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讲堂的法律知识
⑴ 看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或中央电视台2的《经济与法》栏目,写一写从中获得的法律知识。(8K纸一张
我们都知道,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得以自己享有权利为由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毫无限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必然会导致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比方说公民开车在马路上行进的时候,不得随意在马路上狂奔,必须符合交通规则,否则就有可能受到交通警察的阻拦并可能招致惩罚。那么,权利行使的限制在宪法上是如何规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各自原因,不得不辍学回家或者外出打工。我们知道,完成义务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因此学生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负有保障孩子受教育的义务。但是当父母强迫自己的孩子退学时,谁有义务来保证这些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呢?是否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定相关部门对此负责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现在的适龄服兵役的青年大多都是独身子女,从小生活在相当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因此,虽然很多人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却因为部队里面艰苦的生活环境、严格的纪律以及严酷的训练方式而选择逃避。我们知道,依法服兵役是我国公民的义务,那么如果逃避服兵役,会被判处刑罚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同兵役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第六十一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
战时有第一款第(二)、(三)项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规定:“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所谓依法纳税,是指公民必须履行的向国家缴纳一定税款的责任,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为什么公民要依法纳税,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为了保证国家安全,保证社会物质生产和公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必须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论是从事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有资金保证。诸如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公民所缴纳的税款可以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三,义务与权利是统一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纳税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尽的义务之一。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来保障税收的实现,刑法中规定了涉税的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⑵ 法律讲堂案件! 急!
《招财进宝》春节前夕,村民倪大宝承包同村马晓光家鱼池,在清理池塘淤泥时挖出一铜鼎,本想放在家中作为“招财进宝”的吉祥物,但在儿子的催促下到文物部门验证为国家一级文物后上交国家并获得4万元奖金后,先遭到村民马晓光上门要分得奖金,后又被自称文物所有者的后代告上法庭讨要所有权。通过本案例讲解地下埋藏文物的归属等法律知识。
《一只小花猪》村民老韩家的猪下了一窝猪崽,在做“去势”(绝育手术)这天,其中一只小花猪趁主人未注意时跑出门钻到邻居老顾家,被刚好买了一只公猪的老顾藏在自家圈中,后被老韩发现上门讨要不还,老韩一气之下告到法院,法院判决老顾归还小花猪,但老顾因对方没有支付饲养费而迟迟不愿执行从而遭到法庭强制执行。后来老韩家小花猪怀孕生仔,老顾又上门讨要小猪,认为花猪是在他家饲养期间由他家公猪配种而致,但遭到老韩反对,二人又打到法院,法院判决老顾败诉。通过本案例讲解天然孳息等法律知识。
《我的男友是大厨》为了让全家人在家里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又不用自己家人动手,女青年安静出点子在大年三十请了一位五星饭店的厨师赵航到家里做年夜饭,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厨师却是安静的男友,当她趁机把赵航介绍给家人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因为赵航没有满足他们的标准。两个年轻恋人并不气馁,但第二次登门时却发生意外,赵航不小心碰翻油锅被严重烫伤,治疗期间他情绪发生严重波折,女友忍无可忍提出分手后他一怒之下将安家告上法庭索要赔偿。但是在赢下官司以后他并没有索要赔偿,而是重新登门却又赢得了爱情。通过本案例讲解帮工关系等法律知识。
《分家的团圆饭》王大爷有一儿两女,但严重重男轻女,理由是儿子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为家里光宗耀祖了,所以遗嘱中将自己全部财产留给儿子。这件事引起了两个女儿的强烈不满,尤其大女儿,离婚以后一直留在父亲身边照顾他,一气之下出走,临走前将老爷子送到儿子家,但终因与儿子儿媳诸多不和又返回老家,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又在春节年夜饭重分财产。但是老爷子去世后又因拆迁补偿等问题产生纠纷,最终大家各退一步实现调解。通过本案例讲解录音遗嘱和遗产分割协议等法律知识。
《无爱的婚姻》一个在城市打工大龄男青年为了应付父母“催婚”,春节期间回乡时租了个女友回家过年,巧合的是,他租的女友是个独身主义者,每逢年关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为了长时间解决问题,二人协议领证结婚,实为形式婚姻。但是后来男青年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女友,有了真正的爱情,当他提出结束名存实亡的婚姻时却遭遇麻烦,不得不走上法庭。通过本案例讲解无效婚姻等法律知识。
《隐婚风波》 高大帅气的男青年王宇为了是自己在社会上做事时多一些机会,与妻子商量好隐瞒自己的婚姻,再加上他工作认真、勤恳、忠诚,结果招致公司女老板陈菲的青睐和好感,并在与丈夫离婚后打算一身相许。后来王宇妻子发现苗头不对,逼着丈夫公开婚姻时,却意外导致陈菲流产,从而导致一场法律纠纷。通过本案例讲解劳动者的告知义务和侵权责任等法律知识。
《戴钻戒的裸婚》一个离婚的男和一个带着一个女儿的离婚女人组成了一个三口家庭,巧合的是,不久女儿带回自己的男友却是继父的儿子,两人的婚姻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原因是两个年轻人打算“裸婚”。几经波折,继母提出房、车可以不要,但必须给女儿买个大戒指。父亲为了成全儿子好事,无奈之下偷拿了继母的5万元给儿子买戒指,但不久被发现,从而导致一场家庭内部的法律纠纷。结果因为女儿的坚持,继子的真诚、母亲的回心转意使姻缘终成。通过本案例讲解附义务的赠与等法律知识。
《惹祸的礼物》男青年王占林为了满足女友提出的条件,通过女友的考验,千方百计终于找钱为女友买了个一万多元的新年礼物:订婚戒指。但是不久女友发现自己放在家中的银行卡中两万元前神秘消失,立即报警,经过调查,发现正是王占林所为,随后二人感情破裂对簿公堂。通过本案例讲解盗窃数额较大,多次盗窃等法律知识。
《失窃的秘密》女孩吴敏研究生毕业时为了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受诱惑而从导师那里窃取一些科研资料送给应聘公司,结果导致导师正在研究的指纹加密技术泄露,合作单位上门问责并威胁诉诸法律。得知造成严重后果的吴敏为了挽救自己的错误,给导师一个交代,又潜回公司寻找相关证据,最后帮助合作公司赢下知识产权官司、讨回科研技术。通过本案例讲解商业秘密等法律知识。
⑶ 法侓讲堂生活版张美娜苏涛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法律讲堂生活版张美娜苏涛事件告诉举差我们要遵守正毁皮法律。《法律讲堂》是CCTV12的一档法律知识类栏目,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加背景简介的形式,寓法理和观点于故事中,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张美娜苏涛事件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不能进余衡行诈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