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冒名签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冒名签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5-15 05:29:58

1. 冒充别人在合同书签名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冒名顶替签订合同时,合同是虚假意思的表示,所以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情节严重还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 冒名诉讼的法律后果

法律主观:
一、冒签名法律后果
冒用他人签名承担所签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后果,需赔偿被冒充人及签名对方人的损失。此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若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同样需承担法律责任。
二、伪造他人签名罪责
伪造他人签名构成诈骗罪。若用以制造伪证,则构成伪证罪;若用以伪造政府公文,情节将更为严重。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伪造签字需负法律责任。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结合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危害后果等判断。
三、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利用经济合同诈骗财物数额较大者,构成诈骗罪。
四、法律后果及量刑
行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认定其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1. 明知无履行能力或有效担保,采取欺骗手段签订合同。
2. 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交付的货物、货款等逃跑。
3. 挥霍对方交付的货物、货款等,无法返还。
4. 使用对方交付的货物、货款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无法返还。
5.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等,拒不返还。
6. 以支付部分货款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拒不支付其余货款。
综上,冒签名及伪造签名行为均需承担法律责任。了解相关法律后果,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热点内容
司法鉴定理工大学 发布:2025-05-15 11:24:45 浏览:597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全文 发布:2025-05-15 11:22:41 浏览:859
信访条例问答 发布:2025-05-15 11:21:44 浏览:618
拆迁分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5 11:20:58 浏览:47
浙江大学法学系 发布:2025-05-15 11:12:08 浏览:548
常见的部门规章 发布:2025-05-15 10:55:36 浏览:420
泽法学生 发布:2025-05-15 10:51:20 浏览:369
湖南省法律服务所条例 发布:2025-05-15 10:46:57 浏览:868
咨询劳动法电话 发布:2025-05-15 10:32:30 浏览:62
司法行政人员包括哪些 发布:2025-05-15 10:05:53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