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法律效力
这是私证,证明民来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源性,需要两名证人。而且律师见证,必须强调“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司法证书)和执业律师,以便法院采信。(公证书,法院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书的证明效力)
除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政府决定等“法律规定”,按照法律位阶,低位法不能与高位法冲突外,民间组织、个人的文件、行为与“法律规定”没有冲突(合法)的,都有“效力”。
见证行为符合民法关于“两个证人”的规定,所作出的见证就有效。
——————
代书者也是证人,他不会闭着眼睛写字。但是作为证人(见证人),不能与继承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有特殊利益关系。
❷ 宪法的指引和协调作用包括哪些内容
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但有自身的特点:就指引的主体而言专,包括国家机关属、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就指引范围而言,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指引的效力而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
协调作用是宪法对于整体社会的作用,宪法通过调整各种社会行为,不仅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而且也使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和谐的互动关系。
❸ 继承法业务操作指引》有法律效力吗
指引是根据法律确定的操作规范,指引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❹ 地方法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立法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外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据此规定,地方法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审判业务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颁布了《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该《意见》首次规范了上下级法院间的审判业务关系。其中第九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案件、制定审判业务文件、发布参考性案例、召开审判业务会议、组织法官培训等形式,对辖区内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业务工作进行指导”。
该《意见》首次对高级人民法院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亟待统一法律适用、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时如何指导下级法院工作作了指引,使得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了特定的称谓——审判业务文件;而且根据该条第2款的要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审判业务文件,应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发现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审判业务文件与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相抵触的,应当责令其纠正。”
二、地方法院无权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尽管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意见的形式明确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制定审判业务文件的形式来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使得该类规范性文件得到了正名,然而,无论是198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不应制定司法解释性文件的批复》(下称《批复》),201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通知》(下称《通知》),还是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下称《立法法》),当中均对地方法院是否可以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规范性文件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批复》规定“具有司法解释性的文件,地方各级法院均不应制定”。
2、《通知》规定“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辖区普遍适用的、涉及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等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书中援引”;“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制定的带有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应当自行清理。凡是与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相抵触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应当予以废止”。
3、《立法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外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据此,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审判业务文件应是供审判人员参考、带有指导性意义的非涉及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而且,这种规范性文件应是非强制性,这也是其与法律、司法解释等的最大区别,否则,将难以理解《通知》中阐述到的“不得在法律文书中援引”的规定。对于地方法院已经制定并实施多时的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督促地方法院进行一场彻底的清理活动,真正履行其监督地方法院审判工作的职责,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法律所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能够落实到位。
❺ 营改增政策指引的法律效力
施工预缴注册申报具体参照36号营改增文件关于建筑业营改增指引: 六、版纳税跨县(市权、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范围 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指单位体工商户(简称纳税)其机构所外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 纳税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由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家税务局决定否适用本办 其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本办 七、纳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交税款 ()纳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应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纳税义务发间计税向建筑服务发主管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主管税机关申报纳税 《建筑工程施工许证》未注明合同工期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工期20164月30前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选择简易计税计税建筑工程项目 (二)纳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规定预缴税
❻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区别
(1)时间效力不同: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实施是否给人们或社会带来某种有效的利益和好处,是否满足了人们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目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
(2)层面不同:从宏观层面看,法律效益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内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指法律本身之外的社会各项收益与成本之比,具体包括法律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法律的内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运转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具体包括立法效益、执法效益、司法效益、诉讼效益、守法效益等。
(6)指引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❼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具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内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容》。该《指引》于2012年2月21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监发〔2012〕15号印发。《指引》分总则、理赔管理、流程控制、理赔服务、附则5章107条,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❽ 请问工商局网站上的办事指南有没有法律效力
你可以主张,但指南不具有法律效力。
❾ 行政监管机关颁布的指引的效力是什么如银监会颁布的《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 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 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内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容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