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的条例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的条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8-17 10:47:26

⑴ 劳动合同法6条规定有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六条规定有:对于劳动者超过一个月但是不满一年的拒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处理,法律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每月的两倍工资,并且还要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法》6条规定有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六条【超过一月不满一年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一款是关于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终止劳动关系的规定;

第二款是关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两倍支付工资起止时间的规定。

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本条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在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即使支付了两倍工资,仍须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且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算。

实践中,除了用人单位的原因外,还存在因劳动者原因导致迟迟无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现象。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书面提出与劳动者补订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不补订,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劳动关系,但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两倍工资支付的起止时间。

(1)起算日。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是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后时间。超过一个月仍然未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才应当承担向劳动者两倍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因此应当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

(2)截止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满一个月的次日起不满一年内,只要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改正了违法行为,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则可自补订书面劳动合同之日起不再向劳动者两倍支付工资。即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两倍支付工资的截止日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最后,如果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违法的,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彼此都明确劳动合同的条款,并且认同,这样签订的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益,如果是在威胁或者欺骗的情况下签订,那么法律上是无效的。

⑵ <劳动合同法》第36.37.38.39,40,41,42,43,44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⑶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全文条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全文条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至第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程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分支机构订立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标准、专业技术培训费用的承担等。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七条:明确了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以及经济补偿的相关规定,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等情形。

四、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二条:针对劳务派遣这一特殊用工形式,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用工单位的义务、劳务派遣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以及经济补偿等。

五、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赔偿等。

六、附则 第三十六条至第三十八条:规定了违反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行为的投诉、举报处理程序,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条例的施行日期。

以上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各个环节,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和保障。

⑷ 鍔冲姩娉曠72鏉″唴瀹规槸浠涔

鍔冲姩娉曠72鏉″唴瀹规槸浠涔
鍔冲姩娉曠72鏉¤勫畾浜嗗姵鍔ㄥ悎鍚岀殑璁㈢珛銆佸饱琛屻佸彉鏇村拰瑙i櫎鐨勭浉鍏冲唴瀹广
鍏蜂綋鏉ヨ达紝璇ユ潯瑙勫畾浜嗕互涓嬪唴瀹癸細
1銆佺敤浜哄崟浣嶈嚜鐢ㄥ伐涔嬫棩璧峰嵆涓庡姵鍔ㄨ呭缓绔嬪姵鍔ㄥ叧绯伙紝搴斿綋璁㈢珛涔﹂潰鍔冲姩鍚堝悓銆
2銆佸姵鍔ㄥ悎鍚岀殑璁㈢珛搴斿綋閬靛惊鍚堟硶銆佸叕骞炽佸钩绛夎嚜鎰裤佸崗鍟嗕竴鑷寸殑鍘熷垯銆
3銆佸姵鍔ㄥ悎鍚岀殑灞ヨ屽簲褰撴寜鐓ф硶寰嬫硶瑙勭殑瑙勫畾鍜屽姵鍔ㄥ悎鍚岀殑绾﹀畾杩涜屻
4銆佸姵鍔ㄥ悎鍚岀殑鍙樻洿搴斿綋缁忕敤浜哄崟浣嶄笌鍔冲姩鑰呭崗鍟嗕竴鑷达紝骞堕噰鐢ㄤ功闈㈠舰寮忚繘琛屻
5銆佸姵鍔ㄥ悎鍚岀殑瑙i櫎搴斿綋鎸夌収娉曞緥娉曡勭殑瑙勫畾鍜屽姵鍔ㄥ悎鍚岀殑绾﹀畾杩涜岋紝骞朵緷娉曠粰浜堢粡娴庤ˉ鍋裤
鍔冲姩娉曟槸璋冩暣鍔冲姩鍏崇郴浠ュ強涓庡姵鍔ㄥ叧绯绘湁瀵嗗垏鑱旂郴鐨勫叾浠栫ぞ浼氬叧绯荤殑娉曞緥瑙勮寖鐨勬荤О銆傚悇鍥藉姵鍔ㄦ硶鐨勮〃鐜板舰寮忎笉鍚岋紝浣嗗ぇ閮藉寘鎷浠ヤ笅鍩烘湰鍐呭癸細
1銆佸姵鍔ㄥ氨涓氭硶锛屽姵鍔ㄥ悎鍚屾硶锛屽伐浣滄椂闂村拰浼戞伅鏃堕棿鍒跺害锛屽姵鍔ㄦ姤閰锛屽姵鍔ㄥ畨鍏ㄤ笌鍗鐢燂紝濂冲伐涓庢湭鎴愬勾宸ョ殑鐗规畩淇濇姢鍒跺害锛屽姵鍔ㄧ邯寰嬩笌濂栨儵鍒跺害锛岀ぞ浼氫繚闄╀笌鍔冲姩淇濋櫓鍒跺害锛岃亴宸ュ煿璁鍒跺害锛屽伐浼氬拰鑱屽伐鍙傚姞姘戜富绠$悊鍒跺害锛屽姵鍔ㄤ簤璁澶勭悊绋嬪簭浠ュ強瀵规墽琛屽姵鍔ㄦ硶鐨勭洃鐫e拰妫鏌ュ埗搴︾瓑銆
2銆佸姵鍔ㄦ硶鏈鏃╁睘浜庢皯娉曠殑鑼冨洿锛屽崄涔濅笘绾浠ユ潵锛岄殢鐫宸ヤ笟闈╁懡鐨勫彂灞曪紝鍔冲姩娉曞湪鍚勫浗鐨勬硶寰嬩綋绯讳腑鏃ョ泭鍗犳湁閲嶈佺殑鍦颁綅锛屽苟閫愭笎鑴辩绘皯娉曡屾垚涓轰竴涓鐙绔嬬殑娉曞緥閮ㄩ棬銆
3銆1802骞达紝鑻卞浗璁浼氶氳繃浜嗕笘鐣屼笂绗涓閮ㄥ姵鍔ㄦ硶鈥斺斻婂﹀緬鍋ュ悍涓庨亾寰锋硶銆嬶紝绂佹㈢汉缁囧巶浣跨敤9宀佷互涓嬬殑瀛﹀緬锛屽苟瑙勫畾宸ヤ綔鏃堕棿姣忔棩涓嶅緱瓒呰繃12灏忔椂锛屽悓鏃剁佹㈠仛澶滅彮銆
4銆佸崄鏈堥潻鍛藉悗锛1918骞磋嫃缁村焹鏀垮簻棰佸竷浜嗕笘鐣屼笂绗涓閮ㄧぞ浼氫富涔夊姵鍔ㄦ硶鍏革紝骞朵簬1922骞撮佸竷浜嗘柊鐨勩婅嫃缁村焹鍔冲姩娉曞吀銆嬨
5銆佹棭鍦1931骞11鏈堜腑鍥藉叡浜у厷棰嗗肩殑涓鍗庤嫃缁村焹宸ュ啘鍏电涓娆″叏鍥戒唬琛ㄥぇ浼氬氨閫氳繃浜嗐婁腑鍗庤嫃缁村焹鍏卞拰鍥藉姵鍔ㄦ硶銆嬨
6銆佹柊涓鍥芥垚绔嬪悗锛屼腑鍥藉厛鍚庡埗瀹氫簡銆婂姵鍔ㄤ繚闄╂潯渚嬨嬨併婂姵鍔ㄤ繚闅滅洃瀵熸潯渚嬨嬨併婂姵鍔ㄤ簤璁璋冭В浠茶佹硶銆嬨併婂コ鑱屽伐鍔冲姩淇濇姢鐗瑰埆瑙勫畾銆嬨併婂姵鍔ㄦ硶銆嬨併婂姵鍔ㄥ悎鍚屾硶銆嬬瓑涓绯诲垪鍔冲姩娉曞緥娉曡勶紝杩欎簺鍜岀浉鍏崇殑鍙告硶瑙i噴涓璧凤紝鏋勬垚浜嗗箍涔変笂鐨勫姵鍔ㄦ硶銆傜嫮涔変笂鐨勫姵鍔ㄦ硶锛屼粎鎸囥婁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鍔冲姩娉曘嬨
缁间笂鎵杩帮紝鍔冲姩娉曠72鏉℃槸鍏充簬鍔冲姩鍚堝悓璁㈢珛銆佸饱琛屻佸彉鏇村拰瑙i櫎鐨勯噸瑕佽勫畾锛屽逛簬瑙勮寖鐢ㄤ汉鍗曚綅鍜屽姵鍔ㄨ呬箣闂寸殑鍔冲姩鍏崇郴鍏锋湁閲嶈佹剰涔夈

⑸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章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山罩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三条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庆慧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条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第九条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第十一条 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内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第十四条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第十五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逗差闹用。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五)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七)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八)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九)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十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十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第二十二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第四章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第二十九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法津责任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第三十五条 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⑹ 请问谁能告诉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至五十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至五十条是第四章的内容,内容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你想解除劳动合同,按我说的做,应该可以拿回你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之情形,你在任何时候解除劳动合同,都可以根据第46条规定获得经济补偿,注意,必须根据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否则没有补偿。

下面是正确解除劳动合同的全套办法,包括用人单位应该给你什么,可能会发生损害你权益的事及处理办法,全部都有。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用人单位通知你提前走人,一定要用人单位给你正式书面通知(加盖印章),否则用人单位到时说你擅自提前走人,你就说不清楚了。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第37条和第38条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你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申请,并由用人单位批准。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决定,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并证明你书面通知到了,那么你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就是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就不会出现由你承担《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的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述的情形之一,你不仅无需提前30天,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要求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侵犯你的合法权益,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只要没有《劳动合同法》第25条的内容,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都是不合法的。

递交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或通知)后,批不批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人签收,做为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否则不良单位会说你是自动离职,没有交过辞职报告,你就有口难辩了。你提前30天(试用期提前3天,下同)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或通知,如果没人签收,你就到邮局寄特快专递,并在“内件品名”栏中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或通知)”,保留好底单做为证据,外加劳动合同就够了,如果用人单位不在工作的最后一天支付你的工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关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或通知内容最好明确以下内容:
1、本人因…………(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该原因最好写明,便于以后举证。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侵犯你的权益,则可以写个人原因),决定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最迟工作到某年某月某日;
2、请公司书面通知(该通知必须有公司印章,否则无效)本人于某年某月某日与某人交接工作,如未接到有效的书面通知,本人将视为公司无需本人交接,由此给公司造成的不便或损失,本人不承担责任;
3、请于工作交接之日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之规定与本人结清工资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相关费用,并向本人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该证明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的规定,否则本人保留申请仲裁或诉讼的权利。如公司无需本人交接,则于某年某月某日(最后一个工作日)某时(下班时间)前完成以上事宜。

注意保留好用人单位要求你向某人交接的书面通知、交接清单,这些都是权益受侵害时你依法办理了交接的重要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出具向某人交接的通知,可以视为无需交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包括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报酬,均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办。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⑺ 劳动合同实施条例27条的内容有什么

劳动合同实施条例27条的内容有劳动者应得的经济补偿包含的范围。如果劳动者的工作制度为计件工时制,则保护计件工资和奖金以及补贴等。一般企业为劳动者所购买的五险一金属于劳动者的福利范围。

一、劳动合同实施条例27条的内容有什么?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本条对经济补偿的计发标准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

1、经济补偿月工资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工资一般包括:

(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包括计件超额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其他工资。

2、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二、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中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务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动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具体的区别为: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是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关系,提供劳务一方无须成为用工单位的成员即可提供劳务。

(3)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获得工资除双方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获得的报酬、支付方式、保险等,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法律未做过多约束。

(4)合同内容的任意性不同。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内容由《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不能由当事人协商,如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等;劳务合同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不违背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任意性较强。

(5)法律调整不同。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合同法调整,而劳动法则由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来规范调整。

(6)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不履行、非法履行所产生的责任不仅有民事上的责任,而且还有行政上的责任,如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劳务合同所产生的责任只有民事责任,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不存在行政责任。

(7)纠纷处理方式不同。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争议一方应先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劳动仲裁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争议双方可以直接向人们法院提起诉讼,无须“仲裁前置”。

以上就是对劳动合同实施条例27条的内容有什么的相关解释。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为劳动合同的相关主体必须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劳务合同可以是组织之间进行签订。同时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除了劳动报酬以外还有相关的福利待遇,而劳务合同仅有明劳动报酬的相关规定。

热点内容
中国婚姻法彩礼 发布:2025-08-17 12:22:06 浏览:612
刑事诉讼法第80第一项 发布:2025-08-17 12:11:32 浏览:608
新婚姻法与买房 发布:2025-08-17 12:07:23 浏览:410
扬州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08-17 12:05:42 浏览:215
农村居民法律知识调查问卷 发布:2025-08-17 12:02:41 浏览:415
合同法第三人设立义务 发布:2025-08-17 12:02:08 浏览:390
广义刑法概念 发布:2025-08-17 11:52:53 浏览:835
给农民普及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7 11:45:47 浏览:144
劳动法培训算不算加班 发布:2025-08-17 11:39:43 浏览:270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2025-08-17 11:38:11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