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食物中毒怎法律责任
1.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当如何处理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将依法追责。
市教委表示,各区教委要严格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督促学校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与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幼儿园)、供餐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以学校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
通知中还强调,对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管理责任或履行不到位导致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集体食物中毒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通知提出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供餐企业和自建食堂的管理。首先采用外送餐供餐的学校要对供餐企业实施严格的准入管理。供餐企业必须通过区教委统一组织招标,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遴选供餐企业的重要标准,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学校外购集中用餐应当为当餐加工,不得采购冷食类、生食类、裱花糕点以及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
同时,对于学校自建食堂也要加强日常管理,要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严禁采购、宰杀活禽,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原则上不得制售冷食类、生食类、裱花糕点以及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
2. 我们跟旅游团去海边集体食物中毒怎么赔偿
这个例子给你看看,差不多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中国法院网讯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日前宣判一起游客在旅游途中食物中毒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法院一审判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业主丁明喜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李女士经济损失2987.32元。同时判令山东省日照市某旅行社、江苏省镇江某旅行社对上述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006年7月21日、22日,李女士报名参加日照某旅行社、镇江某旅行社两旅行社组织去山东日照旅游。旅游期间游客的食宿均由日照某旅行社组织安排。2006年7月22日中午12时许,李女士和其他游客被日照某旅行社安排在日照普日大酒店集体就餐,当时的食谱有鱿鱼烧豇豆等。
吃完午饭后,李女士就随团乘车返镇,途中与其他游客相继发病,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由于病情严重,李女士去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经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截止同年7月24日下午,该批游客中共有20人出现症状,17人去医院就诊。经镇江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镇江市卫生监督所调查包括原告在内的20人病症系由副容血性弧菌污染食物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根据副容血性弧菌致病特点及该病潜伏期临床特点,2006年7月22日的中餐是导致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由于被告丁明喜所经营的日照市普日大酒店提供的食物不卫生,日照某旅行社、镇江某旅行社未能注意和制止,导致李女士的食物中毒。李女士因此起诉要求酒店和旅行社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检测费3200元、医疗费1635.32元、误工费16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72元、护理费160元、营养费6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元等合计5387.32元。
法院受理后与2006年11月8日、12月1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已于2006年11月29日在工商部门办理了注销登记。被告丁明喜为原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业主,系个体工商户。被告丁明喜辩称,我方无法确认原告到我酒店就餐,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和镇江市卫生监督所作出的调查报告不符合有关法定程序,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日照某旅行社辩称,2006年7月21日至7月22日我社接待镇江某旅行社客人38名,李女士为其中客人之一,7月22日中午我社安排原告等38人在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就餐。
被告镇江某旅行社辩称,李女士参加我社的赴日照市旅游,2006年7月22日中午在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就餐,引起食物中毒。
京口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原日照市东港普日大酒店由于过错提供了不合格菜肴致原告食物中毒,侵害了原告的身体健康,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该酒店已经注销,应当由其业主被告丁明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日照某旅行社、镇江某旅行社作为经营旅游业务的单位,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具有相应注意义务。原告的人身损害与被告日照某旅行社、镇江某旅行社组织旅游的行为具有原因力上的联系,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被告丁明喜称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不符合有关检测程序,镇江市卫生监督所出具的调查报告不符合有关认定程序,未能举证证实,本院不予支持。
据此,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京口区法院作出前述判决。
3. 食物中毒,饭店怎么赔偿
受害人可与侵权人协商,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向赔偿义务人提出赔偿。同时,向卫生部门检举该饭店以及在派出所报案。 饭店如果调查属实严重会触犯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严重后果一般就是行政罚款和赔偿,详细的法律法规参考下列法条。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或者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本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6081104
4. 食品安全法律包括食物中毒但是商家不管该怎么办
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然后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赔付。以下是具体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
(一)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未及时组织整治,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
(三)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
(四)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未确定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未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二)未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按规定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
第一百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
(一)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
(二)未按规定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未及时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者蔓延;
(三)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不良社会影响;
(四)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准予许可;
(五)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后,未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或者未按规定相互通报;
(二)未按规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不履行法定职责,对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配合,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第一百四十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违法实施检查、强制等执法措施,给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一百四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我食物中毒怎样维权
本案属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6. 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怎么处理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除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外,如果学生经抢救医治全愈,将产生有关交通费、家长误工损失、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赔偿支付的处理工作。如果致残或死亡的,还有伤残评定、伤残赔偿金、丧葬事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抚慰金等赔偿支付的善后处理工作。在日常学生食物卫生管理与食物中毒事件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原因较多,排除人为因素,从饮食角度上讲,细菌、毒素、自然毒素以及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发生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弄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及可能性,根据个案事实、现象与证据作出准确判断,以及及时、正确地处置。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上,除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执行外,必须禁止可能产生食物疾病菜品、制作加工工艺,如豆角、豆奶、生芽土豆、甜豆浆、生菜、拌菜、凉菜等禁止在学校食堂出售;供餐时食堂内的食物器具、免费菜汤必须有专人看官运亨通,防止意外发生与事故隐患。二是密切注意学生利用或假报食物中毒、胃肠疾病逃课或做他事的情形。学生报案后,由校医作初步诊断,根据现象与证据及时作出准确、综合的判断,要求学生立即上医院检查、检验,或者要求学生及家长提供学生呕吐物送防疫部门检验,查明病因及病源,以便分清责任。
7. 食物中毒后怎么办
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物媒介,吃进有毒物质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它的特点是:大多数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特别是群体暴发时,在短时间内出现许多病人;同一起食物中毒的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病人间不传染。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尽快通过催吐、洗胃及导泻等方法排除毒物。 食物中毒后不久,在毒物尚未完全吸收时,催吐是最好且简单有效的方法。若患者胃内的食物量过多,催吐比洗胃更实用,因固体物质多容易堵塞洗胃管。催吐的条件是患者意识必须清醒,因为给昏迷者催吐易引起并发症。若中毒后已发生剧烈呕吐,可不必催吐。 催吐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用筷子或牙刷把刺激后咽壁,口服催吐剂效果也很好。临时用温盐水或温开水一杯,加10%至20%滴碘酒喝下去,均可刺激胃壁收缩,达到催吐的目的。催吐药可选吐根糖浆20毫升至30毫升,或用吐酒石0.1克。洗胃、导泻要去医院,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经催吐、洗胃、导泻等排除毒物后,体内会呈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应及时补充水分、盐和维生素,并静养休息。 一旦疑为食物中毒,特别是群体性中毒,要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封存可疑食品,注意保存患者的呕吐物及大便,给医务人员了解中毒性质和病人治疗提供依据。属于消费引起的食物中毒,消费者应向店方要求赔偿。在《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法》、《食品监督法》上,对消费者食物中毒后要求赔偿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
8. 食物中毒,该怎样进行索赔
你们属于群体性食物中毒,应该立即向当地的卫生监督所投诉,由卫生监督的人对该餐馆的食物进行采样,同时帮你们向餐馆索赔,应该可以成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http://www.si.gov.cn/flfg/spws/200601/t20060112_34550.htm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三十八条 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控制措施。
第三十三条 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
(五)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
(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