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论违反公司的法律责任

论违反公司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5-14 04:15:23

① 公司违法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通常来说,法定代表人一般不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本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如果法定代表人在从事民商活动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法定代表人有可能承担如下民事法律责任

1、因经营过错向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公司财产需承担侵权法律责任3、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的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② 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违法吗

员工违反公司规范未必触犯法律,但通常以违约论处。公司规则务必依法、合理制定与执行。若法规明确且员工明悉并接受,违规行为会遭公司根据条款处理,包括警告、处罚金以及解除合约。然而,罚金不得超出当月收入一定百分比。然而,倘若公司规则存在违法或不公之处,员工违规便无法简单视为违约或过失。在此情况下,公司对员工的处置可能缺乏法律支持。总而言之,应结合公司规则的合法性和员工违规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法律责任。

③ 用人单位员工的职务行为违法,责任由谁来承担法律依据多谢!

那你应该提交该员工的职务范围证明文件~证明之后应该是归公司的~

④ 非本公司人员用我公司公章签合同的话,我用不用负责

需要负责。非本公司人员用你公司公章签合同,公司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按照规定及其司法实践,只要打官司,法院就认章,盖章就应当负责。除非能够证明公章被盗,这个情况下,公司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公司公章具有法律效应,如果其他公司人员用你所保管的合同专用公章盖了一些合同,日后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如果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公司承担和履行的义务如果不能落实,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如果是公章保管人,除了要负工作失职责任外,还得负公司公章被骗盖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公章是指政府、公司等各类组织使用的印章。 中国对公章的管理有健全司法管理体系,任何私刻都是违法犯罪的,对于脱离法定主体行为虚构私自刻制的印章,按伪造行为主体的犯罪论处。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刻制党政、国有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内部机构的公章,一律凭本单位的上一级领导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部门开具的证明文件或信函,到本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公安机关审查后,发给刻制印章通知单或介绍信、证明等,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刻字厂或刻字店刻制公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⑤ 因违反公司规定,被3次书面警告被厂里辞退,没达到厂里的辞退标准就被辞退可以拿到失业赔偿金吗

没达到厂里的辞退标准就被辞退可以拿到失业赔偿金。首先,劳动者之前有参加失业保险,那么在被辞退的情况下同时满足了规定的条件,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领取到一定数额的失业保险金。如果没有缴纳失业保险,就没有失业补偿金。
法律分析
因违反公司规定,被3次书面警告,没达到厂里的辞退标准被辞退,可以拿到失业补偿金。另外,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在没达到辞退标准被辞退的,可以向公司索要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通常是一个月的工资,工作时间未满半年的是额外支付半个月的工资,未提前告知的补偿金也是一个月的个人平均工资。如果公司不予支付,那么员工与公司之间就存在争议,员工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认为是公司的错,而不补偿他们,或认为企业行政辞退自己,违反了劳动法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违法解除的赔偿金2个月工资、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加班工资等,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如果员工是严重违反公司规定而被辞退,则是得不到经济赔偿金的,但失业补偿金可以拿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⑥ 公司负责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负责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有:
1、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在不同场合承担不同的法定责任,种类繁多。例如,在代表企业的场合,个人签名会导致企业承担责任的后果;企业破产并承担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将受到今后重新经营企业的诸多限制;
2、如果法人没有成立缺陷,其自行承担损失责任,既不是股东,也不是法人代表。当然,如果是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有失职行为,严重程度达到刑法调查程度或者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除外;
3、个人独资法人只要能区分法人财产和个人财产,就不需要法人代表承担民事责任。以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负债时,由公司承担全部财产,无股东个人承担,成立时有出资瑕疵的除外;
4、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因违法行为受到的民事制裁、罚款、拘留。
公司是独立法人,公司的债务由公司独立承担,因此公司在经营期间产生的债务由公司自行承担。公司财物的支取是公司内部问题,由公司自行协调,法人是否有权不经过公司负责人就从财务负责人手里出现,由公司内部规章规定,但即使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的内部规定,其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由公司进行内部处理。
但法定代表人没有正当理由从公司提取财物的,公司有权追回,当然如果涉及挪用或非法侵占的则另当别论。如果公司或其他股东认为该法定代表人没有尽到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该法定代表人对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公司破产的,该责任依然是公司自行承担,因为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是有限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⑦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公司在没有通知员工处罚决定的情况下,直接处罚违法吗

公司依据员工违反公司规章规定进行处罚,是符合约定,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公司在没有通知员工处罚决定的情况下,直接处罚不违法,只是做法有些不当。
法律分析
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时,公司一般会告知内部规章制度。告知公司规章有多种方式,有的是贴于公司宣传栏,有的是放在公司内网、群公告文件里,有的会要求员工签署类似《公司规章告知书》之类,有的在劳动合同会注明要求遵守公司规章条款。如此种种,均为双方之约定。公司依据员工违反公司规章规定进行处罚,是符合约定,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公司在没有通知员工处罚决定的情况下,直接处罚不违法,只是做法有些不当。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罚款的救济途径 ,个人的罚款是劳动法明令禁止的行为, 如果真遇到要求罚款的公司,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什么叫做罚款呢?罚款,是行政执法单位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的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手段之一。劳动法并没有赋予公司对员工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利。所以,员工不论有什么违规行为,公司都无权作出罚款的决定,更不能随便克扣工资。对于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采取警告等措施预防员工再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热点内容
公司部门章的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14 08:05:42 浏览:428
媒体人职业道德 发布:2025-05-14 07:54:30 浏览:254
万国理论法学 发布:2025-05-14 07:52:20 浏览:744
法律顾问对公司的帮助 发布:2025-05-14 07:52:19 浏览:769
7司法考试 发布:2025-05-14 07:43:02 浏览:193
物业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 发布:2025-05-14 07:30:05 浏览:62
刑法136条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14 07:27:02 浏览:453
一建法规真题解析 发布:2025-05-14 07:23:18 浏览:48
法官痛斥毒贩 发布:2025-05-14 07:21:16 浏览:61
金牛法院法官 发布:2025-05-14 07:13:18 浏览:914