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个人招用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个人招用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07 06:28:37

① 在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那些内容

1、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向劳动者告知工作内内容、工作条件容、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当然,用人单位也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② 房东(业主)把装修工程承包给没有资质个人,个人招用劳动者,不支付工资可以起诉该房号为被告吗急急!

有证据就可以起诉房东。如你们干活的证据,小老板与房东签订的合同,房东与你们之间因工程的建设视频等。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③ 什么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回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答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④ 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受伤能否作为工伤处理

?在实践中常常发生。也非常容易发生纠纷。能否通过工伤渠道处理,需要解决一个前提:所招用的劳动者和发包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往往成为能否认定工伤的前提。但要解决这一前提,似乎又需要明确法律责任的性质,这不但是处理结果,实际上也决定了处理的路径和标准。 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也明确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发包方应对受伤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有充分法律依据。但这一法律责任是哪种性质的法律责任?是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还是人身损失赔偿责任?有关规定似乎没有明确,这实际上影响着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标准。 如果是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那么劳动者应当先申请认定工伤、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仲裁和诉讼索赔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如果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则劳动者进行法医鉴定,然后直接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赔偿标准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究竟如何定位这一法律责任。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上述两条规定是出现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文件中,这就在大背景中框定了法律责任的性质,应当为社会法责任而非民法责任。因此,赔偿标准应当倾向于劳动法标准即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其次,发包方将工程(业务)发包给自然人的行为违法,不符合国家关于发包的规定,自然人不具有承包工程(业务)的主体资质,也就是说,法律上并不认可这样的承包关系。再次,《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责任为“用工主体责任”,也就是说发包方要承担的是用工方面的责任而非一般民事责任。最后,对于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劳动者进行劳动的,也可以理解为他作为发包方的一个管理人员,对劳动者行驶着从招用到具体用工以及发放劳动报酬方面的管理权,仅代表发包方行使而已,类似于一个单位的主管或部门经理的角色,这样就能理顺发包方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因此,可以将这一责任定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 定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后,可能有朋友会提出一个问题:《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是发包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既然个人承包经营者也承担这一责任,就不适合与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因为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是用人单位所独有的责任,不能由个人承担。对于这一疑问,我试着从两方面予以分析:一是连带赔偿责任本身的意思是劳动者可以向其中任何一方主张,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只向发包方主张,这样发包方作为用人单位也就不存在主体障碍了;二是即使个人承包经营者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也不影响,因为这是基于法律的特殊规定,如同非法用工的工伤保险待遇一样,尽管非法用工主体不是合法的用人单位,不能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但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等特殊规定,也要承担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 在明确了赔偿责任的性质后,需要涉及的就是实际操作中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因为经过了个人承包经营者这一环节,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从分析上可以借鉴前面我们对赔偿责任定位的最后一点分析意见。具体适用依据就是《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处理的关键是把个人承包经营者仅仅作为发包方的一个管理人员即可。

⑤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

这两个文件规定的其实是一回事,不许单位以各种名目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留押金也不行。合同法规定,劳动者离职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单位,不能因为他违法你也违法呀。

⑥ 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与承包人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你先好好看一下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问答(2011年第3期);
七、关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非法将工程发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该组织或个人对外招用劳动者,建筑施工、矿山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
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4条作出“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后,审判实践对“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理解发生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该“用工主体责任”应理解为发包方与劳动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发包方应承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发包方、分包方对雇员承担的是侵权赔偿责任,而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的责任。我们认为,一般而言,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直接对外招用劳动者,劳动者一般不直接受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的管理和指挥,也不存在身份上的从属和依附关系,故建筑施工、矿山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劳动者遭受人身损害时是否需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6条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和上述《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因建筑施工、矿山企业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本身存在一定过错,故应由其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对受到人身损害的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同时,最高院法办(2011)442号《关于印发〈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也明确:“发包人将工程发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又转包或者分包给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与发包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
2.回到你的问题,你口中的别人,有没有施工资质,有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有资质,你不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资质,你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承担完再根据你和别人的过错程度分担,你多承担的可以向别人追偿。

⑦ 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劳动者的意思

就是工人,你违法用工,用了童工什么的

⑧ 个人承包经营违法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个人承包经营违法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专的组织)与个属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⑨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采取的行为,即法律法规明确的禁止性或限制性(体现为不得、不因、不能、应当)规定行为,主要体现在劳动法系中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律的实际条例、司法解释及相应的行政法规定中。主要有以下禁止性规定(相关限制性规定不列入):

一、《劳动法》

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这些岗位招工禁止招用女工)

二、《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中主要体现为限制性规定。(其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三、《就业促进法》

第三十九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有诸多的限止性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条、26条、27条、28条、29条、30条、31条、35条、37条、40条、41条。

四、《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

第十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三)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四)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五)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六)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录用标准。(此条为限制性规定)

⑩ 你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

发包人如果是违法发包,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刑法毕业论文选题 发布:2025-05-15 08:08:58 浏览:155
刑事诉讼法28条回避办案人 发布:2025-05-15 07:50:00 浏览:242
百度输入法官方下截 发布:2025-05-15 07:49:53 浏览:516
劳动法沒写带薪休假 发布:2025-05-15 07:48:18 浏览:421
公司破产重组法律实务 发布:2025-05-15 07:35:06 浏览:788
新肺炎有办法治没 发布:2025-05-15 07:29:27 浏览:10
法院法官最怕什么 发布:2025-05-15 07:29:24 浏览:922
婚姻法19条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5 07:29:21 浏览:759
众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5 07:29:16 浏览:597
南开法院地址 发布:2025-05-15 07:25:45 浏览: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