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沒写带薪休假
① 企业没有带薪年假合法吗
企业没有带薪年假并不合法。
带薪年假是员工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按照法律规定享受的带薪休假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并确保员工能够依法享受这一权益。
首先,带薪年假是法律规定的员工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XX条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应当享受带薪年假。这一规定明确了员工的带薪年假权益,并赋予了员工在符合条件时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因此,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有责任依法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
其次,企业不提供带薪年假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或者提供的年假天数少于法定标准,那么企业就构成了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给予劳动者年休假或者未支付年休假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此外,带薪年假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忠诚度提升。通过提供带薪年假,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带薪年假也有助于员工调整身心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
企业没有带薪年假是不合法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依法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带薪年假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忠诚度提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22条规定: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26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② 员工年休假劳动法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了国家带薪年休假制度,规定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劳动者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务院制定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根据该条例,职工的累计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天数也有所不同:不满10年的为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为10天,满20年以上的为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职工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例如寒暑假天数超过年休假天数、请事假累计超过20天且单位不扣工资等。
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虑职工的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可以集中或分段安排,但应在同一年度内完成。在实际操作中,休假方式和计算方法各异,如年级薪资按照国家规定计算,而产假等其他假期则由公司自行规定。
关于带薪休假是否可以出卖或转让,我国《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普遍认为带薪休假具有个人属性,不可出卖或转让。职工在带薪休假期间工作,应额外支付报酬。如果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假,需经职工同意,并按职工日工资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
职工可以替班,在带薪年休假期间代替他人工作,但需经单位领导同意,并遵守企业内部规定。替班不算作被替职工的误工,也不支付加班费。
以上信息旨在提供帮助,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至第五条: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