《汉语语音史》 (1985)等专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有三: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启发,利用先秦韵字和谐声材料从与真、质(至)相对的脂部中分出与文、物(队)相对的微部,这个结论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②在古韵部的构拟上,主张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阴声韵部都是开音节。对高本汉的学说(每个韵部有两个以上的主元音、阴声韵部大都收浊塞音尾 -□、-d 、-b、-r之类)作了修正。③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它们又各分长短二类,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后来演变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就肯定了上古声调中除音高外音长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主张可以解释上古许多阴声字(即长入,中古多变读为去声)和入声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实,同时也与汉藏语系许多语言具有的元音分长短的普遍特征相类似。这个说法受到研究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者的重视。
王力自4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词汇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新字义的产生》(1942)、《理想的字典》(1945)、《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等文,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他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词汇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著作。
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上、中、下,1957~1958)一书中。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三书。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对中国2000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朱骏声、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
编的《古代汉语》 教材(1962~1964,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他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张用罗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专著《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参加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普通话以及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力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著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
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 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正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J. 王力是谁
王力,中国语言学家、诗人。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著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
王力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国专攻实验语音学,著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1)。他的《中国音韵学》(1936,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一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广韵》音系)、古音学和等韵学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